APP下载

组合出拳 克难攻坚
——铜仁市碧江区争创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纪实

2012-11-02张萍田宇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2年19期
关键词:碧江区农户攻坚

文 Ⅰ图 张萍 田宇 本刊记者 文叶飞

组合出拳 克难攻坚
——铜仁市碧江区争创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纪实

文 Ⅰ图 张萍 田宇 本刊记者 文叶飞

碧江区按照国家和省、市扶贫开发攻坚战略,以部门帮扶、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落实规划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牢固树立多轮驱动合力攻坚的战略思维,正在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手笔,争创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右二)调研和平乡通村公路改造。

初夏,记者走进生态家园示范村——川硐镇坞坭村,蔬菜专业村——坝黄镇詹家溪村,高标准淀粉薯生产基地——和平乡陈家寨村等碧江区一个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处处漾动着勃勃生机。这是铜仁市碧江区打响扶贫开发攻坚战役、增加农民收入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几年来,碧江区按照国家和省、市扶贫开发攻坚战略,以部门帮扶、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落实规划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牢固树立多轮驱动合力攻坚的战略思维,正在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手笔,争创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满怀豪情地说。

整村推进打牢基础

5月27日,记者走进坝黄镇龙井村凯芒村民组,只见常绿的环村林带,硬化的田埂、沟渠和一大片待收上市的夏季蔬菜,平整一新的进村入户水泥路面,干净整洁的农户院落……一幅生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景呈现在眼前。龙井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权告诉记者,这都是区委、区政府实施扶贫开发给村里带来的可喜变化。

詹家溪村在碧江区有种植蔬菜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但农民无能力投入。2009年,区水利局投入近百万元帮助解决提水灌溉设施,区蔬菜办投入80多万元解决蔬菜大棚、种子、农药、肥料等农用物资,使全村100多户农民建起了400多亩的蔬菜基地,每亩年收入达6000多元。

近几年来,碧江区针对群众需求,进一步拓宽帮扶渠道,完善“四联四帮”体系(即:选择联系一个村、一个社区、一个企业和一户困难群众,帮助查找发展上存在的差距,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帮助总结和完善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帮助抓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从而进行项目、产业、智力帮扶,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年来,碧江区每年要求78个区直部门单位参与“四联四帮”活动,有帮扶能力的企业、学校也纷纷就近帮扶周边的村寨或社区,直接受到帮扶的村有69个村、18个社区,受益群众达14万多人;争取项目资金和乡村道路建设资金5500多万元,改造通乡油路165公里,维修通村公路410.1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

从2009年起,碧江区按照国家和省、市扶贫开发战略,坚持“整村推进”为主体,从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入手,变小规模分散式扶贫为综合性集中连片开发。三年来,全区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项目111个,整合部门资金1.75亿元,分3批次对辖区六龙山、滑石、川硐、坝黄、瓦屋、和平等6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实施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共修建和维修小水池、小水窑、小山塘300余口,新增农田灌溉面积7800多亩,做到了被帮扶村田头有沟渠配套,山地有水池水窖;修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78处,解决了近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和改造了11个村卫生室和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农户住房近千栋,部分村还实现了垃圾定点堆放、定期焚烧和填埋,人畜粪便再生运用。

碧江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杨彪(右二)在工业园区督查项目推进工作情况。

产业扶贫 助农增收

“5亩蔬菜,每亩年收入上万元不成问题。”5月28日,川硐镇尖岩村马脚云组村民陈兴顺指着自家地里的香菜说。如今,该组5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种菜,全村已发展反季节蔬菜1000多亩,他们的香菜、葱等精细菜不仅占领铜仁城区市场,还销往邻近的湖南凤凰、吉首等地。

前几年,铜仁市城区蔬菜缺口大,一半蔬菜依靠从外地“进口”。外运蔬菜品种单一、价格偏高、市民抱怨,农民也少了一条增收的重要渠道。为此,碧江区委、区政府每年将蔬菜放在重要位置,并将蔬菜基地向各乡镇延伸,从区直涉农部门抽调农业科技人员到村寨承包土地示范种植蔬菜,示范带动农户发展蔬菜产业。

2010年以来,碧江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整合财政、发改、水务、国土、农牧科技扶贫办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5626万元,在和平乡打造5000亩高标准农田,其中蔬菜基地1200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施,人均增收1000多元。2011年,碧江区蔬菜核心示范基地落户和平乡后,村民聂淑珍抓住这有利时机,把自己承包的2 0余亩菜地扩大到如今的200多亩,蔬菜种植品种也从以前的十余种增加到现在的二十余种,不但自己兜里有了钱,还解决了本村3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产业化扶贫成效凸显。

与此同时,碧江区还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户对大宗农作物实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目前,全区共完成产业化扶贫项目13个,总投资3750万元,以“优质米、淀粉薯、生态畜、特色菜”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优质水稻发展到10万亩、淀粉薯8万亩、特色蔬菜近万亩,新建油茶基地1.75万亩,低改油茶林1.86万亩。全区还成立了17家种植业协会和11家养殖业协会帮助农户发展种养业,引进了锦江米业、贵州华力农化、四川铁骑力士、江苏雨润集团等20多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发展种养业,建立了9家农产品市场,方便农户销售农副产品。

如今,碧江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4351元,提高到2011年的5339元,增幅为22.71%,净增988元。

落实规划 推动跨越

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规划》正式启动实施,这无疑给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碧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谋求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碧江区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面对机遇,碧江区迅速编制了《武陵山片区碧江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制定了《武陵山片区碧江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实施方案》。该方案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六个方面内容,建设项目814个,预计总投资1804.73亿元。

为加大与上级部门的对接和项目推进力度,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力争更多的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规划,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碧江区同时加大对项目推进力度的督促检查,并将《规划》贯彻实施工作作为全区各级各部门的重要绩效考核内容进行督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比,公布考评结果,对工作执行不力的部门单位予以问责。

碧江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杨彪满怀信心地说:“力争到2015年,使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根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环境质量良好;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覃平飞)

猜你喜欢

碧江区农户攻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铜仁市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探讨
铜仁市碧江区珍珠花生中10种农药残留测定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