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外互动凸显开放新功
2012-11-02丰莉姜川
文 Ⅰ丰莉 姜川
强化内外互动凸显开放新功
文 Ⅰ丰莉 姜川
立志跨越发展的贵州,正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发展之路。近年来,贵州频频出招,多管齐下,谱写了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扩大对外开放,是贵州经济发展实现“快”与“转”的助力器,是“两加一推”的主要内容。近年来,贵州频频出招,多管齐下,谱写了对外开放的新篇章,取得了累累硕果。6月1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改革开放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成本最低、动力最足、效果最好、作用最持久的办法,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开放的新突破,真正做到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全面推进我省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立志跨越发展的贵州,正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发展之路,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强大动力。
更新观念 轻舟快行
贵州把“走出去”与“引进来”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出省,开展了高水平的招商引资活动。
2010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率领省内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首次出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108户中央企业“牵手”,签约47个项目,签约资金2929亿元,单笔项目投资额平均高达62.3亿元,创下贵州招商层次、水平、规模的新纪录。“洼地”与“高端”拥抱,贵州开启迎客大门。
扩大对外开放,是贵州经济发展实现“快”与“转”的助力器,是“两加一推”的主要内容。力帆时骏进驻毕节经济开发区后,在大山深处演绎“速度与激情”,领航毕节工业经济乘帆破浪。图为毕节力帆时骏成品车辆。(本刊记者 黄晓青/摄)
2011年5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一行与香港政界、商界和世界500强企业代表齐聚香江之滨,此行集中签约50个项目,签约资金133.19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108.59亿美元,成为贵州在大陆以外地区开展的最大规模招商活动。2012年6月10日,省委、省政府在香港举行2012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媒体推介会,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欣喜审视贵州这个“远邻”,共签约投资项目和贸易项目173个,涉及金额达281亿美元。2011年7月下旬,栗战书、赵克志又携省党政代表团成员连赴广东、四川、上海,在黔粤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订了经贸合作项目30个,签约资金604.8亿元,引资总额599.8亿元;在黔川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92个,投资总额1184亿元;在上海举行的经济社会发展交流会和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29个项目,投资总额1649.75亿元。
开放战略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充分发挥要素资源的禀赋优势,在全球范围吸纳和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实现要素最佳配置,以谋求自身发展效益最大化而实施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2010年岁末到2011年上半年,数月时间,通过联央企、通港澳、走粤沪川等,贵州开放之船破浪起航。
把中央亲切关怀化成开放动力
贵州这片土地,凝聚着中央领导的关爱;贵州的发展,倾注着社会各界的心血;这些关心支持为贵州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贵州改革开放加足了马力。
近年来,中央对贵州支持的力度空前加大。2012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被誉为“是党中央、国务院给贵州新年的大礼”。2010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听取贵州工作情况汇报,发表了支持贵州发展的重要意见。201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对贵州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给贵州的开放发展带来信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领导在贵州的城市、乡村、机关、学校调研,为贵州科学发展和开放创新调研把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率团考察贵州,勉励贵州各族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坚持以发展为上、以民生为本、以务实为先,下大气力把贵州经济搞上去、把各族群众生活搞好。此外,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对贵州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指导。
2010年下半年以来,贵州加大了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和争取国家部委支持的力度,先后到2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就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汇报衔接,争取支持。通过努力,中央决定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把贵州作为一个重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将黔中经济区纳入重点经济区;贵州省与教育部、铁道部、水利部、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旅游局以及多家大型企业签署了数十份战略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走出山门 拥抱世界
贵州的外事工作力度逐年增大,为加强与国外的互动交流创造了条件。近年来,贵州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和空间不断拓展,提高了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贵州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贵州开放的脚步越走越快,开放的半径越来越大,开放的视野越来越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开放的内涵越来越深。
2009至2011年,省委常委以上领导共出访12批12人次,共接待中联部安排来访的外国政党代表团19批261人次。2010年8月以来,栗战书在贵阳先后会见了由主席约瑟夫·多尔率领的欧洲议会人民党党团代表团、非洲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官员研修班访黔代表团、英国议会下院副议长奈杰尔·埃文斯率领的英国保守党议会中国小组代表团、以马拉维民主进步党总书记伊力亚斯·卡曼加为团长的马拉维民主进步党代表团等。赵克志在贵阳先后会见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马来西亚常青集团执行主席张晓卿等近十个外国宾团。2011年4月28日至5月2日,赵克志率贵州省政府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一步加强了我省与东盟地区的联系。
另外,“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连续举行了四届,亚洲动漫青年动漫大赛成为主办城市贵阳对外文化品牌,生态文明会议每年夏季在贵阳召开,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让世界目光聚焦贵州。以多彩贵州风为重点的贵州文化“走出去”战略,加深了海外对中华文化尤其是贵州多民族文化的了解,扩大了贵州的对外影响力和贵州文化旅游的吸引力。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的成功举办,让世人铭记住了一个文化多彩、自信开放的贵州;2011年年底,全国工商联十届五次执委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各地客商竞相涌入这片富有潜力、充满希望的土地。
对外扩大开放,对内苦练硬功。贵州树立了“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乎发展前景”的理念,以推动“三个建设年” 等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地改善和优化环境,破除一切束缚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拥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的贵州,正走出山门,主动拥抱世界
。
(作者单位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