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则徐诗赞安顺

2012-11-02吴之俊

当代贵州 2012年21期
关键词:平坝黄果树安顺

文 Ⅰ吴之俊

林则徐诗赞安顺

文 Ⅰ吴之俊

林则徐以“雷轰车鸣山争响,雪溅旌麾日助妍”, 极具形象性的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雄奇壮美。(高守应/摄)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林则徐被任命为云南乡试的主考,于旧历五月初八离开北京,出直隶、河北,经河南、安徽、江西,由湖南进入贵州。贵州高原千山腾踊如奔马,群峰卓立似箭芒的雄奇壮丽,使正值盛年的他“起笔陡峭,收势淡逸,纵横开合,宛如奏议,非寻常登陟游览之作可比”,写下了诸多歌咏贵州峰峦叠错、险峻峥嵘的诗作。

在平坝,这里大田大坝的平坦富庶景象给林则徐留下深刻印象,他不禁即兴挥毫写下《过平坝》:

豁开原野少崔嵬,

得出丛山似脱围。

历险始知平地好,

骤寒翻讶早秋非。

《过平坝》一诗不拘泥于平坝附近攒峰叠翠、行云带雨、野水流香的具象,而是从一进入平坝就视野心胸豁然开朗起笔,不枝不蔓地以走出崇山峻岭的“突围”之感作铺垫,将“历险始知平地好”的人生感悟,写得淋漓尽致。而形同白描、单线勾勒的一句“骤寒翻讶早秋非”,不仅点明了时令,也凭添了许多触景生情的艺术成份。全诗以别有寄托的28个字,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得言近旨远,景情互彰,折射出了林则徐作为一个政治家高屋建瓴的眼界和胸襟。

林则徐任云贵总督期间,他的行辕(衙门)半年驻贵州安顺,半年驻云南曲靖。因而在贝青乔的《半行庵诗存稿》里,还录有林则徐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秋天,从安顺前往曲靖时途经黄果树大瀑布时所作的一首诗。

面对黄果树瀑布急流湍注,一泻千里,浪涌雪奔,迸珠溅玉的气势,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西域遍行三万里,斯游我亦浪称雄”的林则徐,联想起一生的遭遇,在永宁州(关岭)的州衙里,情景互彰,别有怀抱地写下了《黄果树观瀑》:

树杪虹霓卷百泉,

上公行路为停鞭。

雷轰车鸣山争响,

雪溅旌麾日助妍。

渴望群恩作霖雨,

澄观臣久矢冰渊。

济人偏在风波后,

愿托慈航下巨川。

《黄果树观瀑》意趣纵横地以“树杪虹霓卷百泉,上公行路为停鞭”的奇妙景致起笔,简练质朴地交待了题写此诗的缘由后,以极富形象性的“雷轰车鸣山争响,雪溅旌麾日助妍”,描摹逼真地以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雄奇壮美作铺垫,表达了自己虽经历了因功获罪、荷戈西行的政治风波,仍不改“济人偏在风波后,愿托慈航下巨川”的初衷。全诗意境宏阔,雄壮地在表现了林则徐作为一个封疆大吏,为国为民的胸襟气度。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因功获罪而被“从重发往伊犁”的林则徐在新疆哈密接到暂署陕西巡抚的圣旨,后升任陕甘总督。因西南多事,又调任云贵总督。

此时,“任事实心、须发尽白”的林则徐,由于“身边苦无良幕”,非常困扰。时任安顺知府的胡林翼得知后,便向他推荐了左宗棠。林则徐随即致信胡林翼“贵友左孝廉,既有过人才分,又喜经世文章,如肯来游,实所深愿。……希代为酌定,期于早得回音”。尽管左宗棠复信“坐此羁累,致乖夙心;西望滇池,孤怀怅结”不能成行。但少负大志、卓然自立、钻研兵法的左宗棠,却给林则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1月21日,“请求病免开缺”的林则徐途经长沙,请巡抚衙门接左宗棠到舟中彻夜长谈。在这次历史上引为美谈的“湘江夜话”中,林则徐将自己多年搜集整理的关于陕甘、新疆的疆域土地,关隘兵防,山川形胜,水利物产,人口赋税等许多“塞防”的资料,寄以厚望地赠给了当时功名不就、骞伏枥中的布衣书生左宗棠。林则徐对左宗棠的倚重,为左日后崭露头角,进而总督浙闽,筹划海防、创办福州马尾船政局,建立新式海军和用兵西北,平定阿古柏的叛乱,驱逐沙俄出境,收复伊犁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孟丰林)

猜你喜欢

平坝黄果树安顺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平坝区委老干部局开展“送学上门”活动
黄果树瀑布即景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黄果树瀑布游记
平坝区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考察活动
平坝区关工委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
贵州平坝樱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