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国宝黔中避寇

2012-11-02石庆利任玉梅

当代贵州 2012年21期
关键词:安顺国宝故宫博物院

文 Ⅰ石庆利 本刊记者 任玉梅

故宫国宝黔中避寇

文 Ⅰ石庆利 本刊记者 任玉梅

“数十块长约1尺、宽约4寸的铜版上,用楷书勘刻着《金刚经》,经文十分清晰,铜版熠熠生辉。”“展品中有一方灰色的正方型皇家玉玺,底部篆刻着‘凤麟州宝’四字。”“有一只乳白色的玉杯,名曰‘盖满杯’,注入清水至杯口,从杯底漏光。”“玉白菜、玛瑙、黄绫包裹的象牙,场面极盛,参观者多是当时名流”……

这段关于故宫国宝展览的描述,来自68年前的安顺。而安顺与故宫国宝的渊源,要从抗战时期故宫国宝的南迁、西迁说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使故宫国宝免遭日军劫掠,1933年2月5日,故宫博物院将国宝分批装箱南移,随后西迁至西南大后方。这次迁徙,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万件国宝迁徙、行程万里无一毁损的奇迹。

故宫国宝的迁徙,分南路、中路和北路三条线路进行。其中,南路80箱1022件国宝,在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森玉和古物馆科长庄尚严等人的护送下,经南京、汉口、长沙、贵阳,于1939年1月18日辗转运抵安顺,藏于安顺城南郊的华严洞,由国民革命军99师593团派兵守护。随后, 在安顺文庙设立了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庄尚严任主任。

1939年4月,华严洞再次迎来一批国宝——从南京古物保存所又运来5箱秦汉古剑等118件文物。

此后,西周青铜大鼎“毛公鼎”、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唐伯虎的《山路秋声图轴》等1140件国宝,在华严洞里安然度过了6年时光。

华严洞附近当时驻扎着戴安澜将军的200师,为保国宝安全,戴安澜特意叮嘱部下:“华严洞中藏有国家重要物品,不可随意靠近,要同华严洞警卫部队搞好关系,不能与之发生摩擦,也不得干涉其正常的警卫任务,不得以正规军架式小瞧他们,也不得打听洞中所藏物品。”这支部队奔赴缅甸作战及归国后,官兵均不知道华严洞所藏的竟是故宫国宝。

故宫国宝“寄居”安顺期间,曾短暂出国。

1939年7月18日,为迎接1940年1月在苏联举行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国民政府从华严洞中取出“商周铜器10件、玉器40件,唐以来书画48件,宋、元缂诗各1件,共100件”,相继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展出,并于1942年9月8日运回重庆收藏。

1944年,应安顺地方名流之邀,故宫博物院破例在安顺县府路民教馆内举办了一次小型文物展。曾经深居皇宫的国宝,就这样走进安顺人的视线,成为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安顺人弥足珍贵的记忆。

同年4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在筑书画展览会”在贵阳科学路省立艺术馆举行,在省内引起极大的反响。

展览结束后不久,随着日军战火威胁黔桂,独山告急,12月,国宝起运至四川巴县飞仙岩。

鲜有人知的是,在国宝离开安顺前,还曾发生过感人的一幕。

1942年3月31日,中国农民银行安顺办事处奉命征购华严洞以北、从小水沟起至瓦窑村止全程约一华里长的土地修公路,以便“存储重要公物”,通行汽车。

实际上,这次修路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了转运国宝。

令人感动的是,在征地、议价过程中,相关路段的“地主”(指土地的主人,并非阶级成份)并没有漫天要价,发国难财,而是“概承减让”,显示出极大的爱国热情。

1939年1月到1945年12月,千余件故宫国宝曾“藏身”安顺华严洞。(石庆利供图)

“刘文清,地长16丈,宽5尺,时价2000元,经公议减价1200元。戴春甫,地两块,其一长6丈宽5尺,其二长2丈宽3尺,时价700元,经公议减价400元。唐用奎,地长3丈宽3尺,时价500元,不收价。戴春先,地长2丈宽1.2丈,时价300元,经公议减价200元……”从当年“征购车道地区公议价目表”的记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淳朴善良、深明大义的安顺人,他们把维系家庭经济收入的田地,慷慨地低价或无偿承让给国家,可谓义薄云天。

(责任编辑/任玉梅)

猜你喜欢

安顺国宝故宫博物院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漫话国宝
国宝收藏:朱旭佳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