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70年代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发展研究
2012-11-02王成
王 成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230039)
淮河流域地处沿海腹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力充足,然而,其现代工业却长期处于“重工业不重,轻工业太轻”的尴尬境地。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基础建设薄弱、历史欠账太多、流域居民思想保守等原因,淮河流域工业发展差强人意,流域内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采掘工业与资源错位、工矿企业自殖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淮河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淮河流域现代工业结构失调、速度缓慢有其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影响。淮河流域特殊的生态地理条件、发展所处的历史条件、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等都对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建设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淮河流域建设现代工业的历史遗存
现代工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一定的资源支持。淮河流域发展现代工业有着一定的资源优势。淮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据相关部门统计,该地区煤炭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诸量居全国前列,兖州、淮南、徐州等淮域城市是全国重点的煤炭基地。河南、安徽是我国粮棉的主要产区;建筑材料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产资源、水果资源也都很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不仅如此,淮河流域地理位置另一优势是淮河流域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邻,可以接受上海、苏南经济区的经济技术辐射,甚至可以接受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甚至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技术辐射,是东进太平洋、西建大西北,联系南北方的中枢地带。因此,从整体上看,淮河流域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的优越条件,客观存在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从历史上看,淮河流域又是一个被撕裂的经济体。淮河流域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就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了,两汉时期淮域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政府在全国设铁官49个,其中淮域就占12个之多,从中不难看出淮域手工业在当时全国处于重要地位。域内日照、盐城、苏北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盐业基地,河南睢县等地丝织业享誉海内外,由于淮河流域地理位置重要,商人络绎不绝,商会林立,山东曲阜、邹县、定陶,河南商丘、阳翟、陈县、安徽寿县等是区内著名商业都会。隋唐、北宋时期,随着大运河的修建,淮域经济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其中扬州、开封、徐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发展尤为迅猛,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空前高度。[1]淮河流域地理位置重要是其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然而应该看到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尤其是大的战争爆发之后,淮河流域也难逃战神的魔掌,其经济建设的成果也迅即被吞噬。淮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也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淮河流域一直是全国军事交通要道和军屯与内战的中心。“由于淮河流域成了战神祭坛之地,因而,只要人们的努力无法改变它这种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地位时,它也就失去了成为基本经济区的希望。”[2]
解放前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多灾多舛,基本形成了“开始-发展-全盛-毁灭-恢复-再发展-再全盛-再毁灭”如此循环往复的历史进程。以冶金工业为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扬州等地就设有炼铁、铸铜等工场,成为江淮的冶铸要地。隋唐冶炼业更为发达,宋元时期逐渐衰落。[3]至清康熙、乾隆年间,民间的冶炼作坊再度兴旺。至清末、民国时期,冶坊难以为继,所剩无几。淮河流域面对战争破坏表现出了一定的调适能力,在两宋之前每次战争之后该地经济都以较快的速度得以恢复。由于淮河流域的特殊地理位置,淮河流域的发展在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竞赛中渐行渐远,自北宋以后,淮域经济虽然每次都能在战后勉强重建,“但就总体而言,淮北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已失去昔日的辉煌地位,逐渐落后于江浙等地”。[4]近代以降,从纵向来看,淮域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淮域制茶、榨油、酿酒、纺织等传统工业基本沿着原有的路径扩大再生产,或采用新设备进行机器生产;同时,因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现代工业开始出现。[5]从横向来看,淮域工业远远落后于江浙沿海等地。1895年,清政府迫于形势解除限制普通百姓创办现代工业的禁令,江浙等沿海地区迅速开始了现代工业化进程,而淮河流域工业化步履蹒跚,直到张謇在阜宁等地创办盐垦公司为淮河流域机织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淮域现代工业才渐具规模。[6]
民国时期,以手工业为代表的淮河流域工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淮域工业也受到了兵燹匪患、自然灾害、国外商品输入、农村经济衰败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以及受到生产率低下、经营分散、规模狭小、技术设备落后和市场竞争力缺乏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淮域手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5]建国前淮河流域的主要交通方式为水路和陆路,淮河是域内主要水道,主要陆路交通为津浦线和陇海线,境内粮食、茶叶、竹货等物资的输出以及境内所需之食盐和工业品的输出都主要依靠这两种交通方式。[7]新中国建立初期,淮河流域分属河南、苏北、皖北三个行政区,域内工业濒临崩溃,发展速度和质量均十分低下,支柱产业基本以制伞、造纸、榨油和面粉加工、火柴梗片制造等传统手工业为主,这些企业大多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以安徽省淮河流域而言,榨油业是较为发达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规模大的企业在建国前一般为官僚资本,如蚌埠市油厂建国前就是官僚资本企业宝兴油厂。宝兴油厂建立于1946年,1954年宝兴油厂与勤丰油厂合并,1955年确定为公私合营企业。1949年至1952年9月企业实行自产自销,1952年10月以后实行加工订货。淮域榨油业1949年至1952年技术水平落后,出产量及出油率都很低,技术上只能依赖一些土坊榨油经验。[8]
二、建国初期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
建国之初,淮河流域工业基础普遍十分薄弱。安徽省蚌埠市是全国中等城市,也是淮河流域工业发展较好的城市之一,然而蚌埠市工业产品产量较低,所使用的原材料只有100种左右,能源主要来源于煤炭电力。[9]至1949年6月,全市开工小型工业企业只有262家,大部分为复工,以织布、手卷烟、砖瓦为主,公营企业只有榨油、面粉、肥皂、卷烟等6个厂,另有1个植物油厂因原料缺乏处于停业状态,工人约3万人,其中产业工人只有5 000余人,以苦力为多,仅手工业就有308家。[10]从总体上看,由于战争创伤,大部分淮域工矿企业处于歇业或停业状态。另外,1949年解放之初,皖北地区受水灾影响有1 290多万亩土地受淹,800万人遭灾。阜阳等地五种五淹,几乎颗粒无收。皖北沿淮地区27个县在1950年夏汛时有3/5被洪水吞噬,受灾人口达1 000余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5%,受灾土地达3 160万亩,倒塌房屋近116万间。[11]
建国初淮域地方政权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普遍选择了加快发展工业的方针与策略。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就认识到现代工业建设对于建设国家的重要性,“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2]1949年9月29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确立了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的生产,以满足人民日常消费的需要。
1949年11月,中共皖北区委书记曾希圣在皖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也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工商业,要切实沟通城乡与内外关系,要正确处理工业生产的原料与销路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关系,对于一切有利于工业、农业发展的正当商业要予以保护、支持和奖励。[10]1950年5月1日的《苏北日报》指出:“苏北东滨黄海,西屏津浦,北枕陇海,南隔长江与京沪杭相望,更有运河及通施线贯穿境内,土质肥沃,原料丰富,盐、棉等生产,闻名全国。地广人众,劳动力也很充裕,在大部分地区内已经消灭封建阶级,发展工业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的。今天已结束了过去被封锁分割的状态,今后再不是提倡自给自足的经济,而是要充分供给工业生产原料的需要,予以通盘计划,要使苏北的生产在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经济建设中,达到应有的贡献。”[13]
淮河流域作为内陆地区,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太多。为了变被动为主动,建国之初淮河流域主要依靠中央财政和沿海地区支持来发展现代工业。上海近代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加大上海与包括淮河在内的内地的合作,1953年毛泽东会见了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和郭棣活等人,要求他们积极到内地投资办厂,让工厂到内地去“生孩子”,以实际行动支援内地建设。[14]就淮域安徽而言,安徽地方政府利用其地处华东经济区腹地的优势,结合上海企业内迁和转移的时机,积极争取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企业内迁入皖。安徽自1954-1958年共从上海等地引进企业108家,这些企业大多落户合肥、蚌埠、淮南等淮域城市,这些企业的落户为淮域现代工业的发展播下了种子。1955年合肥兴建的搪瓷厂,其前身就是上海私营立兴搪瓷厂。迁皖之后,该厂发展迅速,厂房面积为原有面积的1.7倍,并且兴建了2 60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此外,“一五”期间,安徽地方政府在由山东青岛和江苏南京等地迁入的企业的基础上建成了淮域蚌埠化工厂和蚌埠造纸厂。[15]河南省现代工业建设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950-1952年中共中央确定了“重点恢复、稳步发展”的方针,河南地方政府根据这一方针从上海、无锡等地迁来一批烟厂、纱厂、印刷厂,恢复和扩建了原有的一批煤矿和纺织厂,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不少工矿建设项目,其中许多企业落户淮河流域的开封、郑州、许昌等市县。[16]解放之初,郑州市人民政府就号召、欢迎沿海城市的工厂内迁来郑州,对内迁的工厂,政府积极帮助解决其实际问题。期间先后从上海、无锡、济南、徐州等地迁来卷烟、火柴、榨油、印刷、棉纺织等行业的各类工厂约20多个。[17]其中,上海利民厂,无锡新毅纱厂、信和纱厂就是在这一时期内迁来郑州的。1950年无锡天同纱厂和锦新纱厂、龙华烟厂、豫明火柴厂等内迁开封。[18][19]1955年上海铸丰搪瓷厂内迁开封。[19]1956年建筑工程部中国机械凿井公司修配厂从北京迁至郑州,20世纪70年代更名为郑州勘察机械厂。[20]
旧中国现代工业建设本质上是中国对外来冲击的回应,因而旧中国的工业布局十分不合理,江浙沪等沿海地区总面积只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但全国近80%的工业却集中于这些地区。建国后,中央领导高度关注这种不合理的工业布局,陈云指出:“搞工业要有战略眼光。选择地点要注意资源条件”。[21]1953-1955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一五”期间,针对中国工业落后尤其是重工业落后的情况,中央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国家主要以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项目为重点进行现代工业建设。淮河流域的河南省是国家进行156项项目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国家在河南的工业建设投入较多,156个项目中就10个项目在河南,然而具体到淮河流域只有郑州第二热电站和平顶山二号立井。“一五”期间,国家在郑州投资达5.4亿元进行基建,而郑州市因此也成为淮域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1953年10月郑州电厂得以建成并投入使用。1954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从此郑州成为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城市之一不仅自身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是拉动淮河流域发展的强力引擎。1957年11月,郑州、洛阳、三门峡电网建成送电。1953-1957年,郑州国营一、三、四、五、六棉纺织厂相继建成,郑州每年生产40多万纱锭。“一五”期间,国家还在郑州兴建、扩建了一系列的机械厂、建材厂、卷烟厂、化工厂、食品厂等,郑州成为淮河流域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两淮煤矿建设也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项目,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的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于1952年开始施工,计划投资1 500万元,实际投资186万元,1959年建成。其中,“一五”期间完成投资472万元,最终建成100万吨生产能力的洗煤矿。[11]1957年,安徽省原煤年产量达504.25万吨,其中淮南矿区即达492.9万吨,淮南煤矿建设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工业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11]淮域其他地区在现代工业建设方面也有颇多建树。然而,从整体上看,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由于国家投资成本有限,淮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国家支持因而相对其他地区而言发展还是较为缓慢的。以淮域河南为例,1957年,许昌专区有工业企业数126个,人数只有10 000多人,因此可知其规模较小;相对规模较大的如郑州、开封等地也只有企业100个左右,人数在10 000-30 000人不等;平顶山作为后起城市工业企业只有6个,产业结构单一(见表1)。
三、“大跃进”运动与淮域现代工业的调整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并提出在短期内“赶英超美”,总路线的制定标志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始。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反映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总路线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助长了经济工作中已经存在的急躁冒进的左倾情绪。淮域各地在1958年前后也相继开始了“大跃进”运动。1958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工农生产大跃进宣传运动的指示》,明确提出“五至七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口号。[22]同年6月中下旬,山东省委在济南召开全省地方工业会议,提出了“1959年平(工农业持平),1960年超(工业超过农业),1962年基本工业化”的口号。会议要求:“立即在全省掀起一个以发展钢铁为中心的工业生产高潮。”[23]“大跃进”期间,由于不尊重科学,大搞“小土群”,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条件和规律,淮域工业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了现代工业建设中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等现象。1958年8月,安徽省成立冶金工业指挥部负责“全民大办钢铁运动”,这些对淮域经济尤其是工业带来了较大的破坏。
然而,由于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大跃进”期间还是建成和扩建了一大批现代工业项目。
1959年,以郑州为中心建成了包括洛阳、平顶山和开封等6个工业城市在内的超高压电网。“二五”期间,淮域河南省除了继续完成“一五”时期项目续建工作以外,郑州铝厂、许昌通用机械厂、开封高压阀门厂等一批大中型项目陆续得以开工。1964-1965年,在淮域河南建成的主要工业项目还有郑州第二砂轮厂、开封化肥厂、开封拖拉机厂等。[24]
“大跃进”期间,淮域安徽省现代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58年,随着“大跃进”运动的不断深入,合肥、蚌埠、淮南等城市都掀起了大办钢铁的高潮,中央所属淮南煤矿当年产煤达816万吨,超过设计能力110多万吨,1959年又增加到1 400万吨,1960年总产量达1 600多万吨,比原计划能力翻了一番。[15]重工业方面,开始建设和建成的主要项目有淮北煤矿、合肥钢铁公司、合肥重型机械厂、合肥化工厂、淮南化肥厂、铜官山化肥厂等。[11]轻工业方面,兴建和扩建了蚌埠酒精厂、蚌埠铅笔厂、亳县古井酒厂等。[11]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江苏省由于地处沿海,不是国家投资重点省,1949-1978年国家在苏投资仅100.5亿元。[25]受此影响,淮域江苏地区现代工业发展速度相对皖、豫两地淮域地区而言速度较慢,但是由于淮域江苏地区,地处江苏传统工业腹地、矿产资源丰富、现代铁路交通发达等原因,淮域江苏在现代工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家主要在江苏省发展纺织业和轻工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淮域江苏地区盛产棉花,国家以此为依托在盐城、淮阴、徐州、扬州等地兴建了一大批棉纺织工厂。[25]
建国后淮域江苏地区集中力量发展机械、电子、能源、化学、建筑和冶金等现代工业,并取得了较大成绩。江苏省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的徐州、丰沛一带,因此在能源工业方面,国家将徐州列为重点建设矿区。机械工业方面,为了加快徐州矿区发展,“二五”期间,江苏省徐州兴建了徐州机床厂和矿山机械厂;电子工业方面,1958年淮域江苏地区相继建立扬州宝成无线电厂,以及南通、徐州等地的灯泡厂、电子管厂等。[25]另外,江苏省唯一一家炼铝基地也于1959年12月份建成,年设计生产能力为铝锭1 000万吨,投资270万元。[2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淮河流域的现代工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由于该地历史欠账太多,工业相比较而言不仅远远落后于传统沿海工业城市,甚至在1965年以后现代工业建设开始落后于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1965年起迫于国际形势,中央决定开始实行三线建设。1964年5月,毛泽东在听取关于编制“三五”计划(1966-1970年)的汇报时提出:制订计划要考虑打仗,要搞三线基地,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程。所谓三线地区,即是指1964年至1978年,为了免受外敌侵袭在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向内地收缩并依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地区。整个三线建设中,江苏、山东因为靠近沿海故被划为一线地区,安徽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故为二线地区,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为三线地区,因而相比较而言,三线建设期间河南接受国家建设项目最多。三线地区,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大三线主要指西南、西北地区(川、贵、云和陕、甘、宁、青),其他内地省份如河南靠近内地的腹地部分称为小三线。[27]
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主要受益地区为西北、西南等西部内陆地区,仅1964-1965年国家在这些地区就新建、扩建、续建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主要为现代工业项目尤其是重工业,如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酒泉钢铁工业基地、遵义航空工业基地等。[27]三线建设以“备战备荒为人民”为口号,历时10多年,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布局不平衡的状况,给今天的中西部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建立了巩固的国防战略后方。然而,三线建设期间,片面强调“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由于淮域地势较为平坦,加之离沿海地区较近,因而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淮河流域重工业建设明显投入不足。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淮域投资的重点项目仅有:冶金工业方面,舞阳市建成4 200毫米科技成果板工程,郑州建立郑州铝厂;电力工业方面,河南姚孟火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在平顶山至武汉凤凰山之间建成,完成改造平顶山等矿区;石油工业方面,建成河南油田的淮域部分;纺织工业方面,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包括安阳、新乡、开封、洛阳等地的河南棉纺织基地等。[27]除河南以外,淮域江苏、山东、安徽均为一、二线地区,淮域江苏和山东地区三线建设期间并无重大项目投入,而安徽省的小三线建设主要由上海负责支援,牵涉的行政区域主要包括安徽徽州专区全部、芜湖专区和滁州专区的一部分,与淮河流域关系不大。[28]客观地说三线建设给淮河流域城市工业带来的发展空间较小,甚至制约了淮域某些城市的发展,比如河南开封。三线建设期间,开封因其地理位置居于京广线以东被划为一线地区,所以国家不在开封安排建设项目,加之1954年省会迁郑州带走了三四万人,省里建设重点放在郑州,中央建设重点放在洛阳,而开封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支援郑州、洛阳建设,郑州、洛阳向开封要什么就给什么。[19]从当时的时局和战略部署而言,三线建设无可非议,然而就开封而言其工业却遭受到了巨大挫折。
四、建国后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建设的思考
淮河流域处于中国腹地,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与资源开发对于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上淮河流域曾经有过繁荣发达的手工业,这使其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然而近代以来由于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淮河流域和全国其他各地一样,现代工业发展陷于停滞。现代工业无疑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因而在原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建设势在必行。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现代工业建设成绩斐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现代工业得到了明显改进。张培刚说:“如果有了政治的独立和安定,有了必需的资源和开发资本,并且有了得到现代技术的机会,则一个农业国家,甚至是一个政权内的农业区域,要使自己实现工业化,乃是一种普遍的趋势。”[29]H·钱纳里也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份额的上升,以及农业所占份额的相应下降的过程”。[30]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纵向来看,建国以后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攀升。以淮域安徽为例,农业总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远远超过轻、重工业之和,合肥和滁州等地农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的3倍甚至是7倍。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顺利完成,轻、重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现代工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淮域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总之,建国以来,淮域现代工业建设和全国一样在曲折中前进,初步改变了淮域现代工业的落后局面。然而,应该看到,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建设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发展速度较慢,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另外,淮域一些如滁州、阜阳、宿迁等地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工业化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重工业不重,轻工业太轻”(见表2)。
表2 淮域安徽省各市主要年份农、轻、重工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淮域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三线建设期间淮域工业发展放慢都充分说明现代工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淮河流域工业建设离不开包括上海等沿海地区的支持,也离不开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省非淮河地区的支持,更离不开国家在政策、资金和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帮扶。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域各省市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发展现代工业上,着力改变淮河流域长期以来“重工业不重,轻工业过轻”的尴尬局面。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经形成的工业推动所带来的结果是无穷无尽的。一个工业部门的前进运动会传播到所有其他的部门。……新产生的力量需要营养;新产生的劳动人口带来了新的生活关系和新的需求。……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是工业中一切改进的无可争议的结果,文明程度一提高,就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生产部门,而这样一来又引起新的改进”。[31]而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发展却与此相反,由于该地历史上工业基础破坏严重,工业发展政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失偏颇,人们思想观点落后等原因导致长期以来该地现代工业发展迟滞,“工业以至于整个财富领域对政治领域关系,是现代主要问题之一”。[31]现代工业发展缓慢反过来又影响了该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从而使淮河流域的整体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淖中。
20世纪50-70年代,淮河流域现代工业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淮域工业发展步伐:第一,提高淮域各省发展现代工业的意识。淮河流域虽然在历史上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以传统农业为经济主体,缺乏现代工业意识,“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禁锢了经济发展,阻碍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因而解放思想发展工业势在必行。第二,加大国家对该地区工业建设的投入。一直以来,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没有得到充分重视。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主要受益地区为西北、西南等西部内陆地区,仅1964-1965年国家在这些地区就新建、扩建、续建了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而国家在淮河流域除了对淮域河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以外,大规模的国家投入只有两淮矿业,其他如淮域江苏、山东等地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步伐缓慢。第四,加大淮域各地经济互动,“以大带小,以点带面”。淮域工业发展极不平衡,如上所述,一直以来完整的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区并没有建立起来,因而淮域工业呈条块式发展态势,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两淮、平顶山等地主要为煤炭工业,产业结构单调,制造业发展相对迟滞。另外,淮域阜阳、滁州、六安、宿州等地长期处于工业化低级阶段。[32]淮域江苏、山东地区虽然在建国后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国家发展重心所在,但由于其传统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本省非淮地区经济发达,因而总体比淮域其他地区发展得要好。淮域河南、安徽两省工业主要集中在郑州、开封、合肥、蚌埠等规模较大城市,加强发达城市现代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辐射效应是淮域全面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第五,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设备更新。淮河流域大中型骨干工业相对较少,且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与宁沪杭、京津唐、浙福广等发达地区相比,无论企业设备、技术更新、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1] 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M].合肥:黄山书社,2001.48-51.
[2]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87.
[3] 赵昌智.扬州辉煌五十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89.
[4] 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3.
[5] 吴春梅.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15,235.
[6] 马俊亚.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0-273.
[7] 千峰.淮河纪行[M].昆明:新文艺出版社,1952.4.
[8] 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55年工业厅计划处榨油、面粉工业历史资料[Z].档案号46-2-58.
[9] 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236.
[10]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委,安徽省档案馆.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Z].安徽省档案馆,1994.19,45.
[11] 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安徽(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37,68,333,91,439.
[1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
[13] 苏北人民今后的任务[N].苏北日报,1949-05-01.
[14] 欧阳发,周明洁,施立业.安徽重要历史事件丛书·经济史踪[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256.
[15] 杜诚,季家宏.中国发展全书(安徽卷)[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7.16,26.
[16] 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
[17]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郑州市志(第4分册)[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7.
[18] 张大卫.中原崛起之路:河南省60年发展回顾[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57.
[19] 程子良.李清银开封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299,300,300.
[20] 河南省统计局.奋进的中州[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487.
[21] 陈云.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7.
[22]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委,安徽省档案馆.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8—1962)[Z].安徽省档案馆,1994.29.
[23] 建国以来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编审领导小组.建国以来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概述1949.10-1966.5(征求意见稿)[Z].1995.34-35.
[24] 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河南(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6.
[25] 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11,617,621-629.
[26] 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徐州市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4.510.
[27] 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2,166,253-326.
[28] 徐建刚.当代上海党史文库 艰难探索1956—1965(1-2)[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435.
[29]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202.
[30] 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73.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2.
[32] 万伦来,胡志华,昂小刚.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化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