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协作体系研究
2012-10-30吉杲,易忠
吉 杲,易 忠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协作体系研究
吉 杲,易 忠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重庆两江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辐射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区的发展需要重庆高等教育从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提供更高层次的支撑,也为重庆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动力和契机。在分析两江新区产业规划和重庆高等教育现状基础上,通过构建重庆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产学研协作体系,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重庆高等教育在两江新区开发开放中的重要的人才支持和科研引领作用。
重庆;高等教育;两江新区;协作体系
2010年6月18日挂牌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预计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产值达到万亿以上,相当于十年内再造一个重庆。要实现这些宏伟的目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人才,除了引进外来高层次人才,重庆高等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一、两江新区产业结构及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一)两江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统计数据来看,两江新区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054.95亿元,同比增长23%,高出全市5.9百分点,高出全国12.7百分点,三种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27∶2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73.66亿元,占 GDP比重达 54.4%,增长25.9%,工业增加值483.14亿元,占 GDP比重达45.8%,增长25.5%;第三产业增加值 464.66 亿元,占GDP比重达44%,增长19.6%。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7%,拉动经济增长13.7百分点,其中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49.6%,拉动增长11.4百分点;第三产业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9%,拉动增长8.9 百分点[1]。①数据来源:夏明毅,两江新区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ljxw/qyjj/2011130/201113016358.htm.
根据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两江新区将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打造“6+3”核心产业体系(图1)。
图1 重庆市两江新区核心产业体系
在“十二五”时期,立足多个建设主体分区域推进的管理体制,坚持“尊重历史、突出特色、分板块推进”的原则,按照现行行政边界和开发模式,促进所属各行政区、功能区重点产业错位发展。江北片区集中发展金融、商贸、研发设计、创意、房地产等产业,推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等优势产业升级;北碚片区集中发展研发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渝北片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端服务业基地;北部新区打造自主研发创新基地,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点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国际采购、国际中转、检测及售后服务、港口作业等业务功能;两江工业开发区以“园中园”的模式分组团布局,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先进装备产业园(以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为主)、高新设备产业园(以物联网设备、三网融合设备、环保节能设备为主)以及现代物流产业园。
(二)依托两江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
两江新区依托重庆市,集中了我国西南地区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重庆市共有高等院校5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3所(含22所本科院校和31所专科院校),成人高等学校5所,每年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2010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毕业学生220 026人,其中研究生10 347人(含博士779人、硕士 9 568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122 811人(本科66 490人、专科56 321人),成人本专科55 109人(本科19 411人、专科35 698人),网络本专科 31 759人(本科17 080人,专科14 679人)。
2011年重庆市高等院校教职工50 140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48 356人(本科院校35 399人,专科院校12 957人),成人高等学校1 784人。专任教师32 147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31 070人(本科院校22 420人,专科院校8 650人),成人高等学校1 077 人[2]。
根据重庆市教委通报的2010年全市高校毕业生数据,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的13.3%流向东部,7%流向中部,79.7%留在西部地区。留在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中的60.9%选择继续留在重庆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去向构成表明,重庆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人才优惠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重庆,这是两江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二、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协作体系构建
(一)协作体系的主体界定
协作是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体系则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协作体系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与两江新区(企事业单位)为实现各自战略发展目标,在资源、信息和人才等方面展开协调、配合与合作的机制与平台。
在这个综合的协作体系中,有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个主体。这些主体之间交叉进行的支援和配合,既能有效促进重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有利于与两江新区经济的互动和谐发展。政府是重庆高等教育服务两江新区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和维护者,主要是指重庆市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两江新区管委会。在这个体系中,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制度和规划,提供共性技术和设施,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凭借其特殊的身份通过宏观调控机制实现其它各个主体的协调和互动。高等院校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下只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附属物,无法发挥其在配置上的主体功能。随着国家行政和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产和分配环节,通过其掌握的人才、信息等资源实现与其它主体的互动,本体系中的高等院校主要指入驻重庆的各级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整个协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通过将高等院校的创新科技应用于生产经营实践而获利,通过吸纳毕业生就业而享用高校人力资源红利,通过购买专利、科技经费赞助等途径实现对高等院校的利益反馈。
(二)基于平台效应的协作途径研究
基于技术、人力、信息和资金互动的协作体系,政府部门、重庆高校与两江新区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产学研协作。
1.校企共建科技攻关平台
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际需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从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等角度为企业提供科技和咨询服务,在解决企业生产过程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有效地支持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企业在平台中则以有限的成本代价获取到系统的技术支持和实用的科技成果,提升了自身的研发水平与生产效率[3]。
2.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人才是高等教育供给的主要“产品”,也是企业的迫切需求。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下,往往会出现供需失调的现象(即高校的人才供给水平滞后,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构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联合培养根据实际需要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一是校企共建办学实体,如民营二级学院,直接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办学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方案;二是企业委托高校培养,由企业提出培养目标,高校组织师资及教学,如职工岗前培训、职工继续教育、干部培训、能力培训、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等;三是高校借助企业生产设备和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试验基地等,在提供给学生最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所时,也为企业提供了选拔和培训人才的机会;四是借助企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验室等条件,共建博士(后)流动站,在生产第一线实施人才的培养和应用。
3.人力资源共享平台
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在基础理论方面比较扎实,企业人员在技术实践方面相对擅长,然而教学和生产都要求兼备理论和实践知识,构建校企人力资源共享平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的主要运行模式是互派、互聘人才。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任职或兼职,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管理、技术专家到高校担任兼职教授、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战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模式既共享了人才资源,又为校企间产学研合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校企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校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一是高校图书资源(纸质、电子、光盘、录音影像等)向企业人员开放,企业人员凭相关证件阅读文献资源;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加工传递,为企业开展专题、专项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三是校企合建信息数据库,双方共同出资、共同享用,在提高信息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更了解对方的需求现状和趋势。
三、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协作体系的优化研究
(一)协调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产业结构关系
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主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必须充分研究和紧跟市场,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并获得长足的自身发展。
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最重要的结合点是就业市场。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最直接地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业市场通过招聘条件等途径将信息反馈给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应始终对就业市场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通过就业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随着两江新区的成立,大批新兴及高新产业落户新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实用型、专业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等特点,重庆市高等教育界应在准确判断两江新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完善和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以适应两江新区的人才需求。
(二)加强重庆市高校间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在不会丧失对所属资源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收益权的前提下通过校级合作,共同使用教育资源的过程。教育资源包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不是高校间教育资源的简单合并与开放,而是通过协作与优化,促进教育主体的优势互补,避免各自办学的资源重复配置,获得规模效益,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办学效益,弥补重庆市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和科研实力的不足。
加强重庆市高校间教育资源共享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紧紧围绕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通过共建重点实验室、大中型仪器设备共用、联合立项攻关、共同组建科技园及科研机构等途径,从交叉学科合作入手,优势互补,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换;二是开展校际高层次师资互聘、互访等活动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外校师资在带来新观念、新思路、新知识的同时,在学科梯队建设,学科前沿理论研究和新兴学科专业的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较大作用,有助于重庆高等教育师资总体水平的提升;三是通过图书馆、实验室、体艺馆等公共设施的校际共享,提高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在保持现有资源数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公共服务需求;四是通过“高校联盟”平台实现招生、毕业生就业、专业开设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共同应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化、高校招生规模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5]。
(三)加快重庆市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
在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互动协作体系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政府应通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途径实现由过去帮高校“划桨”向为高校“掌舵”的角色转换。只有真正让高校拥有了办学自主权,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两江新区人才需求的有机结合[6-7]。
首先是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社会化。通过构建相应的机制改变目前高校官本位、办学资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和教育特色求生存,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好大学的评价标准。二是管理模式社会化。教育管理“行政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通病,这种模式虽然有效率高、管理集中等优势,但是在高校中却不能有效调动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专家、教授的积极性。高校管理模式社会化即要求打破行政级别观念,建立由教授、专家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充分发挥教授治校的作用。三是办学模式社会化。当前高等教育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自筹部分投资主体不明。应通过立法明确不同投资主体及所有权,鼓励公私合办、校企合办、国内外合办等多种办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四是师资聘用社会化。以往的招聘但求所有、不求所用,为了某些无价值的指标引进大量人才但又不能“物尽其用”,社会化的师资聘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岗位需求定岗定员,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与报酬标准,有效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两江新区的成立带给重庆高等教育的不仅是机遇,也有国内外高校的严峻挑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不二法则,也同样适用于重庆高等教育,只有主动思考和实施校企协作,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调整办学模式,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陈思,杨朝娟.重庆两江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J].城市探索,2011(12).
[2]尹艳冰.高等教育服务滨海新区的主体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5):222-223.
[3]蒋华林.重庆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案例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3-156.
[4]张静.高等教育社会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5-116.
[5]黄明伟,陈晓霞,黄成洪.我国高校产业集团发展的环境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
[6]孙渝莉.重庆高等教育资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
[7]曹勇,陈宣.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下的重庆建设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的战略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Research of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Liangjiang New area and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JI Gao,YI Zho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is a great step of Chinese government’s west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economy part.The New Area needs more support of HR and science from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which brings about the power and chance of reformation of Chongqing’s higher education.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ogramming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Liangjiang New Area,build a collaboration named Produce-Learn-Research(PLR)between Liangjiang New Area and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and based on that,seek the best way of us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s HR and science to support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Chongqing;higher education;Liangjiang New Area;collaboration system
G527
A
1674-8425(2012)04-0114-05
2012-03-08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江新区背景下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研究”(11SKH15)资助。
吉杲(1984—),男,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易忠(1958—),男,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 魏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