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建立一体化集成装置运维服务体系探索
2012-10-29政1齐园园1斌1王晋龙2
夏 政1,齐园园1,罗 斌1,王晋龙2
(1.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2.长庆油田分公司数字化技术服务处,陕西西安 710201)
0 引言
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面对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现状,确立了年产油气当量5 000万t的发展目标,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思路,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为适应低成本、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建设要求,研发并规模化应用了一体化集成装置。一体化集成装置具有 “工艺优化、功能集成、小型一体、结构橇装、智能控制、远程监控”的性能特点;具有 “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工厂预制、建设迅速、运维方便、调用灵活”等使用优点,但存在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操作智能化程度高、分布地点非常分散等实际问题,对运维服务和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长庆油田通过发挥设计单位研发优势,发挥装备制造单位的制造水平和维护优势,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运维服务团队,实行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和管理。对一体化装置的运维服务是对数字化装备的初装投运、定期保养、仪表标定、故障维修、仪表校验、设备或部件更换、系统升级等进行服务,保障一体化集成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
1 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开展业务转型。按照长庆油田公司统一部署,机械制造总厂作为油田一体化集成装置服务的支撑单位,在机械制造总厂增挂 “数字化技术服务处”单位名称,按照一套机构承担机械产品制造和数字化技术服务两大类业务;调整转型维护服务单位8个,52.6%的员工转型从事数字化技术服务。
二是开展机构组建。在长庆油气区内设立6个数字化技术服务大队,管辖15个服务站和11个服务点,全面覆盖油气区数字化技术运维服务。在数字化技术服务处设置数字化建设项目部、远程维护技术管理中心、数字化实训基地、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共4个技术服务支撑机构。
三是进行合理布点。根据长庆油田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在长庆油气区域内综合考虑,统筹布点,6个数字化技术服务大队分别设立在陇东、顺宁、何庄坪、靖边、定边和银川。同时在技术服务大队所在地配套建成一体化集成装置的备品、备件库。对易损易耗材料,进行标准化、系列化购置和储备,便于缩短常见故障物料采购周期,提升一体化集成装置维护服务效率,减小装置故障对油气生产的影响时率。
四是进行队伍建设。按照内部培养、公司选拔、院校引进的人才建设思路,组建了运维服务技术团队,其中内部培养是从在职员工中,按照专业相近、自愿转岗的原则选聘人员,开展专业性培训,作为数字化技术服务的主要力量;公司选拔是在全油田公司范围内,根据所学专业,选拔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作为数字化技术服务的技术骨干;院校引进是按照油田公司人才发展战略,每年从大专院校引进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开展系统性培训,作为数字化技术服务的人才储备。
2 建立服务体系
一是制订管理制度。长庆油田公司制订下发了《油田数字化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和 《数字化设备设施维护队伍管理办法》,编制了9项服务管理制度,明确了服务内容,确定了服务流程,制订了结算制度,确保一体化集成装置运维服务管理有效。
二是确定服务流程。首先明确管理工作流程,数字化建设项目部承担油气田的数字化建设任务,数字化技术服务大队承担油气田数字化设施的维护任务。在施工建设和设施维护过程中,均由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设施维护服务指令由远程维护技术管理中心下达,并进行远程视频监控,见图1。
图1 管理工作流程
三是制订故障报修流程。数字化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电话或网络报修,经过呼叫中心确认后,开展技术服务。对于简单问题,通过电话沟通,指导排除故障;对于复杂问题,通过调度中心依次安排工程师、专家组进行故障排除。故障排除后,维护信息上传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定期安排电话回访 (见图2)。
图2 故障报修流程
四是制订服务实施流程。在实施一体化集成装置维护服务时,首先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与现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对接、沟通和交流,充分掌握装置故障原因,开展维护方案编制,方案审查批准后,实施维护服务。对于硬件故障,如有备品备件库存,则直接领取材料进行施工;如果缺少库存材料,则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并进行维护施工。对于软件故障,则通过程序恢复、调整等手段进行维护。维护完成后,经过验收、交付等环节完成维护服务。对维护过程中,对准备、实施、验收、交付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保证故障得到迅速解决,见图3。
图3 服务实施流程
3 建设服务平台
在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建设了一体化集成装置厂处级、大队级、服务站点级的三级运维服务管理平台,在厂处级所在地构建以高科技、信息化为支撑的远程运维服务管理平台,负责研究提供故障解决方案,并通过网络化手段,实现全油田数字化设备 “追踪式”服务,提高维护服务及时性、准确性,降低维护服务成本。在大队所在地建设调控中心,负责向服务站点下达维护任务,并收集维护服务信息;服务站点是运维服务的执行实施机构,按照故障解决方案和维护指令开展装置维护工作,见图4。
图4 三级管理平台示意
三级管理平台协同工作,全力保障运维服务的实施。全长庆油气区设立1个远程运维服务管理平台,6个数字化技术服务大队、15个服务站、11个服务点,确保维护服务全面覆盖。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管理、故障智能诊断、维护任务管理、网络故障诊断、备品备件管理、数字化GIS管理、运维分析管理、系统管理等8大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见图5。
图5 运维服务管理系统
4 开展运维服务
一是制订服务理念。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和管理为导向目标,建立 “研发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优化改进”四位一体的一站式制造服务模式,见图6。引入 “4S”服务理念,即 速 度 (speed)、 满 意 (satisfaction)、 诚 意(sincerity)、和服务待客 (service), 达到4 h以内必达现场,设备正常率85%以上,站内流程数据正常率90%以上,服务满意率100%的服务目标,为油气生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油气田一体化装置安全平稳运行,见图7。
图6 四位一体制造服务模式
二是确定服务内容。与一体化集成装置使用单位采油厂和采气单位签订了 《数字化技术服务协议》,对数字化装备的初装投运、定期保养、仪表标定、故障维修、系统升级进行服务,保障一体化集成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使生产单位专注于油气生产。
图7 4S服务目标
三是确定服务方式。在总结以往运维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一体化集成装置运维服务模式,形成了定点维护与远程维护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实现对一体化集成装置的追踪式服务,提高维护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减少维护服务用工,降低维护服务成本。定点维护是建立数字化技术服务大队、技术服务站、技术服务点三级服务网点,形成靠前、定点维护服务格局,依托厂、站、点服务网点,常驻人员靠前维护,及时处理现场故障,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远程维护是建立远程运维服务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故障自动预警,设备生命周期、维护保养周期提示和维护保养流程管理等,依托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对装置进行远程诊断,发出维护指令,就近服务网点完成维护,见表1。
5 结束语
2011年,长庆油田按照探索建立的一体化集成装置运维服务体系,对350座站点、108套装置进行了投产调试、故障排查、定期保养、部件更换、设备大修、仪表校验等6大项823次服务,设备运转正常率由维护前86.1%提升至维护后100%,效果显著。通过设定建设精品工程和保障生产运行的管理目标,开展了一体化集成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和管理,实现了产品好、服务优、作用强的发展目标。
表1 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
[1]夏政,张箭啸,刘沪.标准化设计在长庆油田规模化建设中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11,37(3):43-46.
[2]何茂林,郭亚红,王文武,等.数字化橇装增压集成装置研制与应用[J].中外能源,2010,(3):62-64.
[3]何茂林,郭亚红,王文武,等.橇装增压集成装置的研究、应用与展望[J].石油工程建设, 2010,36(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