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笑”局长
2012-10-28茅家梁
文/茅家梁
风云杂谈
“傻笑”局长
文/茅家梁
随着延安特大车祸的发生,最近有张照片也很火——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站在那辆被烧得只剩骨架的客车旁边,戴着名表,背着手腆着肚在笑,笑得很愚蠢,真不知是生着怎样的心肝,所以,杨局长被怒不可遏的人们谓之“傻笑局长”。
8月29日,在一场“线上微访谈”中,杨达才对自己在交通事故现场的“微笑照”做出了回应:“由于事故太过重大,现场气氛其实很压抑,有些基层同志向我介绍情况的时候,都显得特别紧张,有的同志口音比较重,有些话我听不太清楚。我让他们放松些,可能一不留神,神情上有些放松。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很内疚。”对杨达才的解释,网友并不买账:这本就是个沉痛严肃的场合,气氛紧张也是应该的,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局长在本该悲痛的时候,却昂着一副不合时宜的笑脸?
据说,“傻笑”也有好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最新研究显示,那些看喜剧时由衷发笑的人,血液循环速度会增加21%,并且效果可以持续24小时之久。看悲剧呢?如何笑得出来!
对于群众的疾苦,“心似琉璃眸似镜,一笑一颦总关情”。在这种要命的时刻,头上插过帽翅的,都晓得嬉笑“放松”之恶,甚于裂眦,猛于火上浇油。前年的“伊春空难”,有领导在现场微笑着合影留念;去年的“西安煤气爆炸”,也有官员无耻地笑过。官“情”与民意老是背离,拿多少经世致用的智慧,也弥补不了日益扩大的裂缝。
现如今,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的官员多了去了,只是他们懂得鉴貌辨色,识时务而不“傻笑”而已。官场上有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眼泪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恰到好处的号啕大哭或全身心投入的抽泣,本质上并非真正的悲伤,却是显露于大庭广众的收买人心的最佳形式。
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说,雍正初年,有个官员朝见皇帝,官帽中不经意间爬进了一只蝎子,蜇得他又痛又痒,他想哭又不敢哭,想动又不敢动。眼泪、鼻涕止不住地往下流。皇帝见他这般模样,就询问他这是怎么了。这个官员摘下官帽叩头说:“臣两世受皇恩,在此感念康熙皇帝的深厚仁德,因此情不自禁地流泪。”雍正皇帝认为他是个正直厚道有良心的人,懂得感恩,知道皇恩浩荡,所以就把这个胡说八道的机灵鬼提拔为知府。
“准知府”的言不由衷,既包含了灵活性、定力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又包含了一系列可依赖的价值。关注过去的官员和现在的“领导”眼泪挥洒的对象,真能发掘出许多特殊的意义来。现实证明,这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其危害远远超过一般的贪污腐败分子。相比之下,“傻笑局长”的毫无顾忌,实在是笨拙到家了。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上级要想保持“圣明”,只有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准知府”的“感恩”表现统统不予轻易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导出具有监管力度的合理制度。
目前,陕西省纪委已介入调查杨达才多块名表事件,我们希望反腐败部门能够一查到底,查个水落石出。这种“秃子头上的虱子”不逮,岂不是也成了上海人常常讥讽的“洋虱子”了?至于其他隐藏在“华丽的旗袍”中的虱子,它们不“内疚”,不主动爬出来,倒真有点不便收拾。
图:陆华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