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从两严”方针下的中国射箭项目奥运备战模式研究

2012-10-25王三保刘大庆

运动 2012年16期
关键词:方针射箭运动量

王三保,刘大庆

(1.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基于“三从两严”方针下的中国射箭项目奥运备战模式研究

王三保1,刘大庆2

(1.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为给中国奥运射箭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法对中国射箭训练的“三从两严”方针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射箭奥运备战模式进行了归纳与提炼认为,中国奥运射箭备战必须遵循:(1)构建训赛一体化的训练体系,提高训练难度;(2)注重小周期,以板块训练为核心,加强训练的专项性;(3)以强化负荷度为主,并辅以加量冲度,提升训练质量;(4)以技术为基础,以力量为重点,以心理为核心,提升综合训练效益。

“三从两严”方针;射箭;奥运备战模式

“三从一大”原则是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指导方针,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军事教学与比武,后来体育界把其科学、灵活地运用于运动训练,使中国多项运动迅速崛起。中国射箭界在对“三从一大”原则进行科学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加上严格执行训练计划,严格训练纪律,构成“三从两严”的训练方针,在“三从两严”方针的正确指导下,中国的射箭运动走上了更为科学化的训练道路。2008年中国射箭运动获得历史上首枚奥运会女子个人金牌,这与中国射箭人对射箭项目的深入理解,不断深化“三从两严方针是息息相关的。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挖掘射箭项目的特点与制胜规律,更系统、更理性、更科学地看待与理解“三从两严”方针,确立更为优化的射箭项目奥运备战模式,对中国射箭项目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取得更大突破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三从两严”方针的提出

“三从两严”方针源于中国射箭界对“三从一大”原则及基于2008年射箭奥运会备战的实际提出的一个方针,历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证实是具有一定实用性及科学性的训练方针。2006在北京奥运会备战冬训动员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中心领导讲话提出,中国的射箭运动训练必须严格执行训练计划、严格训练纪律,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三从两严”方针由此而来,并逐渐成为指导中国射箭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针。

2 射箭运动“三从两严”训练方针的理论辩析

2.1 从“难”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争实力

从“难”训练就是依据比赛的需要,依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制胜规律及运动员个体的特征进行实战性训练;就是在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安排上应力求突出其针对性、高质量性、跨越性、超常规性、极值性。韩国射箭运动之所以雄霸箭坛近30年与其一贯的从“难”训练是极度相关的,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2个方面的从“难”,而且难度之高,无以能及。

韩国的从“难”训练主要在于给运动员的训练附加高于比赛要求的条件,运动员一旦适应,在低于训练要求的比赛中运动员就能轻松自如的应对。相比韩国而言,中国运动员射箭训练的难度不高,基于这种现实,雅典周期中国第一次聘用外籍教练杨昌勋,韩国教练的到来使中国射箭训练在难度值上有所突破,整体训练效益和竞赛成绩上也有所上升,2001年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雅典周期奥运备战的从“难”训练是针对中国运动员在大赛中技术不稳、心理韧性不足、瞬时应变能力差、应对困难环境能力较弱、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的现实而进行的。事实证明韩国教练的训练思路对于提升中国射箭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虽然杨昌勋没能最终引领中国射箭登上冠军之巅,但在他的训练思维的影响下中国的射箭运动在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得首枚奥运会金牌。

2.2 从严训练,提高训练的专项性

从“严”训练就是从实战比赛的需要出发运用完整的高强度专项练习手段,充分发掘运动员与项目专项密切相关的体、技、战、心、智竞技能力的潜能以及竞技能力之间及与外界环境之间协调组合和均衡稳定的能力,全面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水平。近年来在韩籍教练的影响及中国教练的不懈努力下,射箭项目的奥运备战训练朝着专项化、个性化倾斜,使得备战训练的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科学性更强。

针对中国射箭运动员专项力量薄弱的现实,北京周期中国的奥运会备战策略传承了韩国教练的做法,制定了专门的核心力量训练(表1)及专项身体训练计划(表2),每周至少2~3次,每次90~120min,并持续不间断地贯穿到日常训练中。历经近18个月的练习,队员们的专项力量都得到提高,在多次世界大赛中都能以适度的兴奋状态打到最后,本体感觉的灵敏性也得到一定的强化,中国的射箭运动也渐渐严格按照从“严”的路线方针向前发展。

从“严”方针不仅体现在训练必须专项化倾向上,更重要的体现在训练管理上的从“严”。射箭运动近年在训练管理上进行系列创新,本着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求效益的科学态度使中国射箭竞技运动整体水平有所上升。在第29届奥运会射箭备战伊始,鉴于中国射箭队训练管理的慵散局面,中心领导提出“两严”管理方针,即在备战训练过程中严格依据并执行计划、严格训练组织纪律,任何人都不能有任何特权,并拟订规章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按照制度实行。“两严”方针的宣布与实施破除了困扰着中国射箭教练员与运动员多年的师徒人文情感关怀,而使计划与训练之间的统一性达到相当的吻合,扭转了过往随意更改计划的不良作风。两严管理方针使得中国射箭运动员无论是谁特别是老队员必须持着一颗拼搏进取的心,具备一种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力,抱着一种必胜的霸气而全身心的投入训练。这种心态使得国家射箭队出现一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得欣欣氛围,团队的凝聚力有了加强,训练效益也随之大大提高。另外,国家队一改以往过于关注女子项目而弱化男子项目的做法,将男女项目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种在高度关注整体竞技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深入挖掘细节执行率的两严方针使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获得1金、1铜的好成绩。

表1 北京奥运会中国射箭备战核心力量训练

表2 北京奥运会中国射箭备战专项身体训练

2.3 从实战出发,强化训练的针对性

从实战的实质是就是以练为战,就是要将奥运赛场的残酷性、对抗强度、比赛压力体现在训练之中。从实战出发是“三从两严”方针的核心,是专项训练与具体比赛相统一的生动体现与要求。射箭竞赛最大的特点是淘汰,因而射箭制胜规律就体现在如何打好淘汰赛上。日常训练应该严格依据打淘汰赛的实际需要去安排训练,尽量使各类竞赛因素最大限度地模拟到与现场环境相似,锻炼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射箭竞赛在高水平阶段,除比拼技术而外,关键的是竞心理,而心理障碍主要来自于外在的压力。因此,训练的安排除要求技术规范外最主要的要附加条件给予心力负荷,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充分适应高压环境的训练,到比赛中就不再紧张而从容自如。韩国的做法是与其比赛时被动的适应,还不如平时训练主动去适应,就是从“实战”出发的鲜明例子。北京奥运周期的备战训练安排就很好的体现从“实战”出发,无论是周训技术安排,还是体能安排和心理安排,严格针对中国射箭队现实状况,淘汰赛规律,经过多轮修改与验证而制定的。

表3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备战周训计划

表4 北京周期体能训练周训计划表

表5 北京周期心理训练计划表

从表3可以看出,2008周期的技术训练严格按照奥运会射箭竞赛规则,计时、计分训练占79%左右,针对中国运动员控弓能力差而安排的专项拉弓训练占49%左右,对抗训练的密度较雅典周期有明显扩大,团队训练与个人训练交叉穿插,充分体现整体规划与个性化训练相结合的科学机制。

从表4可以看出,2008周期的体能训练特别重视运动员的专项拉弓练习,每周安排3次,而增强基本体质健康的有氧运动每周安排2次,每次4 000~5 000m,并且安排了加强团队精神的球类运动及游泳接力赛。而心理安排就更加突出(表5),每天早操后10~15min,每月有2~3个星期的星期四上午安排60min,这种训练全年不断线的与技术训练、体能训练穿插进行,充分体现出中国教练员对高水平射箭阶段“心理”能力的高度重视。

2.4 从大运动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全面提升运动员体能

从大运动量就是采用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高质量累积训练负荷的方法。这里的大运动量主要指的是负荷强度,是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最佳组合下的大强度。大负荷强度给于运动员的肌体刺激更深刻,从而可有效地探讨运动员可承受极值负荷能力,以挖掘运动员潜能。

2000年以前中国射箭队备战世界大赛的课负荷量、周负荷量、月负荷量、年负荷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部分指标超过韩国。然而但凡奥运会都输给韩国,究其原因排除气候等客观原因,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中韩训练思维上的差距。以课训为例,中国射箭队课训均量300支,应该说负荷量并不小,然而中国射箭队在雅典之前的训练情况是单纯以技术为重,一组30支箭慢打慢射,箭组间走到箭靶取箭然后回到起射点完成下一组练习。这是一种单纯求运动量简单的堆砌的训练思维,是对高水平阶段射箭运动员从大运动量训练的一种错误理解。韩国的做法是:一组上百支箭,严格依据奥林匹克竞赛规则的要求,限制单支箭的发射时间,箭与箭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的运动员都规定了每支箭的环数,达不到俯卧撑惩罚,另外组间必须跑步取箭。显然韩国的从大运动量是从大强度的基础上出发的,强调运动的密度、强度、强化运动的节奏,是严格的从实战出发、从大运动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思路。这种思路以单支箭的高质量累积多支箭的高质量,显然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训练效益更高。雅典周期与北京周期中国射箭国家队接受韩国的从大运动强度的从大运动量训练的思想,单课次箭支数目由300箭上升到350箭,在负荷节奏上规定打单支箭时间为1~2s之间,箭支之间的节奏加快时间间隔由7s缩减到5s,而且要求技术绝对的规范与稳定,每箭成绩必须在8环以上。每50支箭为1组,组间必须跑步取箭,返回后迅速起射。从单次课看雅典周期与北京周期与之前相比技术负荷总量上升25%~50%,其中训练密度、强度、难度都有所上升,有氧体能训练周训练量提升125%,且强度提升5%,专项体能课次增加50%,训练强度提升4.5%。在这种高质量、大强度的从大运动量的训练下,国家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上升、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专项力量有所加强,屡次在世界大赛上创造了好成绩,这些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对射箭大运动量训练的科学理解与运用。

3 “三从两严方针”下的中国射箭项目的奥运会备战模式的思考

3.1 以训促赛、以赛带训、训赛一体,提高训练难度

中国射箭项目奥运会的备战必须处理好训、赛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难度要求上,射箭训练与竞赛之间的差距甚大,比如日常训练与奥运会竞赛的心理难度需求最大差距有4个级别点的区别。基于射箭项目的这种特点,奥运备战射箭的训练的附加条件要求必须竞赛化甚至高于竞赛,重大竞赛力求日常化以淡化竞赛压力,训练竞赛一体化,训赛相互融合。

3.2 以小周期重点、以“板块”为核心,提高训练的专项性

中国射箭奥运备战应以短期计划即小周期为重点,甚至周训计划为重点,强调训练的细节执行率,力求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累积以实现较长期的目标。每一小周期应的依据不同运动员的个体特征严格依据竞赛需要,规定特殊训练内容,逐一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训练的针对性,专项性增强。

3.3 以“度”促“量”、以“量”冲“度”,提升训练质量

中国射箭奥运备战的负荷调控应该遵循以加强训练强度来促进总量的提升,以累积的量来冲击训练强度,不断提升每一箭的训练质量,从而提升总体训练效益。

3.4 以“技术”为基础、以“力量”为重点、以“心理”为核心,提升综合实力

中国射箭奥运备战必须以基本技术为基础,扎实的基本技术是取胜的必备条件,也是射箭奥林匹克竞赛克敌制胜的资本。中国运动员备战必须提高基本技术中开弓的准确性、靠位后的用力转换的恰当性、瞄准时机把握的及时性,瞄准与撒放技术衔接的连贯性,撒放技术的果敢性,发射节奏的一致性。

中国射箭奥运备战在体能方面着重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为此必须长期坚持:加强基本健康水平,早晨的有氧跑每周进行4~5次,每次25~30min,并且应不断线的贯穿在全年的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课每周至少2次,12min跑标准女子2 300~2 400m,男子2 500~2 600m,6 000m跑每周2次,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5%;强化核心发力区肌肉群的力量练习提高专项肌肉力量储备,如肩带肌肉群、背部肌肉群、腰部肌肉群、下肢肌肉群。重视大肌肉群下面的小肌肉群的平衡训练;强化专项拉弓力量,提高运动员控弓能力,适当加大运动员的用弓磅数。

中国射箭奥运备战在心理上要提高运动员的关键时刻的抗压、抗强干扰能力,为此必须长期坚持:设置高压、强干扰的训练环境,并附加训练条件,使训练情景与比赛情景趋近;对抗训练、淘汰训练的课次加多,加强训练的针对性;配备专业的心理人员长期跟队进行心理辅导,特别是大赛心理辅导应加强;心理训练应列入日常训练计划,并持续不断地进行;心理训练应和技术课训练相互融合。

[ 1 ] 杨桦.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5-56.

[ 2 ] 金春植.2008年北京奥运会韩国女子射箭队实力分析[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84.

[ 3 ] 郭蓓,姚颂平.我国射箭运动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中国体育科技,2005(5):108-110.

G887

A

1674-151X(2012)08-003-04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02

投稿日期:2012-06-1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006BAK37B01)。

王三保(1973 ~),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方针射箭运动量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两支箭
学射箭
论《创造月刊》的编辑方针及其它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射箭游戏
跳跳龙失踪
日本制定“新睡眠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