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学好生物的关键
2012-10-24邓立国
邓立国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1. 不拘一格,精彩导入。在课堂上,教师的导入应当能提起学生兴趣。很多探討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是很难的,有的以学生课前认知水平来说,根本探讨不出什么,我们可以不拘于课本的“问题探讨”。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多媒体展示几张“大头娃娃”图片,然后介绍几年前安徽省“大头娃娃”事件,这是因为娃娃吃了假冒劣质奶粉,因为奶粉中缺少了蛋白质,进而说明蛋白质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通过图片和故事很好地说明蛋白质的重要性。
3. 增加课堂趣味性。幽默的人去到哪里都受欢迎,幽默的老师也一样,颇受学生欢迎,甚至课前会个个精神抖擞,躯干挺直,目光注视着你进入课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幽默风趣的,然而据于生物学科特色,做到增加课堂趣味性,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在讲到无氧呼吸产物时,我这样浮夸荒诞地说:“我们的同学有的很喜欢打篮球,打球时表现非常神勇,但第二天,不好了——全身肌肉疼痛,为什么呢?产物是乳酸”。在讲到受精作用时,我这样讲述:“在每一个生命诞生之前,有一大群精子争先恐后地跑去要跟卵细胞结合,最强壮的,跑第一的那个就胜利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同学在生命诞生之前都是冠军,都是跑得最快的,是最健壮的,是最优秀的,你们打败了千千万万的对手,你才成了你,所以你们要相信你们自己,自己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
3. 设置悬念,增加趣味。我在讲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我这样设计。问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双眼皮,父亲双眼皮,而儿子却是单眼皮,这是为什么呢?怎么会那么奇怪的呢?学生觉得非常有趣,也很迷惑,这时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最基础的阵地,因此充分利用好第一节生物课和以后每一节课的开端,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非常重要。对每一届初一学生的第一课,我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致同学们”为基础,以小故事的形式为他们展示生物学中最新的发现、最新的进展以及生物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在讲的过程中,我通常会有所保留,每个故事都以问题结束。例如,在讲到他们都很感兴趣的克隆羊时,我就问他们:如果真有克隆人的话,对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呢?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激发学生兴趣
新的生物科技成果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收到不少关于生物科技成果的信息,只是他们往往只了解到一些皮毛。在讲“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时,很多学生都对书本提到的病毒能帮助完成转基因过程这一点非常感兴趣,部分学生能讲出一点小知识,但大多数都只停留在对“转基因”这个词的记忆印象上。于是,我提议全班同学围绕“转基因技术”或“基因治疗”分组查找资料,下一节课进行小组比赛,看谁找得又多又好。结果,每个小组都能找到一些新奇有趣的资料,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自此,部分学生都开始养成自觉收集资料的习惯,所以当我讲到某些内容需要举例说明时,通常都能有人帮得上忙。如,当我讲到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时,就有的学生举出了一大堆的例子,还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它们的生活方式;在讲动物与仿生时,书本的例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他们的例子比我准备的还要丰富得多。这些新的生物成果,让学生加深了对生物学的了解,培养了兴趣,也提高了能力,一举多得。
三、感情交流,激发学生兴趣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人特别好的话,正常来说,另一个人通常都会投桃报李的。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师生之间。教师对学生好,学生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自然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做到处处关心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轶事;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在讲七年级下册时,由于都是一些与人体相关的知识,学生的问题特别多,当然也是与学生沟通的最好时机。
当然,如果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仅仅保持在“有趣”的层面上的话,是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我们教师应该把这种兴趣转化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