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应彰显人文关怀

2012-10-24唐仁网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人文学科

唐仁网

当前,许多人认为我们的教育功利色彩太过浓厚,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等人文因素已被挤得几无立足之地,从而使得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原汁原味,也使得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越来越排斥教育。这一问题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在自觉地扮演职业培训机构的角色,太过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对学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职业操守等“软实力”的培养,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自觉性、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普遍不够理想,不仅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而且容易自我放松约束,甚至自暴自弃,其结果只能是走上工作岗位后一时很难适应,成了社会上令人担忧的“另类”。

鉴于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能再仅仅停留于单纯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个层面了,它还应该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彰显人文关怀,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高受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呢?在我看来,语文是承载了本身以及其他学科渗透人文精神的一个平台,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重任,为此就必须勇敢地正视现实,不断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具体说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妨从以下幾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教育的艺术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牵涉的内容相当繁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当一个“杂家”,文史哲等各方面的东西都要懂一些。只有知识面广了,理解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通过生动活泼、兴味盎然的讲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先要当好学生的表率,爱学习、善学习,凭借自己精深的素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去积极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折服于你的学识,进而喜爱语文这门学科。此外,教学是门育人的艺术,语文教师还必须努力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用一颗真心去赢得一颗颗真心;用一份真情去打动一份份真情。与学生一起在课堂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尽享生命的真实绽放和情感的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艺术,使教学呈现出更多人性化的东西。

二、跳出课堂和课本,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

语文教学切不可拘泥于现成的教材,采取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灵活调整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应死抱着课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要积极践行“大语文教学”的理念,除了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更要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走进生活,走进浩瀚的文化长河。“语言”和“文学”是语文这门学科的两大内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运用这两个载体,借助文质兼美的文章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要确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观念,不将课堂视为语文学习的唯一阵地,不将教材视为不可更改的教学内容,而应遵循语文教学固有的规律,以及职校生心理需求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形,努力探寻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重视技能训练的人很多,能正确认识语文这门工具性、人文性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很少,在相当多的人心目中,语文似乎可有可无,学不学没有多少区别,反正不会影响将来的就业。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得想方设法地设计好关于语文学习重要性的“宣传广告”,既要向学生讲清语文在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要通过列举大量事例来强调语文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引起学生对它应有的和必要的重视,从而摆正语文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其次,我们还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打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高效课堂,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体验语文学习的真趣和成功的喜悦,并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高尚的品德。唯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效链接,越来越触及教育的真谛。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人文学科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人文社科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