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策略探索
2012-10-24赵坤
赵坤
现代教育,不仅要追求质,更要追求量。学生乃教育之本,教育没有了对象,教育也就无的放矢了。目前,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现象严重,而且流失生基本上都是后进生。所以,我们的控流工作重点就在转化后进生上。后进生的转化应以思想的转变最为重要。
1. 师生辅导同帮助。学校采取“导师制”,即该生哪一科差,就配备一名辅导教师,于课下跟踪辅导,使学生成绩的提高延展到课堂之外。另外,在班级里,学生座位的安排也要以各科成绩为依据,结帮学对子,即一名优生带一名后进生,课堂上随时帮助,课间随时辅导,不仅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也使优等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 爱心送温暖。每学期举行一次扶贫助学爱心捐款活动。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捐款捐物皆可,将筹集到的财物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从而汲取动力,积极进取,努力学习。
3. 竞赛知荣辱。不守紀律的学生,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校规、校纪知识竞赛的方式,使他们对尊师守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使后进生明确荣辱,远离滋生不良习气的土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班会树信心。对存在自卑或自弃心里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主题班会,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理想。班会主题宜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如“说说我的优点”、“比比看,我能行”、“我送温暖给大家”等。在一系列班会中,使后进生逐步明确人生目标,重拾自信,走出内心的低谷。
6. 亲情小组勤相助。在学生中建立亲情小组,帮助单亲或父、母有疾患的学生在校内外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让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7. 家访沟通助成长。通过家访或电话访问,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与心得,帮助他们学会教育子女和与子女沟通的方法,让后进生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老师有爱心,有耐心,有技巧。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控制流失生工作取得巨大突破,造就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