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12-10-23苏丽琴
苏丽琴
(上饶师院外国语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研究型教学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苏丽琴
(上饶师院外国语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英语语言学”课程普遍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敬人意。建议引入研究型教学理念,将讲授型与研究型模式相结合,从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教改实践表明,基于这一理念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英语语言学; 研究型教学; 教学法
Abstract:The questionnaire indicates that the students lack interest in English Linguistics course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far from success.The solution is to adopt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to combine lecture-type model with research-type model,and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s,methods and assessing system.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research-oriented concept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English linguistics;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一、“英语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英语语言学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的描述,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P16)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描述语言事实,寻找并解释语言发展的规律,发展语言学理论,总结语言研究方法,并将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2]但实际上,该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并未达到《大纲》的要求。
笔者曾对上饶师院外国语学院7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该课程的教学情况。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及原因,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评价等等。结果显示,学生对该课程普遍兴趣不高,62.9%的学生感觉一般,24.3%表示不很喜欢或不喜欢。不喜欢的原因有 (调查问卷为多选题):“内容枯燥乏味”(68.9%),“理论性强”(28.9%),“缺乏实用性”(30%),“与将来工作无关”(11.4%)。学生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最大收获是“获得语言学基础知识”(94.3%),而认为该课程能“指导英语学习”、“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寥寥无几,分别只有20%、4.2%和2.9%。这些数据反映出该课程教学主要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不注重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理论脱离语言实际,使学生领悟不到语言学理论对英语学习的指导作用。
要改变这一局面,教师不能再沿袭知识灌输型的填鸭式教学,要密切结合语言事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对日常的语言进行理性的思考。为此,笔者尝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研究型教学理念
研究型教学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这种学习“不以灌输知识为主,而以学到方法、能力、素质为主”[3]。研究型教学可以有多重内涵:一是任课教师把研究的理念、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入课堂。二是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法中按照知识的逻辑和教师的逻辑组织课堂与教学内容的秩序。三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四是在研究过程中建立民主、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4]研究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课内传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5]。主张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和运用研究的思想、观点、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6]
开放性是研究型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教学的内容不拘泥于固定的、统一的教材,大多数学习的内容及探求的问题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情景和现象,带有开放性,[6]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查阅资料,进行论证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师生互动”[7]。
三、研究型教学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教改实践
(一)教改目标
根据研究型教学理念,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至少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语言学基础知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事实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四是帮助学生了解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8]如“如何查阅和收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等,从而为学生奠定学术研究的基础。五是促进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改过程
本次教改的对象是上饶师院外国语学院07级 (1) (2)班共72名学生。采用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1)班为实验班,(2)班为控制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课程教学由同一个教师担任,采用同样的语言学教材,时间为一学期共36学时。在授课前,教师对实验班的3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的态度及原因,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看法,学习上获得的收获及对教学的建议等等。根据调查的结果教师制订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案。控制班仍然沿袭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讲授,学生记笔记,成绩评估从平时的作业和期末的闭卷测试的卷面成绩两方面进行。实验班的教学则采用讲授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引入了归纳法、文献查询法,课题研究法等体现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在开学初,教师把本学期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相关专题的参考文献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论题介绍给学生。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分工安排各个成员的研究任务。每个小组从教师介绍的论题中挑选一个感兴趣的论题,参考有关的文献资料,收集一定的语料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先由该小组以课件形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和介绍,之后其他同学对展示的成果进行质疑或发表看法,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该小组再查漏补缺,然后写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针对教材中某些难点,教师设计了一些讨论题。为了使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教师会提前告知学生题目,以便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或提供一些有关的课外素材让学生预先阅读。另外,教师课后开设了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了如何运用网上资源(CNKI,EBSCO,ELSVIER等)寻找资料及撰写论文的基本知识 (论文的结构安排,文献资料的引用格式及参考目录的书写格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阅读、研讨交替进行。成绩评估由几个方面组成:课堂参与讨论情况,研究成果的课堂汇报情况,小论文及统一组织的期末闭卷测试的卷面成绩。
(三)结果和分析
为了了解教改实验成效,学期结束后,教师再次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7份,收回有效问卷37份。问卷含8个选择题,目的是想了解在教学中融入研究性教学理念是否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的评价,学生的收获等等。教改实验前和实验后的问卷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教改实验前问卷结果数据统计
表2 教改实验后问卷结果数据统计
表2显示,在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理念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51.3%的学生表示对语言学课程“很喜欢”或“比较喜欢”,而表1显示只有10.8%的学生表示对该课程“比较喜欢”。当被问及喜欢的原因时(多选题),表2中有67.6%的学生选择了“能指导英语学习”,表明课程教学比较注重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帮助,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查阅许多文献资料,以便课堂讨论和课外研究,所以该课程能“拓宽知识面”(62.2%),学生“能参与课堂教学”(35.1%)也成为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的原因。针对教学方法,表1显示,学生对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普遍不满意,只有16.2%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或“比较喜欢”,而实验后问卷显示,对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70.3%的学生认为“很喜欢”或“比较喜欢”,反映出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喜欢参与课堂教学,学习的能动性大大加强。此外,课题研究法,作为一种研究型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83.8%的学生认为通过课题研究法可以增进对语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因为学生在对所选课题进行课外研讨时,必须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思考和筛选归纳,这种阅读思考的过程自然加深了学生对相关语言学理论的理解。关于教学内容,在实验前问卷中,81%的学生表示所喜欢的教学内容是“理论结合英语或汉语实例”,因此,在教改实践中,教师会经常列举大量与学生英语学习、使用相关的实例来分析语言理论,所以实验后问卷显示,学生感觉课堂教学内容“实用性强”(45.9%),“比较有趣”(37.8),“对考研有帮助”(35.1%),“容易理解”(32.4%)。在考核方式方面,实验前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 (83.7%)“不喜欢”或“不很喜欢”传统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评估方式,而在实验后问卷调查中,对于“课堂讨论+课堂汇报+小论文+笔试”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学生普遍比较赞同,83.7%的学生认为“很合理”或“比较合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实验前,学生认为从该课程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获得语言学基础知识”(91.9%),而认为该课程能“指导英语学习”、“能运用理论分析语言现象”、“掌握科研方法”的学生很少,分别只有24.3%、18.9%和2.7%。实验后,学生表示获得的收获除了“获得语言学基础知识” (81%)外,还有能“指导英语学习” (70%)和“能运用理论分析语言现象” (64.9%),此外,35.1%的学生选择“掌握科研方法”,29.7%的学生表示该课程的学习“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这些数据表明讲授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学到了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理论分析语言事实的能力,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掌握了初步的科研方法,为他们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
在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理念,可以改变传统的过分侧重传授语言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变一言堂的灌输为共同思考、相互交流、探索研究、寻求规律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语言事实和用语言理论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刘丰.“语言学”在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J].煤炭高等教育,2000,(6):83-84.
[3]王辉全.试论研究型教学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40-42.
[4]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型教学初探 [J].当代教育论坛,2004, (6):66-69.
[5]朱桂琴.研究型教学及其基本范式 [J].教育探索,2003,(7): 37-38.
[6]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 [J].教育评论,2001,(6): 16-18.
[7]汪蕙,张文雪,袁德宁.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兼论创新性教育过程化 [J].中国大学教,2002,(1):16-18.
[8]陈新仁.本科生“英语语言学导论”教学法探究 [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39-42.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odel to English Linguistics Course
SU Li-qi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Jiangxi 334001)
H319
A
1671-9743(2012)07-0123-03
2012-06-08
江西省2009年教改课题“研究性教学在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X JG-09-16-14。
苏丽琴 (1970-)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