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栽培新技术

2012-10-23贾利元杨长青

上海蔬菜 2012年2期
关键词:门茄生长点缓苗

贾利元 杨长青

(1河南省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476005; 2虞城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

茄子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较大,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世纪90年代由于日光温室的推广,使茄子周年供应成为可能。普通茄子栽培茬口以早春、露地、晚春或秋延迟较多,而应用高档日光温室种植越冬茄子的却不多。这样满足不了茄子全年均衡上市的要求,也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保温采光好的高档日光温室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一系列耐低温弱光日光温室专用品种的推广使用,越冬茬茄子使很多菜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良种

应选择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耐低温弱光专用品种。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布利塔、702、704、765等品种表现优异。

2 培育壮苗

越冬茬茄子一般在7月底8月初育苗,由于受土传病害、根结线虫的影响,一般采用嫁接育苗。俗话说“苗好三成收”,由此足以看出育苗期管理的重要性。这个季节温度高,雨水多,培育壮苗难度大,而工厂化育苗与常规育苗相比,省工、省力、省时,降低成本,苗子健壮、整齐,因此,菜农朋友一般直接从工厂化育苗场定购。

3 定植前的准备

3.1 土壤处理

由于日光温室重复利用率高,土壤中病原菌数量连年积累,不利于茄子的生长,加上近年来枯萎病、黄萎病及线虫的发展,给茄子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在采用嫁接技术的同时,一定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太阳能高温闷棚或使用威百亩、石灰氮等处理效果都比较理想。为确保土壤清洁,在处理前将所有有机肥提前施入一并处理,并要增施磷、钾肥和生物菌肥。

3.2 施肥

定植前30d左右,每667m2施纯粪肥10t或稻壳鸡粪3000kg,均匀撒入温室中,然后深翻30cm以上两次,使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定植前10d,揭开地膜,放出有害气体,每667m2施入磷酸二铵75kg、钙镁磷肥150kg、50%硫酸钾50kg、微量元素适量,然后翻地。

3.3 整地起垄

定植前7d左右,将地整成南低北高落差约为10cm,然后按70cm×70cm行距开定植沟,深度10cm左右,每667m2施生物菌肥600kg、豆饼200kg,撒于定植沟内,与土壤拌匀,然后起垄高25~30cm,并顺定植沟浇水造墒,按水平线开穴定植,株距45cm、行距60cm,667m2保苗1800株。

3.4 设置挡风膜与防虫网

定植前,在大棚前沿及上风口安装50~60目防虫网。此时正处于高温多雨期,风口若不能及时关,下雨时如果雨水进棚,对秧苗生长不利。冬季天冷风凉,如果让苗子直接接受外界冷风,也不利于植株生长。因此,一般在上风口下方1m处,安装东西走向南高北低1.5m宽的薄膜。

4 定植

宜选择晴天定植,防止阴天定植时再遇晴天,苗子萎蔫,不利于缓苗。定植时,在定植穴内施入生物菌肥激抗菌968或菌养多多、大源落地生根等,创造菌群优势,防止发生土传病害,然后随栽随浇定植水,水量以浇透土坨周围土壤为宜。

5 定植后的管理

5.1 缓苗期管理

秋冬茬茄子定植期一般在8月底9月初,此时温度较高,定植后缓苗快,生长旺盛。缓苗期间中午温度过高,土壤蒸发量大,秧苗会在中午前后萎蔫,应注意观察,适时浇水,中耕保墒。此期应重防茄子病毒病。

5.2 缓苗后管理

当茄子缓苗后到门茄坐住,这段时期以植株生长为主,此时只有根深苗壮不徒长,花大而健壮,才能为丰产打下基础。因此,浇完缓苗水后,开始蹲苗,要多锄,少浇,中耕两次以上。第1次要浅,划破表层土2~3cm即可;从第2次开始要深、细,但一定要遵循近根浅、远根深的原则,深度可达5cm以上,将耕土打细,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向深处生长。只有强大的根系才能在较大范围内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抗旱抗涝能力,地上部才能稳健生长,茎粗叶厚,开花正常,不易落花。蹲苗要适度,缓苗后保持白天温度26~30℃、夜间15~18℃。

5.3 开花结果期管理

从定植到茄子上市,一般需40d左右,此期昼夜温差正好利于茄子生长。白天应保持在25~28℃、夜间15~16℃,阴雨天,要及时关闭风口,防止雨水进棚。门茄要早收,以利于后期提高坐果率。当夜间温度低于15℃时,应及时盖上草苫保温。门茄“瞪眼”(茄子长5~6cm,粗3~4cm)之前,土壤不旱不浇水,尽量不施肥,以免引起植株徒长,造成落花落果。但在茄子“瞪眼”之后,应及时浇水追肥,一般用生物菌发酵好的稀粪水追肥,看天气视土壤干旱程度8~10d浇1次水,水量不宜过大。

5.4 结果中期管理

门茄采收以后,茄子进入结果盛期时,肥水需求量也达到最高值,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在肥水及温度上。冬前以培育壮棵为主,生长适温为26~28℃、夜间15~18℃;结果盛期白天26~30℃、夜间16~18℃;平均温度降至15~16℃时,及时盖好草苫,以早揭晚盖为主,保证植株接受较长时间的光照。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早春之前浇水须在寒流结束时的晴天上午进行,追肥以含甲壳素、腐殖酸类的生物有机肥为主。追肥的目的一是供给作物充足的营养,更主要的是养根、护根,促进根系正常生长,保证植株营养供应充足,浇水间隔时间不能太长,浇小水防止出现生理性干旱。结合防治病害进行叶面追肥。同时此期温度应控制在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4℃,地温13℃以上。做好以上工作,有利于获得高产。

5.5 结果后期管理

春季气温上升较快,茄子光合作用旺盛,此期保持白天20~30℃,最高不超过33℃,夜间不低于15℃。一般晴天上午棚温升至25℃时开始放风,并随温度的变化不断加大放风量,当外界温度升至20℃以上后,要前后通风。春季也是茄子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植株生长快,结果多,因此应保证肥水管理得当,使植株生长健壮,不早衰,产量高。一般5~7d浇1次水,每次均应带肥,肥料以高氮高钾复合肥和稀粪水为主。

6 植株调整

越冬茬茄子为获得高产,一般采用双秆整枝。茄子的分枝结果比较规律,以二杈分枝为主,主秆结果。由于越冬茄子的品种长势强劲、旺盛,可以侧枝留果提高产量。具体做法:门茄采收后,摘除下部老叶,待对茄形成后剪去向外的两个侧枝,形成向上的南北双秆。当植株长到60~70cm时,开始吊蔓,打掉对茄以下侧枝,将上面的旺枝留1个芽打掉生长点,准备侧枝结果。当植株长到1.6~1.8m时,将主秆摘心。这种整枝方式的优点是连续坐果能力有保障,缺点是上部越长越细,中间由于营养供应不足,会有1茬果比较难坐住。第二种方式是双秆换头整枝,换头整枝一般在主秆结5个果后,把顶端的果实留1片叶打掉生长点,留下顶端旺杈作为新的生长点,继续生长。新生长点结2个茄子后再将生长点打掉,再留旺枝作为新生长点继续生长,依此类推,直至采收结束。两种方式有利有弊,可自行选择,不过两种方式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猜你喜欢

门茄生长点缓苗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吉茄5号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茄子定植后田间管理技术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蔬菜科学定植要点
吐鲁番市秋延晚设施茄子栽培技术
在党史资源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