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3—己基噻吩及其掺杂TiO2材料对NO2的气敏特性*
2012-10-22梁圣法李冬梅
梁圣法,李冬梅,陈 鑫,詹 爽,2,刘 明
(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 100029;2.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042)
0 引言
NO2属于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工业污染物之一,在阳光下易与碳氢化合物作用,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1~4]。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对NO2的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N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为提高传感器的敏感特性,人们从材料的选择和改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5~7]。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设计便携式、低功耗的传感器受到广泛关注,以往需要加热下工作的传感器已不能满足低功耗的要求,但是常温下检测的传感器一般具有灵敏度低、恢复性慢等弱点。因此,设计改进常温下工作的气体传感器极具应用前景。
有机导电聚合物具有常温下对气体敏感、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可大面积制作等优点[8,9],近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常于敏感膜的材料有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等。由于聚3—己基噻吩(P3HT)[10]具有导电性好、易形成层状结构等优点,在用作敏感膜方面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本文设计采用P3HT作为室温下检测NO2的敏感膜,为提高恢复性,减少恢复时间,对P3HT进行了TiO2掺杂,并将2种敏感膜对NO2的敏感和恢复特性进行了比较。在不同体积分数的NO2气体下,对电阻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
1 实验
1.1 制作电极
首先,将PET膜先后经过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涂光刻胶,光刻成型。利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先后蒸发5 nm Cr和50 nm Au,其中在蒸金属电极之前要先将PET薄膜经过一步微刻蚀,以除净显影区中残留的光刻胶。之后,利用剥离的方法形成既定的电极图案。
1.2 P3HT溶液配置与成膜
取10 mg P3HT溶解在2 mL的氯苯中,待完全溶解后,利用喷墨打印(ink-jet printing)技术,将其图形化于柔性衬底表面。打印设备的喷嘴直径为20 μm。图形化后,经过170℃加热处理3 min,以去除残留的氯苯。
1.3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
TiO2胶体通过水解异丙醇钛[Ti(OCH(CH3)2)4]制得。在干燥的 N2气流保护下,将 62.5 mL的[Ti(OCH(CH3)2)4](Aldrich)和 10 mL 的 2—丙醇(Fisher,ACS 试剂)加入150mL滴液漏斗中,在6min内滴加到325mL的蒸馏去离子水中,强力搅拌。水解过程有白色沉淀形成。5 min内将2.65 mL的70%硝酸(Fisher,ACS试剂)加到水解混合物中,仍强力搅拌。之后,混合物在约80℃搅拌10 h。此步骤中产生大约350 mL的稳定TiO2溶胶。胶体微粒尺寸约8 nm,其中包括锐钛矿结构,初始的TiO2沉淀是非结晶的,分馏时发生结晶化,产生具有适当的粘性的TiO2。
将形成的TiO2利用旋涂的方法旋涂到已有P3HT薄膜的衬底上,转速为500 r/min,150℃下烘20 min。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测试系统
实验采用N2作为载气,对不同体积分数的NO2的响应特性进行测试。混气室内的气体总流量设定为500 mL/min,测试腔内温度为21℃,湿度为27%RH。
如图1所示,通过控制每一路的流量控制器(MFC)设定产生不同体积分数的NO2,气体在混气室内混合后再通入到传感器的测试腔体,测试腔的体积为200 mL。传感器与一个匹配电阻器串联,匹配电阻器的阻值有4种可选,具体将根据被测传感器的阻值自动匹配。整个电路加一恒定的5 V电压,通过检测匹配电阻器的电压,经过相应的转换得到传感器的阻值,整个过程通过测试系统自动控制。
2.2 器件结构与SEM图
图2(a)所示为形成电极之后的器件图。从图中可看出,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轻便的特点。图2(b)中,聚合物P3HT在 PET膜表面均匀地分布,颗粒尺寸在0.5 μm的量级。表面呈现出很多均匀的突起,这些颗粒状的突起有助于增加同被测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灵敏度。
图1 气体整体测试系统原理图Fig 1 Principle diagram of overall testing system
图2 PET衬底上的器件结构与敏感膜的表面形貌图Fig 2 Scheme of the device structure on PET substrat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sensitive film
2.3 P3HT对NO2的响应与分析
对NO2的响应灵敏度用S表示,S=(R-R0)/R0×100%,R0为未通NO2时传感器的阻值,R为通NO2时的阻值。对体积分数高于2×10-6的NO2,器件的响应时间小于150 s。对低体积分数的 NO2,在 0.2 ×10-6的情况下,通NO2气体600 s电阻的变化率最大可以达到21%,而对5×10-6的NO2,电阻变化率可以达到80%,如图3(a)所示。说明该传感器对NO2有很好的响应特性。对具有相同电极间距的2个器件,阻值越高,对NO2的灵敏度越高。这是因为同样的NO2覆盖率下,两类器件产生的载流子(空穴)数目相同,但对于高电阻的情况,膜厚较薄,其本身载流子(空穴)数目很少,因此,新产生的载流子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故而会有相对较大的电阻变化率。还可看出,响应斜率随NO2的体积分数线性变化(图3(a)),因此,可以快速确定NO2的含量。
这种线性变化可以用Langmuir理论来解释
式中 θ为NO2的覆盖率,CNO2为NO2的体积分数。低体积分数下
在恒定温度下,K为常量。电导率的变化与覆盖率呈正比,因此,不同的电导率变化量反映了敏感膜表面不同的NO2覆盖率,进而反映了不同的NO2体积分数。
比较具有同等厚度的敏感膜、不同电极尺寸和阻值的器件,发现相同体积分数的NO2下,器件有相同的灵敏度,与电极尺寸无关,如图3(b)中所示。图3(b)中,器件A与B尺寸相同,阻值不同,其中器件B的电极间距较小,阻值约为器件A的1/3。器件A与C阻值相同,尺寸不同,其中,器件C的尺寸约为器件A的1/2,但对相同体积分数的NO2,表现出相同的灵敏度。这说明单位面积的敏感膜对NO2的吸附量是相同的,器件表面敏感膜分布非常均匀,这与图2(b)中的SEM均匀的形貌吻合。因此,器件可以制成尽量小而不影响灵敏度,从而可以适用于微型化。
图3 单一器件和相同膜厚不同尺寸的器件对NO2的响应Fig 3 Response of single device and of devices with different scales to NO2with its polynomial fit
2.4 掺杂TiO2对P3HT的影响
经实验,P3HT对NO2有很好的灵敏性,但是常温下其恢复时间较长,为减少恢复时间,在P3HT表面旋涂了一层厚为5 nm的TiO2,并与未掺杂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对1.5×10-6的NO2进行了重复测试,测试发现掺杂 TiO2的敏感膜灵敏性可达到36%,比未掺杂的高8%,经过800 s的恢复时间后,P3HT/TiO2敏感膜可基本恢复,而P3HT敏感膜只恢复到原来的10%,如图4所示。这可能是由于TiO2附着于P3HT表面时降低了对气体的吸附势能,使得NO2气体在敏感膜表面更容易吸附(解吸附)。
根据表1,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柔性NO2气体传感器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响应时间,适宜常温下对低体积分数NO2的检测。
3 结论
图4 两类器件分别对1.5×10-6NO2的测试响应图Fig 4 Response diagram of two kinds of sensors to 1.5 ×10-6NO2
表1 本文中柔性衬底的NO2气体传感器同他人工作的对比Tab 1 Comparison of the flexible substrate NO2gas sensor of this work with others’work
本文利用P3HT为敏感膜制作了一种工作于室温下的NO2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对于低体积分数下的NO2表现出很好的敏感特性,对0.2×10-6的NO2响应可达20%。对器件在不同体积分数NO2气体下的响应测试表明:该传感器表现出很好的线性特性,而且同Langmuir理论所描述的结果符合的很好。其灵敏度几乎不受器件尺寸的影响,适于器件的小型化。为提高恢复性,减少恢复时间,用TiO2对P3HT进行了掺杂,并将2种敏感膜对NO2敏感和恢复特性进行了比较,发现P3HT/TiO2混合膜有更高的响应灵敏度(比未掺杂时高8%)和更短的恢复时间(经过800 s可基本恢复),适宜作为常温下的NO2气敏材料。
[1] Helbling T,Pohle R,Durrer L,et al.Sensing NO2with individual suspend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J].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8,132:491 -497.
[2] Surwade S P,Agnihotra S R,Dua V,et al.Nitrogen dioxide vapor detection using poly-o-toluidine[J].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9,143:454 -457.
[3] Su P G,Lee C T,Chou C Y.Flexible NH3sensors fabricated by in situ self-assembly of polypyrrole[J],Talanta,2009,80:763 -769.
[4] 钟铁钢,梁喜双,刘凤敏,等.NiO基厚膜NO2传感器的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增1):143-145.
[5] 魏少红,牛新书,蒋 凯.WO3纳米材料的 NO2气敏特性[J].传感器技术,2002,22(11):11 -13.
[6] Chang F Y,Wang R H,Yang H,et al.Flexible strain sensors fabricated with carbon nano-tube and carbon nano-fiber composite thin films[J].Thin Solid Films,2010,518:7343 - 7347.
[7] Chang N K,Su C C,Changa S H.Fabricat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with high sensitivity[J].Appl Phys Lett,2008,92:063501.
[8] Lee C Y,Wu G W,Hsieh W J.Fabrication of micro sensors on a flexible substrate[J].Sensors and Actuators A,2008,147:173 -176.
[9] Rizzo G,Arena A,Donato N,et al.Flexible,all-organic ammonia sensor based on dodecylbenzene sulfonic acid-doped polyaniline films[J].Thin Solid Films,2010,518:7133 -7137.
[10] Bai H,Shi G Q.Gas sensors based on conducting polymers[J].Sensors,2007,7:267 -307.
[11] Jeong H Y,Lee D S,Choi H K,et al.Flexible room-temperature NO2gas sensors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s/reduced graphene hybrid films[J].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10,96:2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