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预结算对造价控制的经济学分析及实践

2012-10-21廖美如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分析结算预算

廖美如

摘要:可充分挖掘预算和结算的经济学功能,来达成对造价控制的目标。不难发现,作为常规业务的预结算本身就必须执行,而同时又能完成造价控制的职能。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节约造价控制的监管成本,还能促进上述常规业务的质量提升。通过经济学分析,在实践中的措施优化可从: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竣工结算阶段来展开。

关键词:工程项目;预算;结算;经济学分析

工程造价控制已成为施工领域必须实施的任务,并在当前也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从控制职能的管理学视角来看,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若将“造价”归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之一,上述三段式的控制活动实则体现了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义。

从目前实际运用中所采用的造价控制的方法可知,其大都集中于利用工程技术来履行三段式的控制职能。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充分挖掘预算和结算的经济学功能,来达成对造价控制的目标。不难发现,作为常规业务的预结算工作本身就必须执行,而同时又能完成造价控制的职能。这样一来,不是更好吗?!

为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探讨。

一、 造价控制的内在要求

对于如何才能获得造价控制的效果,可以基于不同的实施行为来认识。结合本文的主题,可将造价控制的内在要求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制度完善要求

这里的制度体现为预算制度和结算制度。其中,预算制度不仅包含了预算实务操作规范,还包括预算实施中的协同机制;对于结算而言,则须从阶段性结算和竣工后结算展开制度建设。为何强调制度完善要求呢?首先,上述相关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各企业实施过程中还应根据自身的工程项目特征给予具体化;其次,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制度建设始终处于完善—不完善—完善的逻辑路径上。从现阶段的信息反馈可知,企业在造价控制领域并未充分重视上述二者的功能,从而就在制度建设和完善上表现得明显滞后。

(二)制度实施要求

制度实施便是将预算和结算应用于造价控制之中。建立在全流程控制基础上的制度实施,要求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结算管理。惟有这样,才能为项目施工阶段建立起强大的外部监管机制。然而,目前在工程项目領域(特别是房地产项目领域)却因诸多原因淡化了全面预结算管理的力度;或者说,并未认真履行制度实施的各种要求。这样一来,必然影响到对造价控制的效果。

(三)绩效考核要求

众所周知,绩效考核的对象是“事情的结果”,而对此所实施的激励措施则是针对完成事情的人。基于组织资源范畴来理解这一点可知,制度完善和制度实施都依赖于相关人员的岗位技能和意识。其中,人员的岗位意识则是影响上述要求实现与否的关键。由此,绩效考核要求便成为内在要求之一。

在对预结算进行经济学分析时,上述内在要求就为其提供了路径指向。

二、内在要求导向下对预结算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对预算和结算功能的经济学分析,目的在于对这两种常规业务在履行经济任务时的机制进行考察。由此,以下将分别对预算和结算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对于预算的经济学分析

从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来看,单就造价技术而言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但在跨界协作上却存在缺失。所谓“跨界协作”包括: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协作、各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等。之所以需要这样,主要归因于:(1)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工程项目的技术表现已超出了造价人员的知识存量,从而只有在跨部门间的合作下才能精确项目预算。这是实现预算功能的第一步;(2)经验显示,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又是难点。从经济学视角来理解这一点,实则在于“队生产”模式下成员间容易发生“偷懒”行为,进而在监管缺失或不到的情况下将削弱预算管理效果,因此这也就需要进行跨界协作。

以上分析可以总结为: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的造价控制管理,因造价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存量限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难以识别施工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无法准确把握项目造价预算的精确值。为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制度完善和建设,从而改变这一状况。

(二)对于结算的经济学分析

结算之所以能够发挥执行造价控制的功能,根源于项目分工、协作制度。目前各类型工程项目都由若干模块构成,其中的单一模块任务则由某一项目小组完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和完成之后便由工程总负责人对此进行总结算。这样一来,从结算后的数额中便能知晓资金使用是否超出预算;站在工程发包方的角度来看,则是施工成本是否满足造价控制的要求。然而,目前结算在这方面所呈现的功能较为弱化,其仍归因于上述经济学原因。

不难看出,可以通过分别对预结算进行经济学分析和研究,便能为实践中的优化措施提供了切入点。

三、预结算在实践中的优化措施

在内在要求指引下并在经济学分析推动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预结算措施优化。

(一)项目决策阶段

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影响造价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经验数据显示,项目决策阶段的正确与否,将在占70%的权重上影响着项目投资费用。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应结合所在地质特征、建设规模,以及项目资金筹措等因素展开可行性分析研究。应在充分考察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作出相对全面、准确的工程造价、确定项目总投资额。

(二)项目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存在着单次人力、物力投入大的特性,惟有把握好项目设计关才能避免不必要与尽量减少实际必须发生的造价波动。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总投资费用的1%,甚至更低,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0%以上。为此,应在项目设计阶段引入市场要素,即建立项目制度招投标制度。在项目团队设计过程中,应强化项目设计监管制度,即由总设计师对项目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全过程负责。

(三)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

合理地确定工程标底是施工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要把握该阶段的工作重点:(1)完善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2)编制合理的施工预算标底(或工程量清单);(3)详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文件;(4)拟定合同时要措辞准确、严谨,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而造成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

(四)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结算时,必须到工地进行现场核对,严格审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使工程结算造价确切、合理。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可知:竣工后的结算额往往会偏离项目预算造价。除去表面上的项目变更、增加的原因及人工、材料处于动态原因外,其中,有关原始凭证等形式要件,其背后经济活动的真实、合理性难以掌握则是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真实性”指,经济活动发生与否;“合理性”则指,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与项目建设有关。

四、小结

从目前诸多文献对造价控制的论述可知,其大都集中于利用工程技术来履行三段式的控制职能。对于这一方式笔者表示认可,但从控制的成本角度而言则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可充分挖掘预算和结算的经济学功能,来达成对造价控制的目标。这样不仅能够节约造价控制的监管成本,还能促进上述常规业务的质量提升。通过经济学分析,在实践中的从: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竣工结算阶段来展开措施优化,从而在全过程上实现造价全面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刚.论如何实现房屋建筑中的造价控制管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8).

[2]杨杰毅.谈谈设计前期工作对建筑造价控制的影响[J].有色金属设计,2008,(3).

[3]徐帆.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手段—审价制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7).

猜你喜欢

经济学分析结算预算
论如何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