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

2012-10-21陈艾红谢丹伟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班主任

陈艾红 谢丹伟

摘要:鉴于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班主任承担的角色出发,对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技能和内容进行讨论,以期能够结合当前中职德育工作的特点,使班主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学生;心理健康

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人是班主任。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在履行“教书育人”重任的同时,能更好的作好学生心理工作。从学校各类人员的角色位置来看,班主任比较其他的角色,更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承担教学任务,这使他能很好地切入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这一点是他与宿舍管理员的不同;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这使他能了解集体中的学生生活细节,这一点是他与任课教师的不同;班主任直接面对学生、家长,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这又与教育教学管理干部不同。班主任在学校中的地位,使他牵连着学校的每一根神经,是学校全部工作的缩影。

在新的历史时期,班主任遇到许多新的困難和问题,譬如学生交往问题与辅导、伦理教育及其关系的处理、考试焦虑症的诊断与辅导。这些问题,都不是传统的德育理论与方法所能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

首先,班主任角色的定位——教导者与辅导者。

班主任传统的角色位置是师长,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位置已经发生变化,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教导者的位置上,班主任是人类文化的代表者,他与学生的关系是类与个体的关系。而在辅导者的位置上,班主任是一个具体的人,他与学生的关系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心理辅导中,班主任确实存在着两种角色的转换问题,许多情况下,班主任会在心理辅导中不自觉地以教导者的角色出现,结果不是心理辅导,而是训导。有人认为,这两种角色是对立的,作为教导者的教师不宜担当作为辅导者的教师。其实问题在于能否实现转换,而不在于应不应该转换。成功地实现角色的转换,不只是在教导者与辅导者之间,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角色冲突中实现转换是常有的现象,就像生活中一位教师在学校是老师,回到家,她也许就是母亲,或者就是女儿。因此作为班主任成功实现角色转换是做好心理健康辅导的关键。

其次,班主任心理辅导的方法技能——道德教诲与心理调适。

班主任的一般方法和技能是道德教诲,而在心理辅导中,此种方法并不适用。因为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良知的冲突及需要回答的道德难题。心理治疗家于是发现自己处于极为尴尬的局面。由于从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验中认识到谆谆教诲、道德戒律的相对无效,他不得不放弃以“应该”和“必须”开头的告戒和规劝。心理辅导中,首要的是同感、真诚、尊重。在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交叉的方面,道德教诲对心理调适影响,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来发生作用的;心理调适对道德教诲则是提供正常的心理基础。除了交叉的方面,道德教诲与心理调适各有其适用范围,前者针对思想问题,后者解决发展性适应性的障碍问题。

最后,班主任工作新的内容——德育与心育。

班主任工作新的内容,不仅表现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变革。一方面心理辅导要适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德育也必须更新。从德育角度看心育,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门庭冷落。这说明中国的伦理文化,使中国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害怕别人的议论是最主要的原因。这就使我们现在的学校心理教育,自然以学校为本位,并具有主动干预的教育性的特征。如果,我们一味强调西方的模式,过于恪守自愿原则,势必不利于中国心理辅导事业的发展。在具有主动干预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中,工作内容从德育拓展到心育,班主任是当之无愧的。从心育的角度看德育,同样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有一些学生心理问题是我们的“德育”引起的。我们教育的大部分将总是致力于人格面具的形成,它使个体“在家举止得体”,到了社会上也见得人,并教会他什么可能被当作真的,而不是什么是真的。任何时代的任何人类社群更感兴趣的是教它们的成员无视、忽视和视若无睹的方法,而不是磨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警惕,以及培养他们对真理的热爱。我们现在的德育对学生说:人是高尚的,是完美的。当我们的学生至少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不高尚时,他会有两种选择:或者怀疑人类道德的纯洁性,或者自己具有负罪感,而厌恶自己。前一种选择会产生真正的道德问题,后一种选择往往导致心理问题。更新德育内容,首先告诉学生,人不是高尚的,不是完美的,但是,人可以向善而无限接近高尚,可以追求完美而无限逼近完美。那么,学生的选择,就会达到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

总之,班主任本身具有的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管理、组织班级集体,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的职能,对心理教育中创造宽松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对心理辅导中建立心理互助机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作者简介:

陈艾红(1981.12-)女,汉族,广东人。政治讲师,主要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成效的提高。

谢丹伟(1981.6-)男,汉族,广东人。药学讲师,主要从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