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刘的心愿

2012-10-21张玮

37°女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刘翔老刘心愿

张玮

从伦敦回来已经有些日子了,但刘学根每天晚上都睡不著。

“年纪大了,时差倒不过来,呵呵。”老刘笑着解释。但他知道,睡不着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时差。“睡不着时,过去的一幕幕都闪现出来了。想到以前,甚至他小时候的一些事。”

老刘说的,是他的儿子刘翔。从伦敦回来后,刘翔并没有回家,而是住在了莘庄训练基地。

屁股上的一脚

如果用“调皮大王”来形容童年的刘翔,绝不过分。面对这个曾经放学玩耍后连书包都能忘在马路上的儿子,刘学根觉得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打”。

说挨打时不恨爸爸,是假话。但刘翔始终很佩服老刘的一点是,每次打完,老刘总要和他讲道理,告诉他这次为什么会挨打。

比如关于“钱”,老刘就一直告诫刘翔:“自己花钱不能大手大脚,但是做人一定要大方。”那时候,拿过几次国内冠军的刘翔已经小有名气,队友间相聚吃饭,老刘一直提醒刘翔:“和人家相比,你拿到的奖金要多一些,大家一起吃饭,一定要你来埋单。”

有一阵子特别流行染发,刘翔也染了一个淡黄色的头发回家,结果被老刘打出了家门:“给我染回来!”老刘后来对刘翔说:“记住,你是中国人,就是黄皮肤,黑头发!”

打归打,但刘翔知道父亲疼自己。那时候,每周六上午训练结束,老刘总要开着那辆面包车去接刘翔回家。每一次,老刘都会在车上备足刘翔喜欢吃的点心。

“哟,这么多点心!”一上车,刘翔就会欢呼,然后迫不及待地剥开包装纸,把点心往嘴里送。但送到嘴边,他会突然停下,嬉皮笑脸地把点心递到老刘嘴边:“爸,您先来口。”

这是老刘最甜蜜的时刻。“去去去,自己吃去!”老刘嘴上却总是这么说。

老刘最后一次对刘翔“动武”,是在刘翔18岁那年。那是一个午后,迷恋上电脑游戏的刘翔趁着午休时间,偷偷去了网吧。从网吧回来的时候,老刘已经在基地门口守候多时。

觉察出苗头不对的刘翔,缩着脖子,推着自行车就往基地里钻,愤怒的老刘在后面追。老刘几步追上,当着基地门卫和路人的面,在刘翔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脚,直接把他从门外踹到了门内。

一句叮嘱

雅典一夜,刘翔一战成名。冠军凯旋,很多市民都自发聚集在刘翔家所在的小区,想看一眼刘翔。

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热情的人群,21岁的刘翔有点儿蒙。这时候,老刘一把搭住了儿子的肩膀,说了句让刘翔一生难忘的叮嘱:“接下来,不是看你怎样跨栏,而是看你怎么做人了!”

平心而论,刘翔确实是按照父亲的叮嘱努力在做:在回上海的第一时间,他就赶到敬老院,看望师父孙海平的母亲;他依旧像当初一样和左邻右舍打招呼,闲了还会请隔壁大伯一起吃大排面;他尽可能地满足所有人签名合影的要求,哪怕有时候需要签名的本子和照片可以垒到几米高。

但刘翔当时毕竟只是一位20出头的小伙子,在这种全方位关注的巨大压力之下,他尽管仍保持微笑和阳光,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已经渐渐封闭起来。

最先发现这个情况的,还是老刘。而真正的导火索,是老刘陪刘翔在北京参加的一次活动。在后台,刘翔和一群明星经过走廊,两旁的群众演员和工作人员认出了刘翔,兴奋地挥手喊他名字,有几位还拿出了相机。

“我以为你会昂首挺胸,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没想到,你竟然缩着个头,用手捂着脸就走过去了。”回上海后,老刘和刘翔说起了这件事。

“你不是一直教育我要低调吗?”刘翔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这根本不是低调的问题,是你没有回报之心。”老刘忽然提高了嗓门,同时也把刘翔说得一愣。“你现在的这些声望,到底是谁给你的?不正是这些支持你的人吗?现在倒好,你连打个招呼都不肯?”

刘翔觉得有点儿委屈,想争辩几句,但老刘根本不给他回话的机会:“你嘴上说要谦虚,心里真的谦虚了?你觉得多参加一场比赛,累了,多接受几个采访,烦了。那以前呢?比赛更多,可有媒体来采访,你还美滋滋的呢。为什么现在就觉得累了、烦了?如果你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常人,没把自己当奥运冠军,会有那么累、那么烦吗?”

当时已经23岁的刘翔,当着父亲的面哭出了声。那次谈话延续到第二天凌晨,刘翔最后只说了一句话:“爸爸,谢谢。”

大概两个星期后,教练孙海平悄悄给刘学根打了个电话:“老刘,你最近是不是和他谈过什么?怎么感觉他像变了个人一样?比以前开朗多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在北京封闭集训的刘翔第一时间和教练孙海平一起,向灾区捐款50万元人民币,是当时国内运动员捐得最多的。

几天后,老刘接到了儿子的电话。

“爸,这几天新闻看了吗?”“看了。”“比我想象的严重多了,我有时看着看着就哭了。我想再多捐些钱,你看行吗?”得到老刘的支持后,刘翔在电话里报出一个数字。

第二天上午,老刘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捐了300万元。工作人员和周围的人都很吃惊,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老头儿居然捐了这么多。而老刘朴实地笑了笑,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自豪。

一碗米饭

在北京奥运会前,刘翔家客厅里的电视机上,一直摆着一个空可乐罐。老刘说:“很长时间看不到刘翔了,我们看看他的照片也好。”老刘指了指可乐罐上印的儿子的形象。北京奥运会前,因为封闭集训,老刘夫妇已经没有机会见到刘翔。

2009年初,在美国休斯顿完成艰苦的康复训练后,刘翔准备回国。在回国前的一个晚上,他给老刘打了个电话:“爸,明天就回来了。这次挺过来了。”刘翔轻描淡写地说。

但在刘翔的电话挂断之后,刘翔团队的保障组组长李国雄打来一个电话。“老刘,他这次挺过来了。”同样一句话,李国雄却是哽咽着说的。随后他细细告诉老刘,那么多天下来,刘翔能挺过来是多么不容易。

电话的另一头,老刘眼睛湿润了:“这小家伙,是不想让我们担心啊!”

老刘至今还记得刘翔4年前在鸟巢伤退后的第二天,他去奥运村看自己儿子时的情形。他进屋时,刘翔正趴在理疗床上做脚部理疗。看到父亲进来,他仰起头,是一张笑脸:“爸,你来啦!没事的,你放心。”随后,刘翔把头埋进了理疗床的那个空圈中。安静的房间里,响起了水滴在地板上的声音。

“当时我一下子就哭了。”老劉说,“因为我看到理疗床下的地板慢慢变湿了,他是在哭啊!”

如果说以前一直是老刘对刘翔谆谆教导和处处关心的话,不知从哪天起,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在伦敦奥运会之前的一个周末,老刘回家晚了,没吃晚饭。难得回一次家的刘翔坐在客厅,看到老刘进屋,忙起身:“爸,没吃饭?”老刘点头,随即走向厨房。

刘翔几步赶上,把老刘按到了饭桌旁。“你坐好!”随后,他端来菜,然后给老刘盛了一碗白米饭。

看着面前的这碗白米饭,老刘半天没动筷子。“以前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下班回家,总是由他给我盛来一碗白米饭,然后一家人乐呵呵地开始吃饭。”老刘回忆说。也就是那一刻,老刘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从没有过的想法:“想回到从前。”

一个心愿

2012年8月7日,刘翔在男子110米栏预赛第一轮因伤未能完成比赛,赛后确诊为跟腱断裂。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刘翔给老刘拨了个电话,但只喊了声“爸爸”就泣不成声。

第二天晚上,老刘坐在住所外的露天长椅上,点燃一根烟,仰望夜空,一语不发。半晌,他幽幽地说开了:“他在赛前训练的所有数据都已经超越历史最高水平,那时我想,他应该可以圆梦了。”“以前我叮嘱他回家要穿脚套来治疗脚伤,他还笑着说我唠叨,但这两个月,他一回家就自己穿好脚套,我知道他真的要拼了。”“我来伦敦前就知道他脚又出问题了。他伤势一有好转,就会给我发短信,我这一天都乐得跟什么似的。但他一不发短信,我就知道又糟糕了,这一天就魂不守舍……”

那一夜,老刘像是在对身旁的人倾诉,又像是自言自语。作为一位父亲,这4年来他确实承担了太多,需要宣泄一下。

但所有不甘和郁闷,在刘翔做跟腱手术那天全部化为乌有。那场手术做了1个多小时,之后刘翔被推出手术室。看到守候在外面的父母,实施全麻的刘翔努力动了动身子,想对父母挤出一个微笑。舌头还没恢复灵活的刘翔,费尽全力吐出两个模糊的词:“没……事,放心……”那一刻,刘学根不顾众人在场,眼泪横流。

“那一刻,哪有什么奥运会,哪有什么冠军,眼前的人就是我的儿子,其他什么也不是!”老刘说。

从伦敦回来后,老刘隔三岔五就会开车到莘庄训练基地去看自己的儿子。有时候,他坐在床边,陪刘翔聊聊天,或者就只是那样坐着。

现在他最希望的,是看到刘翔能够尽快走出来。“哪怕他说要继续跑下去,我们也支持他!这些年来,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别的都无所谓了,现在我只有一个心愿:希望他健康和开心。”

这是老刘的心愿,也是一位普通父亲的心愿。

(摘自《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刘翔老刘心愿
心愿
我们的心愿
2017年的心愿清单
老刘和老秦
心愿
老刘
这回累不着
这回累不着
刘翔宣布退役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