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代设备管理(上)

2012-10-21

中国设备工程 2012年1期
关键词:设备管理

近年来,现代设备管理一词逐渐变得“流行”起来,似乎设备管理一旦被冠以“现代”就具备了先进性。然而对怎样理解现代设备管理,是否等同“先进的”设备管理,却存在认识不一,或“不知其详和不求其详”的问题。国内许多专家因所处行业背景、企业背景的不同,在对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解上也都有各自的见解。现将其中几位专家的观点刊出,以飨读者。

议题一:什么是现代设备管理?其关键要素有哪些?

董良:现任SKF设备资产管理总咨询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材料系;获挪威工学院应用地球科学和冶金系博士学位并在挪威工学院石油系做博士后研究。曾任挪威Stavanger市CyberTech公司高级咨询师、RC公司总工程师兼开发经理、挪威Stavanger大学兼职教授。发表过20多篇国际论文,是国际设备可靠性管理专家。多次领导和参与国际重大项目。

董良:现代设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现代管理理念、流程和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实践、不断提升和完善对设备的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设备管理的关键要素是:(1)管理架构的系统化: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目标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的目标,例如备件库存费用、备件消耗、能源消耗、油脂消耗、人工消耗等。然后设计设备管理的PDCA流程。(2)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以数据规范化、作业标准化、任务流程化及绩效可视化为特征的。(3)根据设备关键性采用不同的维修策略,例如在线监测、离线监测或手持点检仪掌握设备的状态,并据此实施设备维修。

张孝桐:原宝钢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设备管理网专家、高级顾问。曾任宝钢总厂第一任设备检修科科长、焦化厂设备厂长,专门就设备管理和维修管理方式赴日学习。提倡全员参与的服务于产品的维护管理模式。退休后在各知名企业传授设备管理的成功经验,并编写了相关书籍。

张孝桐:现代设备管理,是指“以现代管理理念为基础、以适应国情为首选,使企业的作业设备能实现基础保障(能为企业产品服务、能使设备用户满意并使其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最合适的管理”。其关键要素有以下几点。(1)不断发展的管理模式:在继承优秀传统管理和发展自主创新管理的同时,要不断学习先进、一流的设备管理模式。(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管理思想:要紧密结合企业现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现有设备要以“维修管理”为主,提升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3)准确的管理定位: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不是“为生产服务”,不是仅仅为了“设备完好”)。(4)完备的管理队伍:企业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让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三位一体”的团队去担当“设备管家”的角色,“设备管家”要切实体现对设备的“服务性”。(5)明确的管理重点:要以企业产品作业线设备的管理为重点,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刘德峰: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计算机管理开发应用中心主任,广东省设备维修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广州正泰数据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受聘广州大学任教。

刘德峰:如今,现代设备管理已然成为企业设备工作者耳熟能详的热门话题,但说到什么是现代设备管理,仍然让人感到困惑。

单从字面上看,“现代设备管理”可以理解为新近时期的设备管理;另外,“现代”一词在近代被过多地赋予了“先进性”、“先进水平”的含义,“现代设备管理”也被认为是“先进的设备管理”。于是,“现代设备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究竟什么是“现代设备管理”,很多人往往不知其详或不求其详,甚至宁可陷于“现代”的不确定意义造成的并不真实的期望窘境之中。

我们可以抛开“现代”一词,单就设备管理本身应该如何发展去探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大型化、集成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为特点的工业装备迅速向高技术及信息技术方向演变,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设备制造、运行和控制领域,并推进现代工业设备朝综合化、流程化、智能化、超小型化、技术密集化发展。技术装备的这一演变趋势,使得感知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设备管理领域一切具有高技术要素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础。

议题二:现代设备管理与传统设备管理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董良:现代设备管理与传统设备管理最本质的区别主要有两方面。(1)需求上:传统的设备管理针对的是低生产率的生产线和低效率的设备,设备故障及停机的影响不是很严重;而随着现代生产和加工能力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对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效率和降低维修费用。(2)表现方式上:传统的设备管理以表格记录、个人经验、会议交流和粗糙的管理指标为特征;而现代设备管理则以信息化、状态监测、数据分析和绩效管理为标志。

张孝桐:从传统设备管理到现代设备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本质区别主要可从四个方面阐述。(1)管理目标及管理形式:从以设备完好为目标的单部门运维管理到追求高效作业的全员参与,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全寿命周期管理。(2)管理重点:从重点设备(高、精、尖设备及贵重设备)管理到产品作业线管理。(3)维修方式:要贯彻“预知状态、超前管理”的设备管理维修方针,实施从事后维修到状态维修、改良维修。(4)绩效考核:从设备完好率到设备综合效率(与企业作业效率挂钩)。

刘德峰:在设备综合工程学出现以来的40年间,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发展,而如何将既有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不断变化的技术工具(手段)相结合,在结合中去拓展设备管理的视野和技术应用的深度,却是设备管理业界万变不离其宗的努力方向。

在现阶段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综合应用传感器等数据信息感知采集技术、物联网及移动计算技术基础上,通过对设备运行及有关功能、性能、工艺数据进行自动采集、网络传递、全方位集成和远程专家分析,达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基于运行状态技术分析,智能化地发出维护维修作业指令等。

如果说,一定要使用“现代”这个词语来描述设备管理的未来方向,那么智能监控和智能维护就是这样的方向。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夹送辊抛光机在热轧设备上的应用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Thync穿戴设备:可以换心情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