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史书
2012-10-21韦荣慧
文 韦荣慧
穿在身上的史书
文 韦荣慧
2003年10月,法国中国文化年在世界服装之都巴黎隆重开幕。由我担任服装总设计和艺术总监的以全面展示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为内容的《多彩中华》作为开幕重点项目,登上卢浮宫的舞台。为《多彩中华》开场的,就是美轮美奂的苗衣。坐在台下的世界著名服装大师皮尔卡丹看得如醉如痴,连摄影记者踩到他的脚都没有觉察。事后他说,以前他一直认为中国没有高级时装的历史,但是看了《多彩中华》特别是看了苗衣,他的认识改变了。
苗衣,是中国服饰文化中的瑰宝。当人们走进节日中的苗寨,置身于身着千姿百态、流光溢彩的苗衣的人流之中,感受苗族古朴厚重、魅力四射的服饰文化,不能不在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那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感情的陶冶。
苗族支系繁多,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其款式可达数百种。每一种款式都有其深厚的历史内涵。一个只有数百万人口的民族,拥有这么多款式的传统服饰,不但在我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盛装,是苗衣精华的荟萃。盛装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别。比如,贵州雷山女子盛装,上装有两层,内层为家机染青布,外层为紫色、蓝色绸缎;衣袖、衣边及背部均用挑、绣等绣法绣成各种动物图案,颜色为红、蓝、绿、黄等色;沿托肩镶长方形花草图案;袖、肩缀满各种图案的银花片。下着青色家机布长绉裙,外罩24条红底绣有各种图案的花飘带。脚穿船形绣花鞋,头戴银角,颈系亚领、项圈,再饰以银头花、银梳银泡、银簪、银手镯、银锁、耳环、戒指等。真是美得奢侈,美得动人。
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将岁月与传奇绣在服饰上。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现象,苗族服饰呈现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交融的双重特征。(邰 磊/摄)
2001年,法国克里斯迪奥的首席设计师来上海,发现一家经营苗衣的店,把整个店的东西抢购一空。其中有一件百鸟衣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回巴黎后,他设计出了几款新的时尚手提包,在“巴黎春天”百货公司上市后大受欢迎。而时尚手提包上美丽的图案,就是从苗族百鸟衣上截取下来的。
我在汲取苗衣艺术中的元素作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时,常常震惊于苗族的历史,震惊于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我曾经久久地驻足于一件绣有牡丹花图案的湖蓝色的苗衣前——我知道,这苗衣上的湖蓝色所表达的,一定就是苗族先祖曾经生活过的中原地区的一望无际的田野或湖泊,而在苗衣上绣上苗族今天的家乡并不生长的美丽的牡丹花,肯定就是用来纪念他们辉煌的先辈们曾经是中原文化的拥有者——虽然现在他们已经远离了中原。虽然苗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的迁徙,社会发展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但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苗族人民对理想的追求。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他们把自己民族的千载传奇和先辈的苦难岁月,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把自己的回忆和缅怀,都写在了自己的服饰上,让自己的服饰承担了没有任何服饰能够承担的沉重使命,并最终让它变成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骏马飞渡”、“江河波涛”以及林林总总的反映苗族历史文化的图案里,都有这个民族的灵魂跳跃其中呵!
在苗族地区,苗家女孩长到四、五岁,母亲或姐姐、嫂嫂一般就开始训练她们缝制、刺绣等技艺。而她们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女孩,她们又会像母亲训练自己一样地去训练她。一代又一代的苗家女性,用针线送走时光,留下无尽的美丽苗衣,也留下她们在服饰艺术中畅游的一生。根据早些年的调查,在贵州省台江县施洞地区,缝制一套一等盛装,需要用427天。这是一项何等巨大的工程!对她们,人们可能会寄予同情和悲悯,因为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但是,她们却能非常乐观地接受着生活给予她们的一切。即便是最普通的衣服,也要把它装饰得光彩照人;即便是最平凡的日子,也要让它开出美丽的花朵。如果说,苗衣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那么,这正是源于苗族女性达观的生命态度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苗衣因此而不朽。
(作者系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