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求厚 医术重道
——讲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故事
2012-10-20北医文
文◎北医文
▲1917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实习场景
▲1968年,医生在为在爆炸中严重烧伤的北京礼花厂女工王世芬做植自体皮前剪皮
位于北京老皇城内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医院,它成立于1915年,至今已有97年历史,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国立医院,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北大医院前身为民国教育部批准北京医科专门学校设立附属诊察所;1946年随北京医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并,由此得名“北大医院”; 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改称北京医学院,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5月14日,北京医学院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987年,医院开始同时使用第一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两块牌子;1993年,医院被国家认定为三级甲等医院,同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爱婴医院;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两校再次合并,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包含“厚、德、尚、道”四个字的院徽充分表达了它“医德求厚,医术重道”的志向,即不仅要潜心学术,悬壶济世,而且还要襟怀天下,为国为民。
北大医院的早期建设
1912年10月,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北京创建了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医的前身),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传授西方医学的西医学校。1914年12月30日,教育部批准学校附设诊察所;1915年2月15日,诊察所正式开诊——这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的前身。当时诊察所仅有医员、护士及事务员共13人。
1916年1月,外科手术室建成;2月设三等病室及施诊室;8月设内科检查室;9月设一、二等病室;10月设女病室及产室。1923年11月成立X光线室,由外科助教梁铎兼任主任。1926年9月,新落成的外科手术室启用。
1923年9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1927年8月,北京医科大学校改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1928年11月,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医科改称医学院。为了满足医疗和临床教学的需要,将诊察所扩充为医院。北平当局将背阴胡同空闲的审计院房屋拨给学校作为附属医院院址。从此,医院有了百余张病床。
▲旧石头楼
1929年,附属医院根据北平大学拟定的《组织规程》,医院已分内、外、妇产、小儿、皮肤花柳、眼、耳鼻咽喉、理疗8科。并由院长、临床各科主任及药局主任组成医院会议,院长为主席,讨论医院兴革事宜、医院规程事项、预算决算事项和其他重要事项。此时,医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已成为宗旨。
医院接收了背阴胡同的房屋以后,进入了兴旺时期。不仅临床各科增聘了教授,还增添了医疗设备;外科建成了阶梯手术室,以示教学生;为收容急性传染病人,增添了第一隔离病室;租用东邻民房,建立了第二隔离病室收容肺结核病人,并且开展人工气胸疗法(包括双侧人工气胸术)提高治疗效果和扩大治疗病人的范围;由于当时尚无治疗结核的特效药,内科门诊肺结核患者特别多,增设了临床细菌血清检验室及动物室。儿科门诊对临床病儿的呕吐物及排泄物当即化验,然后才做处理。及时准确的检验,既有利于病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又为教学和医院的发展及科研奠定了基础。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
北大医院在注重高超的医疗水平同时,还关心时事,心系大义。1933年3月,日寇侵占了热河,中国守军在长城各口同日军展开激战,伤员很多,急需救治。医院院长吴翔凤和外科主任刘兆霖与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人民自卫指导委员会联系,在西城祖家街(现富国街)前权度制造所旧址开办了重伤医院。医院从4月4日开始收容伤员,到4月底就收治各医院转来的重伤员300多人。
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后,医院的几名助教在第二隔离病室的后院周隆高助教的宿舍内,曾经掩护过参加学生运动的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给他们接济和医疗,并为他们隐藏秘密文件。
1946年9月,医学院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组织地下党员配合革命工作。北大医院还曾为抗议国民党政府打伤学生,在地下党组织的发动下举行了罢诊,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北大医院很多医生正在国外深造,如严仁英、王光超、谢荣教授等。他们满怀爱国热情,为了支持祖国建设,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医学事业,成为中坚力量。
为了配合北京市封闭妓院的工作,北大医院妇产科、皮肤科积极参与为妓女防治性病,院长胡传揆教授还亲自带领工作队赴大西北为当地人民防治性病、地方病。
抗美援朝时期,北大医院派出了以陈景云副教授为领队的抗美援朝手术队,到东北长春、丹东救护伤员;次年3月,吴阶平副教授率领第二批医疗队前往接替。严仁英教授还参加了调查美帝国主义者在朝鲜进行细菌战事实的国际调查工作团。
北大医院也是积极支持基层卫生建设的典范。为了落实党中央“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从1965年起,医院胡传揆、吴朝仁、王叔咸教授随下乡巡回医疗队,到京郊农村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培养农村卫生人员;1971年6月起,北大医院派出了几批医疗队赴云南,为边疆人民防病治病,培养基层卫生人员;1975年,北大医院医务人员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赴西藏阿里地区医疗队,协助当地医院开展医疗工作;1976年,还参加了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任务。2000年,北大医院“健康快车”医疗队赴四川宜宾、宁夏银川、山西临汾进行为期九个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成功地为3212例患者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6月30日,医院响应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组织了由20名中青年专家的医疗队到宁夏银川对口支援,开展为期20天的医疗、讲学等活动,受到了当地同行和老百姓的欢迎。
▲1950年,抗美援朝医疗队队员出发前在石头楼前合影
▲1975年,北大医院门前医生合影(石头楼)
2003年SARS爆发,4月9日,北京市决定由北大医院收治感染SARS的医务人员。全院上下积极响应,经过近三个月的鏖战,医院共收治SARS病人380多名,以收治率高、治愈率高、病死率低的突出成绩,荣获 “首都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等称号。
医术重道硕果累累
近百年来,本着“医术重道”的原则,北大医院刻苦科研,不断突破,取得了很多成绩。1955年5月,北京医学院举行第一次学术报告会,北大医院吴阶平副教授提出了“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新见解;外科李家忠教授和全科积极配合,成功做了第一例二尖瓣手术;内科大量开展肝的活体组织检查,初步掌握了凝血检查法;成型科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了拇指再造、鼻成型和唇修复等手术水平;麻醉科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冬眠疗法;妇产科采用无痛分娩等,开始向科学进军。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医院日常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医疗质量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广大干部和医务人员自觉维护医院秩序和医疗制度,坚持工作。还试制成功了“干板显影”等新技术,且于1968年11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北大医院成功抢救北京礼花厂工人王世芬,创造了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奇迹。1999年,泌尿外科开展起肾移植工作,成功率高。与此同时,泌尿外科、心外科、普外科及麻醉科密切合作,成功为一患者切除巨大肾肿瘤。小儿科与心内科合作为一名出生仅6个月患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婴儿安装了国内体积最小、重量仅18.5克的心脏起搏器,该患儿是当时国内安装起搏器最小的患者;心外科成功为一巨大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继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实施室缺修补手术获得成功。
2001年,器官移植中心建立。北大医院与台湾长庚医院专家组共同为12岁患儿陈欢欢和母亲门德双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复杂亲体右半肝移植手术;12月12日,北大医院与香港专家合作为2岁9个月的梁沃丹和父亲梁铁林成功完成我国北方地区最小幼儿亲体肝移植手术。
同年,心外科肖锋教授还为来自内蒙的因患川崎病合并心肌梗塞的幼儿范萌星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幼儿冠脉搭桥手术。随后,心血管中心在国内首次成功为一岁婴儿施行射频消融术治愈顽固心房扑动。至2002年,该项手术成功率高达98%,并发症小于1%,达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8月底,北大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在李晓红主任带领下运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帮助多次流产的不孕妇女成功受孕并减胎,顺利产下双胞胎。
北大医院皮肤性病科通过DNA检测技术,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在国内首次确定了一个A型着色性干性皮肤病家系中的基因突变位点。
2004年,北大医院麻醉科与产科密切合作,已实施了椎管内阻滞的分娩镇痛技术2000余例,使北大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规模化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无痛分娩”的医院。
北大医院的科学研究水平多年来一直位居国内的领先地位,于1999年12月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近20年来,发表论文总数超过2万篇,SCI收录论文总数多年位居医疗机构前列。凭借近百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秉承“厚德尚道”的院训,北大医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还会创造出更多辉煌,把北大医院的传奇不断地续写下去。
▲云南西双版纳采药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