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的就是病人”──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原所长王士雯
2012-10-20王继荣罗国金王佳斌
文◎王继荣 罗国金 王佳斌
编者按:作为《首都医药》杂志的指导委员会专家,王士雯院士多年来一直给予杂志热切的关心和支持。前不久,德高望重的王士雯院士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王院士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们的心中留存。在追忆怀念之余,更多的是被王院士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所震撼,本刊谨以此篇念之。
作为医者,她用自己的医术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其中不乏开国的元帅、将军;作为学者,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老年多器官衰竭这一老年医学和老年急救学的新的临床综合征;她创办的英文版《老年心脏病杂志》成功入选SCI;作为师者,她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成为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她所创办的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简称心研所)更是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医学专家。
她获得的荣誉、头衔众多,可她却始终秉承一个理念: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因为这是她一生的追求和承诺。
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原所长王士雯。从医60多年来,她把自己的爱完全倾注于所钟爱的事业——医学事业。60多年来,她把对医疗事业的执着,对患者的热爱化成一个个活力四射、跃动不已的音符,谱写出一曲感人的生命之歌。
虽然,院士已经远去,但她这首生命之歌却永远留在人世间传唱。
为了练胆,她主动要求去食堂杀鸡宰鹅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二个秋天,王士雯从南京市私立第三女子中学毕业了。同年9月,王士雯跨进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大门。当时的南京大学医学院是全国的一所重点院校,其前身为“中央大学”。
刚刚步入大学,王士雯就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上解剖课。这个平时连蚂蚁都不敢碰的小女孩不敢想象怎么过这一关。
当她走进解剖室,一股刺鼻的尸体凝固液的气息扑面而来,让王士雯霎时感到肠胃翻卷开来,忍不住抬手掩住了鼻孔,干呕了几声。当看到随着老师在尸体上缓慢而有序游移的手术刀,一件一件的人体脏器渐渐显露出来时,早已紧张不已的王士雯再也不能自持,顾不上还在讲解的老师,剧烈的头晕、恶心,逼迫着她踉踉跄跄地冲出解剖室。
如果说这次解剖课仅仅是给王士雯泼了一瓢冷水的话,随后的妇产科见习,则让王士雯彻底败下阵来。
第一次站在手术台前,王士雯眼睁睁地望着孕妇身上流出的一汪鲜血,听到从手术台上传来的呻吟声和痛苦的嘶喊,她竟莫名其妙地感到天旋地转,从头到脚惊出了一身冷汗。猛然间,眼前一阵发黑,扑嗵一声昏倒在地上,原来她患有晕血症。
苏醒之后,主治医师杨天盈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医生之所以被人称之为救治人类生命的天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生不但要有一颗热爱人民的心,而且能够积极地为一切受难的生命寻找救治的办法。医生对于病人所做的一切手术,都是寻找这种救治办法的重要手段,为患者解除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听着老师的一席话,王士雯明白了医生崇高的责任,也坚定了自己要走下去的信心。
为了锻炼自己的胆子,王士雯独自一人悄悄地溜出校外,到小树林子里,到草丛里去,寻找小蚂蚁、小蚂蚱等昆虫及小动物,小心翼翼地靠近它们,试探着触摸它们。一次,两次,三次……直到最后放开了胆子,和它们交上了“朋友”。为了克服晕血的习惯,她请求学校食堂里的厨师,每到杀鸡宰鹅的时候一定要把她叫上,让她来动手完成这项“重大任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王士雯的胆子变得大起来。上解剖课时,她可以从容镇定地学习研究解剖课程了。她的这些变化让老师和身边的同学都感到非常惊讶。
1955年,王士雯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成为当时解放军总医院医生队伍里最年轻的一员。
参加工作后的王士雯,立志要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合格医生。王士雯在病房里与病人相处的时间,由开始的8小时,到24小时,再到48小时,72小时,只要病人需要她,她随时都会出现在病人的床头。王士雯由此积累了大量救治病人的经验知识,也获得了许多救治病人的机会。
那年金秋时节,解放军总医院成立高干病房,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医生到高干病房工作,王士雯被作为首要人选,从心内科调到高干病房任职。
带着将毕生奉献医学事业的追求,她潜心研究老年医学。她年复一年,全天候投入,超负荷地拼命学、拼命干,几十年如一日,为的是学有所用。80年代,当青年人潮水般涌向美国时,她抱定不辱医者圣名、为国争光的信念,在美国拿到博士后证书后毅然返回祖国,并一头扎到临床,在老年心脏病学领域里研究、探索。
“我希望能让更多的老人长命百岁”
“有理想的人永远年轻,没有理想的人即使年轻,灵魂也会爬满皱纹……”王士雯随身带的小本上抄着这样一首诗,那是她在国外学习时,丈夫叶大训教授抄寄给她的。王士雯十分喜爱这首英文小诗,因为她坚信“只有事业能使生命灿烂”。
王士雯一生一直提倡要敢于创新。在科研和工作中,她的创新思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不断提出新问题,启发新思维,确立新目标。她常说:“在医学的道路上,仅仅走别人的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创新才是医学事业的灵魂。”在上世纪80年代,王士雯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当时,刚从国外进修回来的王士雯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大胆提出我国应该对老年人的多器官衰竭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她的研究内容被列入全军“七五”重点攻关计划。一年后,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老年多器官衰竭救治成功率由29.7%提高到59.6%。
老年人患有心脏病,能不能做手术?医学界许多人士都摇头,认为很危险。可王士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得出结论:完全可以。“不能因为有心脏病,就使老人失去了接受先进医疗技术治疗的机会。尽管有各种风险,但为了病人的康复,要敢于承担风险,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她这样对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医生说。
有位64岁膀胱癌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第九天,合并癌症导致大出血,量达5500毫升,已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病情复杂,专家十分慎重,多名内外科专家七次进行会诊,讨论后绝大多数专家不同意手术切除肿瘤。怎么办?一旁是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一旁是家属焦急地等待专家的意见。这类手术在国内尚无先例,如果实施手术也会有很大风险。可是病人却不能再等了,必须要决断。王士雯当机立断,决定为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并亲自上台保障。在内科、外科、麻醉科共同努力下,这台手术最终进展顺利,出血停止,病人从休克中苏醒过来。
“医者最大的悲哀,是被称作医生却无法用自己的技能使患者康复,更令医者伤心至极的,是在与死神的较量中,轻易地败下阵来。”她常常这样说。
▲王士雯院士进行围手术期动物实验
▲王士雯院士指导学生
▲王士雯院士参加义诊活动
一位76岁的老红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冠状三支血管严重病变、肾功能濒临衰竭。入院时,检查发现有两处脑瘤,已经严重影响行走。患者曾经到过12家大医院求治,由于心脏病严重且年龄偏大,医生都不敢手术,病人家属也担心出现意外,迟迟不肯表态。但若不手术,病人只能再活两个月。经脑外科医师与王士雯的反复劝解,家属才勉强同意。可手术一开始,刚刚打开颅骨的病人血压就急剧升高至260毫米汞柱,心肌缺血加重,紧急处理后仍不见好转,显然这又是一例风险极大的手术。病人家属在得知情况后,突然提出“不做手术了”。怎么办?王士雯作为医疗组长和其他几位专家重新衡量了肿瘤部位及生长情况后,决定继续手术。
在外科、麻醉科诸多专家的共同配合下,手术持续进行了9个多小时,最后终于取得成功,病人手术后恢复出院时,老红军步态平稳,思维清晰,他感慨地说:“这是我长征以来最难忘的日子。”
国内外不少专家认为,4个器官衰竭者死亡率为100%,可王士雯却成功抢救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数百例次,其中一例75岁6个器官先后衰竭达9次的患者亦抢救成功。在她的带领下,她和她的学生先后对3000例患有各种类型心脏病,同时患有肿瘤急需手术的病人顺利实施手术,多数患者在术后都活了一二十余年。这一惊人的成果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就这样,一支技术过硬的老年人围手术期心脏保障队伍逐步成长起来。1998年5月,国内第一个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在解放军总医院诞生了。
“要想在医学科学这条几乎没有止境的道路上前行。必须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与牺牲。”王士雯常说,“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让更多的老年人长命百岁。”
一切为了患者
王士雯院士查房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轻声细语的问话,和颜悦色的面容,永远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已退休多年的王莉曾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科工作,王士雯院士曾是她的科主任。提起院士,她的语气中充满敬重:“冬天,她会用双手先暖暖冰凉的听诊器再听诊病人;夏天,她先调整室内温度再进行检查。在检查年老体弱的病人时,为了预防病人受凉,她宁可自己热得满头大汗也不开空调。”2001年5月的一天,王士雯患腿疾不能行走,因有几位危重病人急需确定治疗方案,她就坚持坐轮椅参加查房。当她来到一位工人的母亲床前,正在询问病情时,病人突然忍不住要吐痰。情急之下,医生护士连忙去找痰盂,而在一旁轮椅上的王士雯,用力将轮椅推到病床前,伸出双手,让病人将一口浓痰吐在了自己的手心里!在场的医护人员、学生,甚至患者家属当时都愣了,谁也都没有想到院士会有如此举动。
要知道,王士雯院士平时爱干净近乎洁癖。可此时,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防止病人憋气引发心梗,她却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每个在场的人都被院士这种医之大爱所感染并深深触动。
“这一生,我最爱的就是病人!”这是王士雯院士在生前经常会说的一句话。这一生,她也始终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
有位年近80岁的病人,连续9次发生心脏衰竭伴心肌梗塞,家属已对老人不抱任何希望了,可王士雯硬是把老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老人和家属感动得不得了,打心眼里想表示一下心意,他们问王士雯喜欢什么,可王士雯却笑着说:“我最爱的是病人!”
在王士雯的言传身教下,心研所几乎所有的同志都收到过患者的表扬信。“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患者”蔚然成风。
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年轻人的成长之路
“科学不是一代人的事业。帮助年轻人超过自己,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王士雯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
严师慈母,桃李天下。20多年来,王士雯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有近百名之多,其中三分之一已成为各大医院及科研院校老年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在近年来,由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承担的全军、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全部由年轻人独立完成组织、承办。她本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并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 “一代名师”的称号,同时还获得了“伯乐奖”。
“王士雯院士的最可贵之处,是将医院和研究所的整体发展与后辈们个人的前途结合,为他们‘量身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这也是心研所人才济济的关键所在。”心研所副所长赵玉生说,“她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却照亮了下一代的成长道路。”
(作者单位为解放军总医院)
人物小传
王士雯,女(1933年~2012年)。1955年毕业于原南京大学医学院。1984年至198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加州大学医学院深造,获博士后。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新兴的老年医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等。并获“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保健工作特殊贡献奖”、“全军优秀教师”和“一代名师”、“金笔奖”及总后“伯乐奖”等称号。2004年6月,荣立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