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创业青年陈欧

2012-10-20张子琦

民生周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陈欧凡客斯坦福

新创业青年陈欧

陈欧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应该是在2011年铺天盖地的广告牌上,“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在多数人还不知道聚美优品是做什么的时候,陈欧这个名字,知者日众。

短短16个月之后,这个年轻的CEO带领自己的团队,将聚美优品打造成日销售额200万元的团购网站,成为行业翘楚。

高调带给陈欧名气的同时,也带来了颇大的争议。在天津卫视的某现场求职节目上,陈欧被认为对求职者的态度“不够专业”,过于感性等等。

不止如此,今年3月,一条“陈欧的创业观”微博,又被奇虎360CEO周鸿祎带头批判,陈欧再一次“漫步”在争议之中。

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个83年出生的年轻人,似乎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为了80后创业青年的标杆。

严厉父母 天才儿童

有媒体在采访陈欧时这样形容他:“陈欧确实很帅,甚至比他在为聚美代言的广告牌上的样子还帅。”

陈欧是上帝的宠儿,事实上,他的确有大笔值得炫耀的资本:年轻、帅,拥有美国顶级名校斯坦福大学的MBA学位,CEO,而且他的事业正迅猛发展……

在这个“拼爹”的年代,这样的标签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前提:陈欧是富家子吗?

这些似乎不得而知,在媒体的报道中,陈欧在四川的一个小城镇出生、长大,父亲对他的教育极为严格,“他从小对我要求接近‘封建’,非常苛刻,很专制……所以我需要不停地提高,而且我是一个‘他说了我,我必然要咬牙证明自己’的人,我很powerful,是被我爹打出来的。”

少年时代的陈欧读书并不太用功,因为那时的功课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不知道学了干什么,得了高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只是迫于父亲要他“成才”的压力,在考试之前突击。

16岁,陈欧以全额奖学金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他一下变得非常开心,“因为经济独立了,很自由,男孩不怎么想家,一旦出去了就特别开心……”那时的陈欧和很多大学生一样爱玩游戏,但惟一不同的是,“我玩游戏是因为有钱、有奖金,我觉得这是挣小钱的一个渠道。”

也因为爱玩游戏,2005年刚毕业的时候,陈欧靠自己剩下的奖学金和一些打游戏比赛赢的奖金,在家中自己写程序、自己画图,创办了在线游戏平台Garena,彼时Garena的用户数量超过2000万,可以比肩浩方对战平台。正是因为这段经历,陈欧被冠以“少年天才”的名号。

但正在爬上顶峰的Garena只进行到一半就不得不“被迫”终止。一向强势的父母告诉陈欧,希望他能去斯坦福继续深造。父亲态度非常强硬“不去就断绝父子关系”,而很难拿到的斯坦福Offer也让陈欧有些心动。“去读书,在短期内我经济上损失会非常大,我算过。但是如果去斯坦福读书,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平台,更有助于做好自己的公司,而且能够成为斯坦福MBA最年轻的中国毕业生,这是一件很‘得瑟’的事情。”

想清楚之后,陈欧放下了可以证明自己的那第一份事业,毅然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父亲对此很高兴,觉得这是陈欧惟一做正确的一件事。

乐在其中的工作狂

陈欧是个工作狂。他对工作以外的生活“没有特别的兴趣”,晚上9点钟,公司没什么事了,他宁愿在办公室呆到11点才回家。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理解他的人、给予他所需要的帮助的人,正在和他一起工作,每天为了同一个目标,朝夕相处。

陈欧说,他想在30岁之前把公司做到上市。和陈欧一起打天下的人、聚美的另外两位创始人,一个是他斯坦福的师弟戴雨森,戴雨森曾经毅然放弃三个月后就将获取的斯坦福大学学位,和陈欧回国创业;另一个是陈欧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师弟刘辉,2009年刘辉放弃价值百万美元的股票回国,与陈欧一起再度创业。他们和陈欧是兄弟,也是工作伙伴。

“跟朋友一起打拼事业是很棒的感觉,工作对我来说不是一个作业,而是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陈欧偶尔会露出倦容,显然是长期超时工作的结果。“现在以工作为主,周末休息一下。工作时间长有点疲倦,但不会觉得累,我挺喜欢现在的生活。”

“MBA期间实践比较多,确实也付出了代价。别人去旅行我就在想下一步做什么,我未来五年做什么。当别人娱乐的时候,我花时间去探索,找人找项目找钱。”拉来好友一起创业、吸引到国际最大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这个美好的开始,是经过许多次权衡和选择的。“我是学计算机的,做的第一个企业是游戏企业,第二个是游戏内置广告企业,转型之后做电子商务零售产业,做的三个东西完全不搭边,中国创业史上转型转得像我这样不靠谱的还是很少见的。”陈欧笑道:“因为团队没变,但我们是从游戏到电子商务,从针对男性的产业到针对女性的产业,从虚拟的互联网产业到卖实物的产业,基本上是像跳崖一样转型。”

想来,陈欧在做的是“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当然乐在其中。“我是一个不甘寂寞不甘庸俗的人,一直要求自己更好,往前走,要出类拔萃,要与众不同。其实原动力就是想要证明自己,觉得还没完全实现自己的价值。”

浪漫英雄主义情结

陈欧有时会有些焦虑地觉得,同时代的年轻人正在被一个时代慢慢异化,带向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方向。“中国年轻人变得比较懦弱,毕业就想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加入国企或者当公务员。父母也是这样指引。高房价的压力下,还有人埋怨前几年父母不支持,没买房……”

在陈欧看来,中国年轻人已经放弃了创造价值。“很多年轻人在过着父母希望过的生活,或者重复、跟随别人的生活。我希望我在做的不只是卖货的品牌,而是价值观传播的平台。我还想凸显80后的价值:希望大家能认识自己,过得开心,并力图实现自我的价值。我当自己的代言人,是希望每个人活的像自己。凡客说我是凡客,我想说我们都不是凡客,我们是独立的自我。”

陈欧在表达时,常常是“爱憎分明”的,虽然职位让他需要“对员工、对消费者负责”,但他仍然是一个鲜明的人,并没有湮没于某个头衔。虽然这样总是让他被其他CEO诟病。

陈欧还有很强的英雄主义情结,不过,英雄真不是好当的,要严格要求自己,在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上不断催自己上进。陈欧说,创业中最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至于钱、人脉都不困难。他觉得后者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但如果没有领袖精神,不能策划谋略,别人怎么交他的未来给你?

不虚无,不软弱,勤奋而执著,有智慧,有方法,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这个80后的新青年,能不能在30岁时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还未可知,但可以看见的是,这个青年身上的确有当今中国青年正逐渐缺失的独立精神和梦想。

(本刊记者张子琦综合整理)

□ 编辑 张子琦 □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陈欧凡客斯坦福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陈欧:有一伙儿好兄弟
故地重游的凡客,归人还是过客?
聚美陈欧再发声驳假货质疑:假货愿赔100万
斯坦福华人投资家
最值得关注的80位斯坦福华人创业者
斯坦福之梦和玻璃长城
斯坦福中国创业帮 谁是下一个陈欧?:没有成功可以传授
凡客转型“小米化”更像是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