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南的馍

2012-10-20孙敬森

山西文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晋南主妇馄饨

孙敬森

1

近几年,去晋南的人多了,回来总是夸赞晋南的馍好吃;再者,许多晋南人也把馍蒸到了太原的大街小巷,于是馍也就慢慢推广起来。

我是晋南人,自然每顿饭都离不开馍。但街道上的馍铺,虽到处挂着晋南馍的牌子,因为是接近现代化的批量生产,大多丢失了传统的工艺和流程,如蒸馍不再用“酵子”,却用商店里的酵母菌或者碱面;揉面不再是人工,而改用机器,所以馍总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很多太原的朋友,见面之后,也经常问起这馍里的学问,于是便有了揭开这个秘密的想法。

第一道工序是做“酵子”。“酵子”的原料,大多选择玉米面或黍子面。每年的五六月份,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做“酵子”了。根据一家人蒸馍时酵子的需求量,她们取适量的面粉,加上水,然后把和好的面团成一个个窝头的形状,放在太阳下晒。这个工序最讲究的是晒的“度”,绝不可以一次就晒干它。第一次,先把这些窝窝头晒成半干,然后就放回家里背阴的地方,阴上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晒,这样反复几天、多次,当拿起窝窝头放在鼻子下闻闻,有了些许酸味,然后再把它晒干,收回瓷罐里放好,“酵子”就算制成了。这样制作的“酵子”可供六七个月甚至一年使用。其实,“酵子”就是酵母菌,但晋南人从不用商店里买的;自己做的,自己心里有底,也放心。

第二道工序就是做“酵糊”。要开始做馍了,前天晚上,先要在瓷罐里取出少许的酵子(量的多少,依照馍量来决定),揉碎了,放在一个小盆里,用温水把它化开,再加入少量的面粉,然后用筷子,把它搅拌成糊状,盖好;如果天气较冷,还应该用棉被把盆捂严实了,放在温暖的地方。这样放置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一打开,就会发现面糊起了很多的泡,用筷子一挑,面糊就像一团棉花被撕开的样子,这就说明,酵糊也制作好了

第三道工序是揉面。第一步,先把酵糊放进一个大盆里,然后再添加一定量的面粉(以所蒸馍的多少为度),用温水把酵糊和面和到一起,成团。第二步,用刀把面团分成几块,拿出其中一块,反复揉搓;再把每块揉好的面团放在一起,重新切块,再揉搓,这样大致要反复四至五次。这个步骤是个力气活,晋南的很多男人,都参加这个工作。其目的,一是让酵糊和面粉均匀,二是使面团光滑。面团揉的时间越长,面团就越光滑,蒸出的馍就越香、越白、越有劲道。第三步,把揉好的面,捻成条状,再切成馍形状,就可以了。馍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方形,也可以玩出许多花样来,那就看你的爱好了。

第四道工序叫“醒”。面粉和酵糊揉到了一起,那就要让酵糊充分发挥作用。主妇们把制作好的馍,放在大致有三十度左右火炕上,(也可以放在电褥子上,夏天则不需要),再用棉被盖好,大致两个小时(春夏秋冬都一样)后,揭开棉被,就会发现,一个个馍微微隆起,掂在手里,感觉也轻了许多,这就叫“醒”。因为大量的面粉并没有发酵,都还睡着,所以要用酵糊让它醒来。

第五道工序叫“蒸”。馍醒好了,这就可以开始蒸了。先把加了水的锅烧开,然后把一个个“醒”好的馍放在篦子上,放进锅里蒸。当锅里的汽完全从锅里上来后,再用大火蒸二十五到三十分钟,馍就可以出锅了,就可以食用了。

这就是做馍的学问。当然蒸馍还有很多种方法,但大同小异,上面的方法,应该是较原始的一种方法了。

写着上面的文字,似乎又闻到了母亲馍的香味,闻到了家乡的山水草木的野味,闻到了父老的聪慧、厚实、勤快同时还略带狡黠的“乡”味;晋南人都是有味道的,走近他,你就能闻得到,其实那就是馍的味道,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秀品质,大多是馍给的。

2

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吃饭。但人并不只为了吃饭而活着,这便有了文化。因物质的需求进而带动精神的需求,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

晋南人的饭桌上离不开馍,生活的很多方面也离不开馍。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亲友往来也都以馍作礼。在当地,它早已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中国人家庭幸福的前提,更是完成祖宗香火相传的根本。因此,一个人来到这世上之后最先遇到的庆典便是满月、周岁、十二岁生日等。当然,庆典的方式有多种,且不要说时代发展到现在。但在晋南,孩子的礼物肯定有一件必不可少,那就是“项圈”——一个特制的形状像项圈一样的馍。

这个特殊的“馒头”是在孩子满月、周岁或十二岁生日的时候,由孩子的姥姥亲自做的。它是根据孩子头的大小来特制,并且往往有独特的创意。

首先是选择精粉面,放上花椒叶、黄芝麻粒和一定量的食盐,按照做馒头的方法,在酵糊中放进上面的原料后成团,然后反复揉搓,最后成型。如果是女孩,项圈开口的两边,则用面塑的方法,捏成凤头,通体则是凤纹;如果是男孩,则是龙头,通体是龙纹。这道工艺,最见姥姥的手艺。项圈蒸熟后,那白色的底子,绿绿的椒叶,黄灿灿的芝麻煞是好看;加上那活灵活现的龙凤头,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庆典的当天,姥姥最重的礼物,就是这个“项圈”;更为关键的是,必须由姥姥亲自把它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如果做得精致、漂亮,那是会受到所有参见庆典的人的喝彩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其实,对于死者的祭奠,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生或生者。清明节自古就是中国人的一个盛大的节日(过去为寒食节,清明前一天),以馒头作礼去坟头祭奠祖先,更是家家户户最隆重的事情。清明这一天,主妇们要准备两种馒头礼品,一种叫做“伏羲”(当地只有其音,由百姓们口口相传,根据祭奠的意义猜测,应该是“伏羲”)馄饨的大馒头,一种是小于前者的叫做“子服”的馒头。

“伏羲”馄饨,属圆丘形,直径大多在十三至十五公分之间,高也有八至十公分。圆丘的顶部镶有一颗煮熟的鸡蛋,鸡蛋的周围,盘两条首尾相连的面龙,面龙的下面则是用面片裁剪的祥云图案,主妇们用细密的梳齿在图案上按上细细的花纹,形象逼真极了。内部的构造极为复杂,从正中间自上而下,依次是,由麸面居中其他各种豆面分布四周做成的五色圆饼,大约有两公分薄厚;圆饼的下面镶嵌一个核桃;核桃的下面是洗干净的大葱的根须。

外部的塑形,属二龙戏珠;而里面的五色面饼很明显就是一个祭坛;而麸皮的谐音,则是“福”的意思;核桃里面有果实,含有仁(有人)的意思;至于大葱的根须,则是因为“根深”。

“子服”馄饨,形制小于“伏羲”馄饨,形状和它相同。直径大致在七八公分之间,高在四五公分之间,外部的正中也是鸡蛋,鸡蛋的周围是龙,为了从概念上区分,百姓们叫它“蛇”;内部更简单,只在正中间镶嵌一个核桃。“子服”的字面含义,很明显与祭祀有关,大概是用这种馒头表示香火永继,五世其昌的意思。

“伏羲”馄饨是清明祭祀的主要礼物,装在一个大食盒里,祭祀时放在坟茔的正南正北的方向,然后敬香、烧纸钱、奠酒;而“子服”馄饨,则是用新手帕包了,由儿孙们在祭奠礼结束时,在坟头上自上而下地不断滚动。

清明,正值草长莺飞的季节。每当这一天,一家三代,甚或四代,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走在盛开着桃花、杏花、梨花的各种果树中间,脚下是刚返青的绿油油的麦苗,耳边时不时一两声黄莺的啁鸣,调皮的孩子们还时不时在路旁随手采一两朵野花插在头上……那份家的和谐、温馨、快乐,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相协调,虽说是清明,却没有一点的忧愁和哀伤,或者说,清明节的祭祀,纯粹就是一种生之庆典。

需要补充的是,每当祭祀之礼结束返回家的时候,父辈们,总是要拿着铁锨挖一棵刚返青的麦苗,一棵当地名叫“肿手花”和一棵名叫芨芨草的植物,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根”深。这种朴素的对于家族兴旺的愿望,通过这些植物的象征意义,都很直接地表露了出来。

晋南人的婚嫁,当然也离不开以馒头作礼。婚嫁的日子确定之后,邻居们便纷纷去贺喜,而贺喜的礼物便是一种叫做“馄饨”的馒头。作为礼品,当然都是用精粉面制成。制作的过程和其他馒头的做法相同,只是在成型时,先把面揉搓成中间粗,两头细的条状,然后两头一上一下相接形成一个整体。每个“馄饨”大致有八两到一斤重。馒头蒸好后,又大又白又光,很像一个盘膝而坐的淑女。这种面礼,构造简单,朴素大方,形象逼真,很是好看。

婚嫁的当天,男方家庭还必须蒸一种特殊的馒头——夫妻馄饨。其实就是一个连体馒头,很像是夫妻并排而坐,相亲相爱的样子。

婚嫁时最隆重的面礼,当是娘家人放在大食盒里的龙凤呈祥了。这种面礼,制作过程相当的繁复,现在在婚礼现场所见到的,大多已变成了面塑加工厂的作品;而且这种面礼,已不是纯粹的面食加工,而是在蒸好的形状像龙凤一样的面食上,插上了各种繁复的礼花。虽说这种面礼显得雍容华贵、高雅大方,但大多千篇一律,缺少了每个人不同的创造,在一两次新奇之后,婚礼的现场已没有多少人观看了。

其实,上面所说的叫做“馄饨”馒头的功用,还远不止于婚嫁。逢年过节时,媳妇们要给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们蒸两个,走亲戚、串门也蒸上两个,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那家的孩子定亲等等,只要有喜事,便少不了以这种馒头作礼,以示敬老、亲和、友善。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而晋南人却在很早的时候,把它演变成了尊老爱幼的节日。中秋前几日或当天,媳妇们必须要给娘家和公公婆婆送月饼,现在经济发达了,大多都是去商店买上二斤月饼送去,可是在过去,仍然是以馒头作礼。这种被称做“月饼”的馒头,也大多有一斤多重,没有任何装饰,只做成圆丘状,在馒头的里面包上一些红糖或白糖而已。这种馒头讲究的是圆、白、光,虽没有什么艺术性,也是很讲功夫的。

晚辈给长辈送面礼,长辈自然要还礼。晋南的主妇们习惯于给孩子和孙子辈的人,在八月十五这天送上亲手制作的“面猫”——也就是送一种用面制成的形状和猫一样的馒头。主妇们把面捏成猫的样子,用一种叫做茶豆的豆子(这种豆子,形状是扁圆型的,整体是黑色的,有一个细细的白边)做眼睛,用红枣皮做嘴唇,再用细密的梳子在鼻梁下按上细细的条纹当胡须,最后用面条制成弯曲的尾巴,镶嵌在猫的屁股后面,形象逼真,憨态可掬,非常好看。晚辈把“月饼”送过来,孩子们把“面猫”抓在手里,看到面猫可爱的形象,他们是怎么也不肯放手的。至于为什么要蒸“面猫”,我曾问过母亲,她也不得而知了。

说到敬老,面礼中还有一种叫做“寿桃”的馒头,桃的样子,面心也包糖。这种面礼,经常在老人过寿的时候使用。

中国人,大多是泛神论者,什么神他都敬,其实什么神都不大信。很多家庭祭祀,除了敬拜祖先,不过是个形式而已。要祭祀,自然少不了祭礼,在过去的日子,没有钱买肉,可晋南人的家里,家家都有三牲礼,这当然还是面礼。年前,主妇们就早早地用面粉制作成了牛头、猪头、羊头形状的馒头,准备答谢上天。这三个馒头,形制大概就拳头大小,只是形象特别逼真,若不是因它太小,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主妇们把这特制的三牲礼往祭桌上一放,就算是完成了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礼了。

年节里,每家每户还要给孩子们准备几种面礼,来表达对孩子们的期望。其一是罐罐馍。这种馒头,顾名思义,就是把馒头蒸成罐子的形状,每个罐子上,竖起两个罐耳,主妇们再用梳子按上花纹,馒头的里面仍然包上核桃,这就是罐罐馍了。吃罐罐馍的讲究是,蒸熟之后,不能加热,不能刀切,只能用手掰着冷吃,而且自己只能吃自己的,不然罐罐就“破”了。从以上的讲究来看,人们就是用它来给孩子祈求平安的。其二是浑身眼,顾名思义,就是全身都是眼睛。在揉搓好的圆丘形面团周围镶嵌上红枣,再在中间镶嵌进一个核桃,然后蒸熟,这个“浑身眼”就制作成了。这种馒头,每年一家只制作一个,由父母送给其中的一个孩子。大致有,在社会上谨防上当受骗,多长个心眼的意思,当然也有祈求孩子们聪明睿智之意。其三是“梭子”。这是蒸给女孩子吃的。就是把馒头蒸成梭子状,以祈求女孩子心灵手巧的意思。

在晋南以馒头做礼,是无处不在的,十里乡俗不相同,各地方的人们还各有各的绝招;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用最朴素的感情,用最简单的方法,用自己认为最美的艺术把中国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技艺已失传了,即使是我上面提到的各种不同形制的面礼,有的已成为纯粹的面塑加工厂的作品,有的已经永远成了儿时的记忆。

猜你喜欢

晋南主妇馄饨
不做闲置主妇
学包馄饨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悲伤的时候,吃一碗热馄饨
俏主妇的笃定 把生活过成诗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
最后一碗馄饨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
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