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说课
2012-10-19蒋晓艳
蒋晓艳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食物中毒说课
蒋晓艳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食物中毒;说课;卫生保健
1 说教材
食物中毒是卫生保健课程中的一节内容。我校选用的《卫生保健》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国平、刘宇老师主编。卫生保健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一门主干课程,是贯彻“预防为主”,实现“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目标的重要学科之一。
1.1 学情分析
(1)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
(2)授课章节:食物中毒是《卫生保健》教材中第八章第5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传染病防治等章节内容,为本节教学开展案例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3)学生已形成课前预习和查找相关资料的学习习惯。
1.2 教学目标
遵照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笔者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食物含毒的原因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和合作共事意识。
1.3 教学重点
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概念。
1.4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归纳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2 说教法
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参与是学生体验、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2.1 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它是以问题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2.2 教学手段
为很好地运用PBL教学,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案例分析;(2)任务驱动;(3)分组讨论。
2.3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适时引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形象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件采用了大量图片、动画及视频材料,具有趣味性、新颖性等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
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4 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卫生保健学科特点,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1)领取任务,自学讨论;(2)展示任务,合作学习;(3)知识回顾,整理思路;(4)激趣竞争,巩固任务;(5)布置任务,新的挑战。
详细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领取任务,自学讨论。(课前预习)
笔者将本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了4个问题,每一个问题为一项任务,指定一组学生负责,本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等方式完成。
(1)案例分析——说出案例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判断是否是传染病事件。(第一组学生负责)
(2)清晰地说出食物中毒的概念,并明确该概念中有哪4个关键词。(第二组学生负责)
(3)联系实际生活事件,举例说明食物含毒的原因有哪些。(第三组学生负责)
(4)联系病原微生物生存和产毒的条件,归纳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第四组学生负责)
笔者为第一组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案例,为第三组学生准备4张图片,便于学生课前进行案例分析和看图分析食物含毒的原因。
第二阶段:展示任务,合作学习。(新课讲授)
教师:“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食物,健康的食品与合理膳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护人体的健康。
但是一旦食物被污染、变质、含毒后,这样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任务一:案例分析——说出本案例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判断是否是传染病事件。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再进行点评和归纳。
本任务通过课前让学生领取任务—重温旧知—案例分析,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判断、归纳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等环节的实施,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而且使其学会从实际事件中分析归纳流行病学特点,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设问:同学们肯定这一起事件是食物中毒,那么什么是食物中毒呢?
任务二:请清晰地说出食物中毒的概念,并明确该概念中有哪4个关键词。
引导学生对这4个关键词一一进行分析,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明确食物中毒的范围,并与食源性疾病和与食物有关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相区别,接着再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事件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食物中毒。
本任务通过说出概念—理解概念—判断概念3个环节的环环相扣,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食物中毒概念的目的,从而突破本节教学的另一教学难点。
设问:既然我们所需要的营养都来自于食物,那为何这些食物会引起中毒性疾病呢?
任务三:请看图,分析图中各类食物含毒的原因,并归纳它们引起食物中毒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因课前学生准备充分,课堂上积极踊跃地发言,教师除分析食物含毒的原因外,还为学生介绍一些生活技巧,比如:如何分辨鸡蛋的好坏?为何市场上销售的腊肠比自家做的好看?如何识别毒蘑菇?等等。与学生一起归纳食物含毒的原因。
食物含毒的原因有4个方面,一是食物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并在食物中大量繁殖、产毒,由这个原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称之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他3个方面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称之为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很高,占食物中毒事件的90%以上,那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什么呢?
任务四:请联系病原微生物生存和产毒的条件,归纳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本任务注重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
第三阶段:知识回顾,整理思路。(视频展示)
通过一段视频短片的播放,生动地再现了现实生活中什么是食物中毒及其特点,帮助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一次整体梳理。
第四阶段:激趣竞争,巩固任务。(我能行!)
本阶段是对学生掌握本节教学内容整体水平的检测,笔者为每组准备了一套智能测试题,包含本节课的4个知识点,由课件展示智能测试题,每组指派2~3名学生上台操作,台下学生可以提示,时间为一分钟。学生完成测试题后直接点击查看成绩,所得成绩为本组成绩。当出现答题错误时,教师及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纠正。同时把智能测试题保留在班级的电脑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板书设计如下:
本节课的板书不仅记录各知识点,同时为各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提供展示平台,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第五阶段:布置任务,新的挑战。
(1)常见的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请说出种类的名称、主要临床症状和好发的食物。(第一组负责)
(2)常见的毒素型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请说出各自中毒的机理、临床症状和好发的食物。(第二组负责)
(3)请归纳感染型和毒素型食物中毒各自的特点。(第三组负责)
(4)联系实际生活事件,说说如何做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第四组负责)
5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笔者感到比较有特色的是:(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来完成。(2)引用生活中的事件和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作学习和趣味性的智能测试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帮助学生巩固了本节教学内容。
G424.21
B
1671-1246(2012)03-0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