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整枝棉田群体优化试验初报

2012-10-19高金权王瑞卿杜佳林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结铃棉田整枝

高金权,王瑞卿,杜佳林,李 冰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061)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劳动力成本激增,许多棉农已经不再进行人工整枝等耗费人工的管理环节。但是这种免整枝的棉田管理方式,若密度配置不当容易造成棉田冠层中下部荫蔽,光合有效面积减小,群体光合速率降低而导致减产。因此,本文通过设置一系列密度梯度,研究在免整枝管理条件下天津地区棉田的合理种植密度,为天津市棉花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试验种植品种为GK164。

1.2 试验地点

本试验在天津市玉米良种场进行,试验地前茬棉花,土质为粘性土壤,土壤含碱解氮78 mg/kg,速效钾 105 mg/kg,速效磷 27.4 mg/kg,pH值7.45。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进行了两年,2010年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1000株/667 m2、1500株/667 m2、2000 株/667 m2、2500 株/667 m2、3000株/667 m2和3500株/667 m2;2011年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1500 株/667 m2、2000 株/667 m2、2500株/667 m2、3000株/667 m2和 3500株/667 m2。采取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4 m2,三次重复。

1.4 试验地管理

试验地2010年4月21日播种,2011年4月24日播种,试验田不去叶枝。底施磷酸二铵10 kg/667 m2、50%硫酸钾 7.5 kg/667 m2及尿素 10 kg/667 m2,初花期追施尿素15 kg/667 m2及50%硫酸钾2.5 kg/667 m2。棉田化控根据棉田长势情况掌握,各处理化控量相同。

1.5 数据分析

本试验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1和表2结果可见,密度对铃重的影响较小,单株结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连续两年的重复试验,在免整枝的管理模式下,GK164 在(2500~3000)株/667 m2时产量最高。根据表3和表4连续两年对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可见,产量构成与单株结铃数和种植群体密度的相关性较高,而种植密度又与单株结铃数呈显著地负相关,因此,优化群体结构,形成单位面积最高铃数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

表1 2010年密度试验结果

表2 2011年密度试验结果

表3 2010年密度试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矩阵

3 结论和讨论

3.1 掌握合理密度是高产的关键

表4 2011年密度试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矩阵

在本试验条件下,免整枝棉田密度掌握在(2500~3000)株/667 m2,能获得最高产量。 在天津市棉花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此试验结果作为生产指导依据,根据棉田水肥状况和种植品种特点来确定种植密度。对于肥水条件好、植株健壮及株型松散的棉田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对于水肥条件差、植株瘦小和品种株型紧凑的棉田,可适当提高密度。

3.2 优化群体结构是丰产的重要措施

经过对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产量构成与单株结铃数和种植群体密度的相关性较高,而种植密度又与单株结铃数呈显著地负相关。这就要求在棉花生产过程中要通过优化群体结构,获得单位面积最高铃数,实现棉田丰产。

猜你喜欢

结铃棉田整枝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更 正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
番茄整枝有技巧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棉田播种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