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复杂性的高校科研人才培养分析①

2012-10-19天津财经大学李小妹

中国商论 2012年33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复杂性子系统

天津财经大学 李小妹

1 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分析

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各个高校普遍重视的工作,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能够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商品形式,在这个市场中,高校像企业一样,只有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及发展前景,才能够购买到理想的商品。为了生存,经济实力不足或者发展前景不具备足够吸引力的高校只能通过内部培养这条渠道来弥补不能引进这个问题。此外,即使高校具备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实力,也需要继续培养科研人才。但是,科研人才的培养工作具有时间跨度性、物质激励性、考核激励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特征。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是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处理“人—事—组织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提出优化(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该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科学。系统中的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任务均具有复杂性:首先表现在研究与管理对象的复杂,即科研人才这一个体具有自然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其次是制定激励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复杂性;再次表现为管理过程的复杂,即运营激励系统及机制的过程控制与过程演化的复杂性。从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任务复杂性的特征来讲,表现为以下特征。

1.1 整体性

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复杂系统,从科研人员的最终考核形式来看,包含了科研成果、科研项目、成果获奖、成果转化等方面。孵化出这些成果形式需要制定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激励措施、制度保证和运行机制等各个子系统。对于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整体而言,不可能通过每个子系统的简单加总,而需各个子系统交互运行,并通过一定的序列、方式或流程,经过协同行为形成的整体结果。混沌理论认为:“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体现出了系统的整体性。”因此,基于混沌理论的观点,应将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机制这一任务复杂的系统作为整体,通过整体系统向各个子系统的逐渐演变,剖析子系统中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最终解决局部问题。

1.2 不确定性

科研人才培养作为高校需要开展的一项任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科研人才培养结果的不确定性,培养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培养路径的不确定性。培养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培养的过程时间跨度、个体的素质等不可控,培养的路径具有多种演化方式。因此,从复杂程度来讲,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具有较强的任务复杂性,即具有结果不确定、过程不确定和路径不确定的特征。高校科研人才培养系统中由相互交叉协同的各子系统构成,在各个子系统可能通过多种方式(路径不确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表现出随机、混沌等多样化行为(过程不确定),最终演变出多种复杂的效应,以及多种不可控性及不可预测性的结果(结果不确定)。

图1 人才培养系统演变图

1.3 自组织性

自组织是复杂系统对环境产生自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的调整机制,它是一种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下,由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而自行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的演化过程。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与自组织的特征相匹配,在人才培养初期,高校尚未形成明确的战略,使得培养对象对各个要素的把握程度不深,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表现出较强的无序特性。随着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机制活动的深入,各子系统中要素配置趋向合理,将会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向高级有序的过渡。可见,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机制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它将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适应调整。

2 “三位一体”模式的ARC分析

高校教师具有年龄、学历、能力等方面不同的个体差异,这决定了各个子系统要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学历水平采取相适应的激励措施和协调机制。此外,不能简单的通过改善工资待遇、出国进修等物质激励手段,还应该加强与学科建设、构建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等其他系统相联系,通过多样化、非线性的激励方案,结合有效的考核手段,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取得成效。

基于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的整体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性的三个任务复杂性特征,结合全国高校人才培养实际,本文尝试构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位一体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均成为高校系统内相互联系、制约和促进的子系统,既不能孤立发展,也不能有所偏重,只能相互协调与激励。

组织可以利用组织模式设计的许多因素来解决协调与激励问题。为了使过多的设计因素有序化,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即体制(architecture)、常规(routine)、文化(culture),简称ARC分析。运用ARC分析工具分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位一体模式的应用是否具有可行性,就是从机制、常规和文化三个层面检验三位一体的协调与激励问题是否可行。

在体制层面,科学研究能够较好的支撑学科建设,通过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跨学科研究中心等部门,并将这些部门形成相互联系的非正式的组织层级结构,在这个组织层级结构中,具有不完全相同的政策或协调措施,最终实现促进建设跨学科及人才培养共同发展;在常规层面,无论是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均需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处于整体规划的约束中,在这个大的约束下,由于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工作,必然会产生不成文的规程或做法,这些规程或做法将为协调复杂系统中的要素提供便利;在文化层面,无论是高校的校训还是五年规划,都不能够完全左右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而需要借助于科学研究及学科的带动去约束科研人才的发展方向。通过ARC分析不难发现,高校科研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体制约束、常规引导或者文化导向等单方面即能实现,而是需要从体制、常规和文化三个方面协调作用于三位一体模式,这样才能满足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任务复杂性的需要。

在科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模式,突破传统以传统行政权力为主的管理模式,向以学术主导的三位一体模式转变,促进各个系统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最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3 结语

随着高校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才资源的外部环境竞争也将愈演愈烈。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是高校解决外界环境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手段。但是高校科研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复杂性,处理不好,其自身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会因科学研究或学科建任何一方的不协调而难以成功。因此,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理解为复杂的非线性的系统加以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

[1]Campbell D J. Task complexity:A review and analysi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

[2]Huber V. Effects of task difficulty,goal setting and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of a heuristic task[J].Journal ofApplied Psychology,1985,70.

[3]March J,Simon H. Organizations[M].New York:Wiley, 1958.

[4]彭正银.人力资本治理模式的选择:基于任务复杂性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8).

[5][美]加斯·塞隆纳.战略管理[M].王迎军,汪建新译.北京:机械制造业出版社,2004.

[6][英]拉尔夫·D·斯泰西.宋学锋,曹庆仁译.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复杂性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中TDCS/CTC仿真子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