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2-10-17杜玉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监护室革兰球菌

杜玉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南郑州 450052

重症监护室患者多病情危重,身体抵抗力差,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实施,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其作用部位和方式独特,因此在具有本质性或获得性耐药特征的阳性细菌中,都不易与其他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对于容易出现感染,各种抗生素使用较多交叉耐药明显的重症监护室,利奈唑胺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笔者对本院重症监护室感染患者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抗菌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各类基础疾病患者中出现感染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13 例;年龄 28~59 岁,平均(36.4±12.7)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0例(23.8%),冠心病 10例(23.8%),脑血管病 9例(21.4%),糖尿病 7例(16.7%),肿瘤 6例(14.3%);感染部位:肺部 18例(42.8%),血液 5例(11.9%),神经系统 4例(9.5%),术后切口6例(14.3%),肺部+血液 9例(21.4%)。

1.2 控制感染方法

本组感染患者,出现感染症状1 d内,采集标本(包括痰液、血液、脑脊液、切口渗液)进行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显示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其中18例患者直接使用利奈唑胺治疗,24例患者使用其他抗生素无效后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用药前均告知患者,并取得知情同意。利奈唑胺1 200 mg/d,静脉滴注,2次/d。全部患者治疗14 d。

1.3 疗效评价标准

抗菌治疗效果评价参考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治愈:患者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上述指标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患者症状体征有所减轻,但不是十分明显。无效:药物治疗3 d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趋势。总有效=治愈+显效。

2 结果

2.1 不同感染部位、基础疾病患者疗效比较

全部42例患者,治愈13例(31.0%),显效21例(50.0%),进步5例(11.9%),无效3例(7.1%),总有效率为81.0%。见表1。

表1 不同感染部位、基础疾病患者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病原菌清除情况

治疗前检出革兰阳性球菌46株,治疗后检出3株,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率较高达95.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16/16),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4/4),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3.3%(5/6),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8.9%(8/9)。 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病原菌清除情况(株)

2.3 症状改善情况

本组全部患者感染后出现发热28例,改善25例(89.3%),咳嗽咳痰 16例,改善11例(68.8%),呼吸困难 10例,改善7例(70.0%),腹痛腹胀11例,改善9例(81.8%),利奈唑胺治疗后,总症状改善率达80.0%。

2.4 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治疗中出现腹泻2例,恶心1例,停药后好转;治疗末出现血小板减少2例,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治疗安全性较好。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多为高龄、严重外伤等情况,患者免疫力下降,加之各种抗生素使用较多,耐药明显,因此监护室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1]。近年流行病学显示重症监护室格兰阳性菌的感染率明显增高,并且耐药严重,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但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耐药格兰阳性球菌的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抗菌效果不够理想[2-3]。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临床实践证明其对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或耐药肠球菌、青霉素敏感或耐药肺炎链球菌均显示了良好的抗菌作用[4]。

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并且最接近作用部位。与其他药物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只是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 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了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这种特殊的作用方式使其与其他抗菌药物不易发生交叉耐药[5]。此外利奈唑胺具有良好的组织、体液穿透性,其在肺组织、皮肤、肌肉、脂肪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药物浓度[5]。本文46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疗2周后,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率达95.7%,治愈率为31.0%,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1.0%。

对于重症监护室管感染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也是用药考量的指标之一,利奈唑胺的排泄分为肾脏清除和非肾脏清除,其中,非肾脏清除率约占利奈唑胺总清除率的65%[6]。本文患者用药中出现腹泻2例,恶心1例,血小板减少2例,未出现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各类基础疾病患者阳性球菌感染,可有效缓解感染症状,清除病菌,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肖玲,朱静.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治疗效果的 Meta 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3):178-181.

[2]Ross JE,Fritsche TR,Sader HS,et al.Oxazolidinone susceptibility patterns for 2005: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zyvox annual appraisal of potency and spectrum study [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7,29(3):295-301.

[3]Falagas ME,Vardakas KZ.Benefit-risk assessment of linezolid for serious gram-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J].Drug Saf,2008,31(9):753-768.

[4]郑建铭,张永信.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定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29(5):201-205.

[5]朱德妹,张婴元,周乐,等.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2):81-88.

[6]Falagas ME,Siempos II,Vardakas KZ.Linezolid versus glycopeptide or beta-lactam for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Lancet Infect Dis,2008,8(1):53-56.

猜你喜欢

监护室革兰球菌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