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5年6月15日农历四月廿五

2012-10-16贾晓明

黄埔 2012年2期
关键词:东江黄埔军校敌军

贾晓明

彻底平定杨、刘叛乱

1925年6月15日,黄埔东征军回师广州,彻底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叛乱。

滇军将领杨希闵和桂系将领刘震寰原来都“没有地盘”,率军“暂驻”广西。1922年底,杨、刘参加“白马会盟”,同意接受孙中山领导,杨希闵受命为滇军总司令,刘震寰为桂军总司令,率部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在战斗中,滇桂军杨希闵、刘震寰部不但按兵不动,还暗中勾结林虎,唆使他调兵南线,消灭黄埔学生军。陈炯明被逐出后,刘、杨乘机进入广州,并抢占了市内的繁华地区,委官设卡,随意征收捐税,很快掌握了税收大权。1925年4月初,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他们在香港召开会议,签订了协议,密谋推翻广东革命政府,解散黄埔军校。

1925年5月13日,廖仲恺、蒋介石、苏联顾问加仑、朱培德和许崇智等人会商讨伐刘、杨的军事行动计划。最后决定“放弃潮、梅,全部回省,铲除革命障碍之杨、刘,以巩固革命根据地”。当时制定的作战方针是:“将主力作战诱导于东江方面的石滩附近寻求敌人主力而击破之,命令驻在西江和北江的军队同时包围以达到完全歼灭敌军的目的。会议确定平叛的指导大纲为:第一期作战,以东路军——即党军(1925年4月29日,军校教导团改称党军)和粤军的第二师、第四师,由潮汕方面西进,先将驻守在东江之敌军击破之。俟两军会战正酣之际,令黄埔守备军相机出击,将敌军向西压迫。第二期作战,命北江军南下,将新街敌军击破后,以一部南迫广州,以主力绕至东江,夹击东江敌军。同时命西江军东进,直迫省城,以收包围之效果。在河南的粤军李福林部担任地方的警备,并防阻敌军南窜。”

会议决定将军队进行编组,由蒋介石担任讨逆军总指挥,许祟智留守潮、梅。此时的东征军已经过了三四个月的休息补充整理,党军与粤军之一部共约二万人,约有一万五六千支枪。黄埔第二期已经毕业的学生约七八百人,第三期的入伍生约千余人,这两千多学生军武装齐全,可以参加战斗。支持革命政府的湘军两部约八九千人,有枪约六七千支,其他各部队也有四五千人,有枪共约三千余支。如此计算,党军实力与滇桂军比较占优势,但党军分散在东江、北江、西江三方面,主力在东江,战线较长,交通联络设备不够,故指挥作战与三面配合作战上较有困难,不如滇桂军的兵力集中,交通方便,兵力的调配使用较为灵活。

6月3日,代理大元帅胡汉民给杨希闵、刘震寰发出最后通牒,要他们立即服从政府、撤出防地、归还侵占财政机关,但遭到拒绝。鉴于此,6月5日,大本营公布了杨、刘的罪状,并免除其滇、桂军总司令的职务。但杨希闵自恃其兵力强大,根本不把革命政府看在眼里,竟回答说:“请代帅(胡汉民)命令先攻打我们三天,然后我们再回手。”接着,叛军相继占领了省长公署、粤军总司令部、财政部、市公安局、电报局、电话局等机关。

鉴于形势严峻,革命政府迁往珠江南岸的“士敏土厂”,一部分迁往黄埔岛,由李福林部和海军负责保护。革命政府的党政各机关及中央银行以及胡汉民、廖仲恺等都到了黄埔,住在长洲要塞司令部。黄埔军校在校师生严密戒备,到处构筑工事,在南岸各重要交通要道,堆集沙包,架设重机枪,对船舶实行管制。6月7日,叛军试图强渡进攻,被黄埔军校师生击退。

从5月21日起,蒋介石亲率党军第一旅何应钦部、粤军第一旅陈铭枢部、粤军第四师许济部、警卫军吴铁城旅(由欧阳驹指挥,吴本人未来),分为第一、第二两个纵队,由潮、梅地区出发,沿原路线回师广州。一路上,蒋介石屡次训话,激励将士保卫革命成果。6月9日,蒋介石率领党军第一旅、粤军陈铭枢旅等部回到石龙附近。党军第一旅立即对占领石滩车站一带的滇军发动进攻,将其击溃。蒋介石命部队主力直趋龙眼洞、瘦狗岭,以一小部沿广九路前缓缓推进,牵制广州方面之敌,并与黄埔军校学生总队取得联络。与此同时,廖仲恺派人秘密与铁路、电船工人等联络,组织罢工,使得滇桂军的调遣运输趋于瘫痪。

6月12日,各部队进攻龙眼洞,党军第一旅担任右翼,粤军第一旅担任左翼,警卫军吴铁城旅为总预备队,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即将龙眼洞占领。当时滇桂军主力据守广九路车站、瘦狗岭及白云山一带。攻占龙眼洞后,党军官兵士气更旺。党军第一旅奉命担任攻击瘦狗岭的任务。战至11时左右,第一旅完全占领了瘦狗岭南北之线,毙伤敌军千余人,俘虏约三千人。滇军官兵很多人好抽食吸片,所以滇军当时每人有双枪(一支步枪,一支鸦片烟枪)。党军攻上瘦狗岭时,战士们还可以闻到鸦片烟的味道。

蒋介石命第三期入伍生总队长张治中率领两千多黄埔学生组成的突击队,在黄埔上游腊德炮台附近上岸,袭击滇桂军的后路。张治中部只配备一门山炮,由苏联炮兵顾问契齐班诺夫指挥,开炮后击中了石牌车站。正巧这座车站是滇军的指挥所,杨希闵和他的师长赵成梁正在其中。赵和几个参谋被炸死,杨希闵吓得仓皇逃走,滇军顿时阵脚大乱。

张治中率领学生突击队于6月12日拂晓抢渡珠江,在第二期炮兵队及海军舰炮掩护下,突击队渡江成功,很快攻占石牌车站。第九连连长王声聪和朱方盛、吴俊杰等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此时党军第一旅已攻占龙眼洞、瘦狗岭,进占沙河向市区挺进,经过一番鏖战,双方在北校场胜利会师。

敌军全线崩溃,残部向广州市内溃逃,被广州市民用铁棒、菜刀、扁担迎头痛击。桂军刘震寰部四千多人纷纷缴械。残部在15日被彻底消灭。仅黄埔军校内就关押了五千多名俘虏。杨希闵、刘震寰见大势已去,逃往香港。至此,广东革命政府的心腹之患被铲除,为第二次东征以及北伐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东江黄埔军校敌军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五 重装出击:美军M1坦克战术(19)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沿岸而生
雁群藏敌情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原因
大雁带来的敌情
刘英杰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不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