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护”开辟生态抗旱新途径
2012-10-16中国农资
□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近年来,旱灾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农业灾害,严重影响着粮食安全。因此,抗旱保收已成为受灾地区各级政府及农民朋友的首要任务,而一款叫做“碧护”的产品正式在多次抗旱保卫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了解,通过各种试验示范表明,“碧护”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大量的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维生素E,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确保较高的光合作用率,才最终促进了植物根系发育和植物抵御干旱的能力,其中抗旱节水率可达到30%~50%。在中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等国家20多年来普遍使用,在大豆、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果类等不同作物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抗旱增产效果,减灾增收率达到20%~50%。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协会研究员王险峰介绍,“碧护”来自植物种子,是一种植物功能性营养剂,亦称植物强壮剂、化感物质、植物保健品,含有8种天然激素、11种类磺酮类物质、20种氨基酸类物质、10种中微量元素及抗逆诱导剂等,具有明显的生态抗旱功能。它能调整作物营养平衡,增加作物自身免疫功能,增强其抗旱、抗寒、抗有害生物 (病、虫、病毒、线虫等)能力,促进作物生长。
针对“碧护”在预防干旱中所采用的浸种、拌种、苗床喷雾和灌根,苗期喷雾等施用方法,王险峰也列举了专项尝试“碧护”预防干旱使用技术的相关试验示范建议:
A.大田作物、蔬菜等坐水种使用“碧护”
在干旱地区直播或移栽大田作物、蔬菜,可将“碧护”按每亩3~8克用药量加入灌溉水中随水浇入。玉米、蔬菜为示范重点,每处理100~200m2,以不用“碧护”为对照,出苗后10天、20天调查,每处理选有代表性的5点,每点选10株,苗期调查地上地下鲜重,量根长、株高,拍照片。收获时测产,考种。
B.“碧护”加水灌溉或喷灌
长期干旱地区,灌水解除旱情是最快的方法,但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水分蒸发快,特别是华北、西北、东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大,加入“碧护”可促苗快速扎根,增加抗旱能力。
选严重干旱地块,喷灌、灌溉2个处理,每处理1亩地,设常规灌溉为对照,设每亩用“碧护”3、6、9 克加入灌溉或喷灌水中,调查记载土壤干旱程度、灌水量。灌水后15、30天,每处理选有代表性的5点,每点选10株,苗期调查地上地下鲜重,量根长、株高,拍照片。收获时测产,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