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提升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管理水平

2012-10-15杜敬毅涂途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科室医疗成本

杜敬毅,涂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采购中心,北京 100730

0 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医院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在医院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是医院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因此,如何对医疗设备做好购置前的论证工作,是提高医院设备的效益、加强资产运行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设备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没有运行良好的医疗设备作保证,医院的各项业务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实现最优控制的目标就无法达到[1-2]。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不仅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医院最优化管理的保障。本文把现代管理理论和医院设备管理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对医疗设备的购置规划、成本效益分析、采购、维修和折旧等一系列工作的合理、高效的管理,最终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疗设备应本着合理、有效、经济、节约的原则配置,必须结合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3-5]、本地区医疗行业的竞争态势、医院自身的竞争优势慎重的选择发展方向,认真的论证其技术先进性及性能优越性,把握该设备的发展前景。而要实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考虑经济效益,作为公立医院,其社会效益更不能忽视。但经济效益的考核一定要做到实处,做到严格量化、精细化,与医院的奖惩考核体系相衔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备购置论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的高低。

1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的内容

采购行为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活动,更是一项战略选择,因此,医疗设备购置的论证是至关重要的。论证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医院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设备购置计划必须为实现医院战略目标服务。

(2)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学术水平。临床科室的学术水平高低是影响医院对其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如某科室的学术水平在本地区、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医院就应增加投入,保持并扩大该科室的学术优势。对于目前处于中等水平,但该科室科研能力较强,有望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科室,医院应提供相应的设备条件,满足科室的发展需要。在制定设备规划时,还应注意各临床科室的平衡发展。

(3)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医院在制定设备的购置计划时,应顺应科技发展潮流,认清设备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设备计划。

(4)医院现有设备的状况。医院现有设备的状况是制定设备计划的基础,现有设备的技术状态的好坏、实际使用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设备计划的制定。如果现有设备属于临床高频率使用的,或者现有数量及设备技术状态已不能满足临床病人需要,则可以引进更多、更先进、更高档的设备,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

(5)医院的财务状况。医院的财务状况是实现医疗设备计划的经济基础。设备购置计划的预算一定要在财务状况许可的范围以内,维护医院财政的收支平衡。

(6)医院所在地的实际消费能力[6]。在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的同时,还应适当考虑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及病人的消费能力,避免购置进一些使用成本过高,会给病人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高消耗设备,尽量做到资源优化配置。

2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中的管理问题

我院经过两年的设备购置大型论证会,我们发现临床科室主任作为管理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晰:

(1)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认识缺失或者定位不清。

(2)设备使用部门的需求定位不准确,经常出现盲目追求高精尖技术或者盲目节约成本而选择低配置的情况。

(3)设备管理部门对于资产的实际日用状态不掌握,疏于管理;职能处室之间信息相对封闭,沟通不够,数据不符。

(4)设备日常管理投入不足,基础工作不扎实。日常管理包括资产盘点、使用效率统计、维修保养指标合理性分析、设备选型基础数据采集。

(5)全成本意识不强,临床科室重采购、轻使用、轻养护的现象比较突出[7-8]。

3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的解决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是大型医疗设备计划引进立项的关键性依据,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获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关性,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设备决策和管理水平,为投资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9-10]。

针对目前医疗设备购置论证中发现的管理问题,我院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设计了设备使用情况一览表。就具体设备而言,区分新增设备和更新类设备,一览表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现有设备存量,各自摆放地点(注明使用区域和具体房间号)。

(2)区分设备性质:手术设备、治疗设备、检查设备、辅助设备。

(3)存量设备的使用效率测算,日均工作量指标。

(4)收费情况(分为按项目收费、按手术收费、不能单独计费三种情况,如有附加的高值耗材收费,须注明收费依据及收费标准)。

(5)存量设备的年收入情况,区分单一计费项目和复杂计费项目。单一计费项目按照收费标准和HIS系统统计工作量计算收入额;复杂计费项目按照各个收费项目和各项目的发生量汇总计算年度收入额;总数与财务系统的收费总额进行核对,计算误差率,分析原因。

(6)成本的回收周期(分为6个月以内、6~12个月、1~2年、2年以上)。结合设备性质(必备抢救设备、治疗设备、检查设备、手术设备等),结合医院资金的充裕程度,做出合理决策。

(7)新技术、新项目或者是涉及设备放射安全的医疗设备,需首先经过相应的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才能进行购置论证。

(8)综合分析设备的购置成本、使用成本、使用年限、折旧年限、维修保养的难易程度(医院医工部门自行维修、第三方维修还是原厂维修)、维修保养的年费率是多少(占设备原值的比例)、是否为单一来源消耗品,如为单一来源,若存在停产风险,设备的投入将无法回收。

(9)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基建项目的改造,预计基建项目的改造投入是多少,基建投入部分的成本负担主体是否明确。

详细的设备购置论证流程,见图1。

图1 设备购置论证流程

我院在综合掌握上述情况后,对于设备购置申请的必要性、经济性及可行性进行多部门的、多角度的充分论证,从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日常管理、报残各个环节,各个管控节点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考核和论证。从管理理念上,充分考虑了医院质量控制、物价、医保等部门的管理要求,引进设备全生命周期全成本概念作为评判标准,构建了一整套以科室需求为引导,以医管局的考核指标为核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为目标的论证体系。

我院实施多部门集体决策,开展设备购置论证工作以来,提高了设备采购工作的科学性,杜绝了曾经出现过的设备购置后,才发现设备无法及时投入使用的情况(如无法安装,安装涉及基建改造投入过大、需要房屋改建、电压不达标),或是使用科室没有医疗管理部门的准入(伦理委员会讨论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批准立项程序),或者没有进行环境评估等问题。在设备的购置预算会之后,各个部门围绕设备的及时有效使用开始工作,保证了国有资产投入的及时、有效的产出,保证了临床设备的安全使用,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从当前医院资源配置和管理状况来看,医疗成本存在很大的可弹性,医疗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充分进行采购前设备购置论证,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控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成本,规范医疗设备的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全面建设,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损失和浪费,使医院可持续性发展。

[1] 张富局.大型医疗设备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5):87.

[2] 张福喜,刘振美,谢沛芮.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管理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0,(12):41-44.

[3] 季长亮.都是“买贵”惹的祸—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率低的背后[J].首都医药,2009,16(13):15-16.

[4] 朱平华,王前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经济,2010,(4):33-36.

[5] 陶琳.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6):1-4.

[6]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S].

[7] 陈荣,陈旭坤,钟小华.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与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6):68-69.

[8] 陈博文,尹德卢,郝美华,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7,(6):8-11.

[9] 王凤,王养民,张恩科.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59-61.

[10] 杨珺文,黄葭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评价指标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2):75-78.

猜你喜欢

科室医疗成本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爱紧张的猫大夫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