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平台——魔灯

2012-10-14琚敏敏

科技传播 2012年21期
关键词:本课自学环节

琚敏敏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123

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激励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魔灯(Moodle)是一个基于模块化的开源教辅平台,在我校应用于教学课程管理和学生学习管理,已有整整两个年头。初期摸索平台搭建、模块的应用,现在研究课程活动设计,在摸索中前行,“阿拉丁神灯”的指引在默默的改变着我们教学的思路与教学手段。

文本文档(Word)中“段落、页面的设置”章节是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即着手学习的知识点。要达成本章节内容学习的目标,不仅要帮助学生重拾知识、技能,更要避免学生因重复学习导致懈怠而降低学习兴趣。现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设计、运用魔灯模块进行段落、页面设置教学环节,展开探索与交流。

1 教学环节设计及意图概述

1.1 环节设计一:“我的学习情况”(反馈单)

学生学习情况是每个课堂开展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所谓知己知彼,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只有掌握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传统的纸质调查问卷,不仅让数据的统计费时而且费力;通过Moodle平台的反馈单,只需两分钟的填写,立刻能将统计结果展现出来,便于老师的分析。以下是本课中设计的两个调查环节:

1)课前调查,设置四个问题,分别是就学生对“字体设置”、“页面设置”、“段落设置”、“图片设置”四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

图1 学生填写的反馈单“字体设置”部分反馈情况截图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反馈”的数据,得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了解情况,从而合理安排课堂的自学程度。由于本课的内容是老课新授,结合对反馈数据的分析,得出本课的内容非常适合学生自学,从而决定以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辅导为主的方式开展教学。正是反馈单及时分析出的数据,引领任课教师决定课堂的开放度。

2)课后调查,同样的四个问题,与“课前调查”前后呼应,可以通过此反馈单立刻获取学生在本课中学习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反馈”的数据,掌握了学生对本次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合理安排课后作业。通过对反馈数据的分析,得出有90%的学生达成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较好。正是反馈单及时分析出的数据,引领着教师在课堂中的开放度。

1.2 环节设计二:“我为什么而学”(网页资源)

信息技术课程最易走入因技术而布置任务,为了避免纯粹的任务式学习,采用创设情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带有主观意识形态地去学习,比之更有效、更有动力。

采用Moodle平台发布视频、动画等图文并茂的网页资源,创设故事环境。讲述一个主题为“地球母亲的脆弱”环保故事,提倡环保理念、珍惜地球资源。同时提出倡议:结合网页上的文字与图片,利用文字处理工具Word制作环保小报,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

设计意图:1)通过资源网页提供的丰富素材,渲染环保的紧迫性,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引出Word,从而布置课堂任务;2)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让信息课堂让生硬的技术骨架结合德育的血肉,从而变得更加丰满。

1.3 环节设计三:“我该怎么去学”(文件资源)

探究性的自主学习并非放羊,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完成。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方式引领学生处理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1)Moodle平台的文件资源可以提供多种格式文件。教师可以选择性通过提供PPT、操作视频录像等相关辅助材料,学生同样可以选择性的下载这些材料,帮助自己更快的获取知识,完成任务;

图2 幻灯片格式的学习资料

2)书本是最原始的自学资源,布置的任务中标注出知识点所对应的书本页码,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

3)团结就是力量,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之间的个性与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学生完成任务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在共同探究之下获取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易出现困难,而解决困难不是终极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学生学会一个知识点远不如教会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点的方法。这也是本课开展探究性自学的目标,而自学效率的体现就源自于教师所提供的辅助平台。

1)Moodle资源平台提供帮助文件易简不易烦,以免学生出现选择盲区,适得其反;

2)书本永远是我们自学的好帮手,信息技术课堂由于常规使用电脑,书本已经逐步的被遗忘,经常出现课堂不用带书的现象。这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个书本无用的误区。适当引导学生翻书,提高从书本上寻找答案的能力;

3)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也是最快、最高效的一种模仿式学习途径,不用担心抄袭,教师适时地提醒即可。

1.4 环节设计四:“我学到了什么”(作业模块)

Moodle平台的作业提交模块,让学生将历次完成的作业提交到平台上,方便教师批阅,以便查漏补缺。

本环节要求学生提交本课完成的环保小报。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收集,可以达成多项教学目标:1)压力产生动力,不至于出现松懈式学习;2)课堂总结环节通过展示个别学生作品,可以让学生之间有多向对比,自我查漏补缺;3)课后教师的批阅,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班级总体学习情况的方式。对于后面课程开发、完善也提供了借鉴作用,对下节课的安排提供了设计基础。

1.5 环节设计五:“我想分享什么”(讨论区模块)

图3 讨论区

Moodle平台的互动性可以说是多元化的,其讨论区模块一贯是笔者最推崇的一项。讨论区不同于论坛,它既开放又受控,对于课堂开展的有序性提供了很强大的技术支持。本环节设置一个拓展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区自由发起话题,讨论所学、所想。

设计意图:学习是个思考的过程,教师教学需反思,其实学生学习也需反思。往往通过反思所得的东西比一味蒙头苦做所得更为精炼、深刻。而讨论区的开放性也使得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

1)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区发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心得,给予其他同学以开拓视野的作用;

2)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区提出疑惑,比如本课中有学生便提出“页眉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摘引书本知识,均有根有据。

讨论既是交流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便会得到更全面、记忆更深刻的知识。

2 结论

Moodle平台作为辅助平台,及其有效地贯穿了整个自学课堂。它不仅记录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记录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由于它的交互性决定了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正如学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波动地发展历程。教师可以通过Moodle平台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了自己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课程实践的结果也证明了学生不仅接受了Moodle,也爱上了这样的非传统式信息课堂。

[1]张海霞.Moodle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86-89.

[2]许璨.Moodle在网络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5):987- 988,996.

[3]蔡剑菊.基于Moodle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8):101-102.

猜你喜欢

本课自学环节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