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ATM机及其在图书馆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2012-10-13郑小燕
郑小燕
(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00)
1 前言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的时代,随着网络、数字的到来,人类社会将从以工业经济、工业文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过渡到以网络、数字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作为提供无限资源的图书馆在历经了不同时代之后,发展到如今的网络时代,其管理、服务方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新的时代也向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图书馆为了适应这种信息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都在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图书ATM机”就是图书馆新的发展的产物。
2 图书ATM机
2.1 图书ATM机的概念及服务流程(见图1)
图1 图书ATM机的服务流程
图书ATM机可以进行24小时随借随还图书。由于借还书就像操作银行ATM取款机一样方便,因此称图书ATM机。图书ATM机安装在城区街道,以借还图书为主要功能,也被人们称为“街头自助图书馆”。使用图书ATM机,读者仅凭二代身份证,提供少量的押金就能从中借阅喜欢的书籍。借阅图书则完全免费。
2.2 图书ATM机在国内的发展
2008年第13个世界读书日,深圳自主研发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图书ATM机在国内的首次使用。在2009年被列入国家首批文化创新工程,并被国内外专家称为第三代图书馆。2012年2月8日春节刚过完,广州第一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落户广州文化公园。2月15日图书ATM机在广州开放一周,图书ATM机试运营以来,借阅人数68人,借出图书258册,还书148册,有40人利用图书ATM机成功办理借书证。近几年,图书ATM机又出现在北京、武汉、福建等各大城市(见表1)。
表1 图书ATM机在各城市出现的时间统计表
图书ATM机这个被缩小了的图书馆,如今遍布在城市的大街上,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读者借还书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24小时为广大群众服务。这是我国图书馆创新的成果之一。相信图书ATM机在图书馆以后的发展中会越来越完善,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 图书ATM机在图书馆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3.1 促进传统图书馆单一的文献传递方式改变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是被动的,读者如果需要看书、查文献资料等,必须到图书馆。而图书ATM机是24小时随时为读者服务,更不必再跑到图书馆来。相对于传统被动的文献传递方式,图书ATM机更具灵活性、主动性。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刊杂志等各种传媒形式空前发达,使人们获取和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多样化,图书馆传统、单一的文献服务传递方式已不能满足和引起广大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手机用户为 9.03亿,其中 3G用户总数为8,719.9万户,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3.6亿。网络以其自身的优势正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信息传递、获取方式。网络的普及直接影响了读者的到馆率。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图书馆一直在发展中寻求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图书ATM机就是图书馆不断发展创新的成果。它弥补了传统图书馆文献传递方式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促进图书馆文献传递方式多元化发展,更多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3.2 增强了图书馆员服务中的主动参与意识
图书馆员顾名思义就是在图书馆管理图书的人员。传统图书馆员的工作主要是以采、编、流通为主,工作的重点是文献信息的收藏保管和传递,同时馆员也是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和信息的服务者。在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模式中,图书馆员在文献传递的过程中一直充当被动的角色。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网络的普及,图书馆员不仅充当文献传递者的角色,而更应该是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创造的参与者角色。
图书ATM机的推广和使用,促使馆员文献传递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图书ATM机的灵活性、分布的广泛性,都要求馆员主动地不断更换ATM机的信息资源,了解读者的使用反馈情况,学习更多的网络知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种馆员的主动参与,不再像传统的文献传递服务,固定在图书馆进行,馆员也固定上班、下班,机械地等待读者到馆。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馆员机械性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元素,需要馆员的主动参与,改变传统图书馆服务意识的被动性,增强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时代的竞争力。
3.3 打破传统图书馆空间的单一性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图书馆就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的庞大建筑物,外部整体空间上具有不可移动性。图书馆的职能也主要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大部分空间都成为文献集藏和读者学习的地方。而被“缩小了的图书馆”——图书ATM机,颠覆了图书馆在人们传统意识中的概念。现代社会,工作中的激烈竞争,使更多的人没时间到图书馆看书,享受知识的乐趣和带来的充实感。图书ATM机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空间上的单一性,让读者24小时更近距离地借阅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嘈杂的城市生活,使得人们都想到一个环境优雅、轻松愉快的文化知识交流的休闲场所,如果图书馆不仅是文献信息的存储和借阅中心,也是会展中心、文化休闲活动中心。相信图书馆的竞争力会更强、读者会更多。图书ATM机的广泛使用对图书馆这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的更新,图书馆的事业将面临更激烈的外部环境。图书ATM机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是图书馆不断自我发展创新的成果,还对图书馆的事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创新中,即使有更多的信息资源的存在,图书馆的作用仍是无法替代的。
[1]周长强,焦运立.网络时代图书馆靠什么吸引社会民众——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功能嬗变[J].新世纪图书馆,2010(6).
[2]刘昆雄,李慧玲.图书馆休闲功能的经济价值[J].图书馆建设,2003(6).
[3]吐书的 ATM 机[N].南方都市报,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