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濮稳产演化论

2012-10-13仇国强孙清华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22期
关键词:中原油田断块稳产

○ 文/仇国强 孙清华

东濮稳产演化论

○ 文/仇国强 孙清华

近年来,中原油田进行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转变开发思路,加强三次采油技术研发与应用,走出了一条东濮油田稳产之路。

5300平方千米的东濮凹陷曾是中原石油人梦想升起的地方。

然而,历经30多年勘探开发,当年向千万吨级大油田发起过多次冲击的东濮探区,如今原油年产量已经下降到260万吨,油田开发中后期各种潜在的矛盾毕现,控制自然递减难度加大,原油生产连年吃紧……

于是,打好东濮保卫战、夯实东濮老区稳产基础,成为中国石化实现“东部硬稳定”、打造上游长板战略的重要一环,对致力于“建设三大基地,打造百年基业”的中原油田来说更是意义非常。

从“抱西瓜”到“捡芝麻”

东濮探区19个地质储量在千万吨以上的油气田,早在20多年前已经探明并陆续投入开发。近几年,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东濮老区勘探出现了探明储量区块规模趋小、丰度趋低、油层趋深的特点,新探明的含油区块平均每块仅为0.36平方千米,最小的仅有0.07平方千米,单块探明平均19.6万吨,最小块只有5万吨。

“西瓜”好抱,“芝麻”难捡。然而,巨大的勘探潜力,也正存在于这些断块之中。油田地质工作者认识到,在已经筛过几遍的沙子里捡出“芝麻”来,只能“精耕细作”,走精细勘探的路子。

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为中原油田打开东濮老区复杂断块滚动勘探局面提供了保证。

进行老区勘探,同在一块阵地上的开发人员显然难以置身事外。开发人员经营老区多年,对“本乡本土”地形熟、情况明,最有可能获得勘探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帮助勘探找到增储的切入点。勘探人员则在把握全局、掌握关键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勘探取得突破之后,还可以为开发释疑解惑,帮助开发整体系统地廓清对某些产能区块的地质认识。两者结合,恰好可以互补余缺。

勘探技术进步,为东濮老区勘探突破创造了条件。

去年年底,中原油田东濮老区实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连片。新资料高密度空间采样是2005年以前的9倍,获得的数据量是2005年以前的40倍,分辨断块能力由0.05平方千米精确至0.01平方千米。

随着油田勘探人员认识的不断深化,东濮老区滚动勘探目标被细化出了8种油气藏类型。在新认识的指导下,再小的“芝麻粒”也无处遁形。老区勘探工作,连年获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中原油田东濮老区每年新增探明储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储量品位和可动用程度不断提高。

近两年,中原油田上报新增探明含油区块13个,新增的1047万吨探明石油储量中,已动用或可以动用985万吨,储量可动用率94%。

从“百米跑”到“马拉松”

一个有经验的田径运动员,决不会幻想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马拉松的赛程。老油田开发就像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只有合理分配“体力”、补充能量,才能跑出好成绩,体现高水平。

●东濮的稳产演化之路生机盎然。

中原油田开发初期,正是国内各大油田竞相上产之时。其间,东濮老区采油速度连续11年大于2%,是全国采油速度较高的油田之一。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油田曾连续两次对部分区块进行加密井网调整,实行强注强采。这种放大压差、强注强采、让油水快流的开采方式,短时间内的确见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但给以后的油田开发埋下了诸多隐患,造成中原油田主力油藏含水率上升过快,产量递减幅度较大。2003年以前,中原油田东濮老区自然递减率大多在20%以上。

为了打好东濮保卫战,中原油田决策层适时提出,东濮老区的开发思路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从以产量为中心,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从以生产运行为主线,转变为以油藏经营管理为主线;从以上产抢产为重点,转变为以增强稳产基础为重点;从以油井工作为主攻方向,转变为以水井工作为主攻方向。

开发思路的调整,让东濮老区的开发工作重心重回固本强基的轨道,油藏经营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油田不断深化油藏精细描述和沉积微相等地质基础研究,利用集成技术开出“组合药方”,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开发管理,变成了以油藏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把强注强采变成了“细水长流”——“点弱面强、温和注水”。

油藏精细描述,为油田开发人员增添了一双“慧眼”。近几年,中原油田在东濮老区精细描述46个区块,提出意向调整井615口,预建产能80万吨。油田运用非常规理念、非常规技术开发动用难动用油藏,大大夯实了稳产基础。文明寨油田的复活便是一个成功案例。

文明寨油田面积仅有6.8平方千米,却被断层切割成192个互相重叠的小断块,平均每平方千米28个,最小的还不及半个篮球场大,是公认的陆上极复杂断块油田。科研人员针对小断块油田注水开发水平,从基础断层研究做起,在一团“乱麻”中寻找可行路线,井间找对应,层间找连通,把“碎片片”串成了“银项链”。经过调整,文明寨油田采收率提高4.35%,年产油增加1.34万吨,自然递减率下降21.4%,再次入选全国高效开发油田行列。

从“家常菜”到“营养餐”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注水增油效果逐渐变差。光是“家常菜”已很难适应老油田变化了的“胃口”。东濮老区三次采油技术攻坚迫在眉睫。

“过去30多年里,水驱一直在中原油田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曾为中原油田增储上产立过汗马功劳。随着储量品位的不断降低,深层、低渗透油藏占比越来越高,注水开发举步维艰。”中原油田分公司开发专业首席专家呼舜兴说。

与中原油田同属于渤海湾盆地的胜利油田,创新提出二元复合驱理论体系,应用三采化学驱技术年增油保持在160万吨以上。不过,东濮老区的地质特点不同于渤海湾盆地其他油田。这里的地层高温、高矿化度,常规的化学驱油方式适用于90℃以下的地层,而这里90%以上的储量处于90℃以上的地层,矿化度最高达到25万毫克/升,常规化学驱油剂进入这样的地层,就像“钢筋”变成了“面条”,根本无法发力。要配出适合东濮老区胃口的三采“营养餐”并非易事。

●技术创新是东濮油田稳产的利器之一。

为了消除三次采油技术瓶颈,中原油田科研人员想了很多办法,进行了上千次试验,先后开展了天然气非混相驱、空气泡沫调驱和二氧化碳汽水交替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先导试验,积极探索不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这些先导试验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二氧化碳驱试验井组累计增油6456吨,使濮城油田一处废弃油藏起死回生,采出程度提高6个百分点;文88块油藏开展天然气非混相驱先导实验后,采收率提高10.6%,水驱动用程度提高25.6%;明15块空气泡沫驱累计增油1.78万吨,自然递减率由20%减缓到13.5%。

现在,中原油田与上海石化化工研究院联合研制的表面活性剂三次采油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现场应用。据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气驱项目室主任杜利介绍,油田优选明15块5口井进行表面活性剂+空气泡沫复合驱矿场试验,截至目前已累计增油3000多吨。下一步,油田还将在文25块东、沙二下、胡5块等7个区块,进行不同含水阶段单元表面活剂驱复合驱试验。这几个区块涉及地质储量8800多万吨,预定采收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全部见效后,这些储量理论上可多采原油800多万吨。

本文图片均由仝江摄影

猜你喜欢

中原油田断块稳产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高阶煤煤层气井稳产时间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为例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精细注采调整 打造稳升单元
谈如何推进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
立足中原油田,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究
提高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再思考
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沙二下河口坝储层结构单元划分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