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虫草害化学防治优化技术研究
2012-10-10黄从福段解良梁东英黄国库汪文华
黄从福 段解良 刘 震 梁东英 黄国库 汪文华
(1.大悟县农业局 432800; 2.大悟县绿色食品办公室 432800; 3.大悟县植保站 4328000)
大悟县地处大别山,多年来有效开发利用山坡地种植花生,花生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达到1.87万hm2,年总产量达4.5万t。随着花生产业的发展,花生病虫草害发生逐年加重,防治难度愈来愈大,防治成本也逐年增加,防治效果却不尽理想,已成为影响花生增产增收的重要障碍因子。为了探讨花生病虫草害最优防治技术,制定最佳防治方案,2011年我们在新城镇熊湾村做了花生病虫草害优化化学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花生主要病虫草害
大悟县花生主要病虫草害有:主要病害如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叶斑病、疮痂病等,其流行盛期根腐病为4月上中旬,在花生出苗期。茎腐病为开花初期,青枯病、叶斑病、疮痂病为6月上旬~7月上旬,在花生结荚期。
主要地下害虫有:蛴螬(丽金龟、铜绿金龟、暗黑金龟)、金针虫等,其发生盛期为结荚期。
主要杂草有:香附子、马塘、马齿苋、鸭舌草、牛筋草、稗草等。
1.2 供试药剂
70%噻虫嗪(锐胜)拌种剂、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剂、30%苯醚·甲环唑(爱苗)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乳油、22%噻虫 高氯氟(阿立卡)微量悬浮剂(均为先正达公司出品),2.5%溴氰菊脂(敌杀死)乳油(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出品),90%乙草胺乳油(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出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淄博恒生农药有限公司出品)。
1.3 试验设计
根据花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时间和特点,选择了3个化学药剂组合和1个对照,其设计如下:
A: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溴氰菊脂;
B:精异丙甲草胺+苯醚·甲环唑+噻虫·高氯氟;
C:乙草胺+多菌灵+溴氰菊脂;
D:对照(CK),即只用精异丙甲草胺除草。每处理3次重复,每区面积25m2。
1.3.1 药剂处理
a)种子处理:播种时分别按1kg种仁拌2.5%的咯菌腈1ml防治根、茎腐病和70%噻虫嗪3g防治地下害虫;
b)苗期封闭除草:播种盖土后,示范处理A、B、C、D每667m2分别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ml和90%乙草胺乳油100ml进行芽前除草;
c)防治叶部病虫害:示范处理A、B、C在初花期(阴转多云天气)和饱果期(多云天气)每667m2分别喷施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ml防治叶斑病和疮痂病等,22%噻虫·高氯氟微量悬浮剂10ml防治蚜虫,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叶部病害和2.5%溴氰菊脂乳油25g防治蚜虫等;
d)对照(CK):播种盖土后覆膜前每667m2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ml进行芽前除草。
1.4 试验地条件
示范地为坡地,沙壤,肥力中等,常年种植花生。花生品种为中花2号,4月7日翻耕,667m2施45%NPK洋丰复合肥25kg加15%持力硼200g,结合整地拌土撒施30%毒死蜱(佳田佳盛)250ml,4月9日开厢播种,地膜覆盖,8月2日取样测产。
1.5 调查方法
各种病虫草害调查方法,每处理取样3点,每点1m2,于播种前和收获后翻土调查地下害虫;计算方法分别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处理效果
表1 种子处理效果调查比较2011年5月23日
表1结果表明,对花生苗期生长效果优劣依次为A、B、C处理,比对照株高分别增加2.6cm、1.9cm、和0.4cm,根长分别增加0.6、0.3和0.1cm,出苗率分别增加5.7个、2.0个和0.3个百分点。
2.2 苗期封闭除草效果
表2 苗期封闭除草效果调查比较
2.2.1 药后20d防效
表2结果表明,对禾本科杂草A、B两处理防效达100%,C处理比对照降低4.3个百分点;对阔叶杂草A、B两处理与对照相近,C处理比对照降低12.9个百分点。
2.2.2 药后45d防效
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综合防治效果,A处理与对照相当,B、C两处理则比对照分别降低5.3和14.4个百分点,杂草鲜重防效趋势基本一致。
2.3 病虫害防治效果
于播种前和成熟后分别调查花生地下害虫与叶斑病(表3),花生叶斑病病情指数A、B、C处理比对照分别降低9.8、10.0和7.7,防治效果分别提高92.7、90.9和25.7个百分点;防治地下害虫效果比对照分别增加77.7个、65.9个百分点和降低3.7个百分点。
表3 病虫害防治效果调查比较
2.4 产量结果
成熟时测产结果(表4),每667m2荚果产量A、B、C处理比对照分别增产45.4kg、37.0kg和16.6kg,增幅分别达18.8%、14.9%和0.8%。
表4 花生不同药剂综合防治产量比较表单位:kg/667m2
2.5 经济效益
以花生荚果8元/kg市场现价和药剂零售价计算,除去药剂成本,每667m2纯收入A、B、C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305.95元、266.60元和126.55元(表5)。
表5 花生不同药剂综合防治经济效益比较单位:元/667m2
3 小结与讨论
不同药剂综合防治花生病虫草害对比示范结果: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等,以播种时按1kg种仁拌2.5%的咯菌腈(时乐时)悬浮剂1ml防效为87.3%,比对照提高6.7个百分点。防治花生叶斑病和疮痂病于初花期和饱果期 667m2分别喷施30%苯醚·甲环唑(爱苗)乳油20ml兑水喷雾防效达98.3%,比对照高92.7个百分点。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拌种时按1kg种仁用70%噻虫嗪(锐胜)3g拌种防治效果为65.1%,比对照高77.7个百分点。播种盖土后667m2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乳油80ml兑水喷雾,药后20d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达100%,对阔叶杂草防效为 96.3%,比 667m2用 90%乙草胺乳油100ml分别增加4.5和6.8个百分点;药后45d综合防效为75.3%,则比乙草胺处理高4.4个百分点。
与对照比较,化学药剂组合A(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溴氰菊酯)、B(精异丙甲草胺+苯醚·甲环唑+噻虫·高氯氟)和C(乙草胺+多菌灵+溴氰菊酯)3个处理均能促进花生生长,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收入,其幅度由大变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667m2荚果产量分别为255.7kg、247.3 kg和226.9kg,按市场现价和零售价计算,除去药剂成本,比对照分别增收305.95元、266.60元和126.55元。
另据成熟时实地观察,喷施爱苗处理的植株仍鲜活,且叶斑病少,无芽果,而对照植株已枯黄,每穴芽果达3~4个。说明喷施爱苗等药剂能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果多果饱,有利提高花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