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习共同体应用策略初探
2012-10-10周丽华
周丽华
初中英语学习共同体应用策略初探
周丽华
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语言的学习更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的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初中英语教学;学习共同体;应用策略
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在某种程度上,陈旧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如今,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语言的学习更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仅能为使用这种语言创设环境,而且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的单纯灌输效果好得多。在学期初,我把两个班级中的学生(共102人)按照英语成绩和表现的不同划分为5个层次。
层次 成绩情况 人数 表现第一层次 很好 17 积极,但易骄傲第二层次 一般 32 积极,但不主动第三层次 一般 21 不积极,无进取心第四层次 较差 18 积极,但无从入手第五层次 较差 14 不积极,已丧失自信心
虽然102名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但是我发现,无论哪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学生们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好英语的共同愿望。以往的方法大致有两类,即教师补差和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组成补差组。但是这两类方法各有弊端,教师补差的弊端是,如果基础差的学生数量较少,且都能发自内心的付诸努力,这无疑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然而,随着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复杂,基础差的学生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时间一长,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往往会因为无法坚持而最终选择了放弃。而且这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不会使学生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类由教师指定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组成补差组,绝大多数教师都曾经尝试过这样的方法。在小学生和初中的一年级中,这种方法的实施效果可能要好于初中高年级和高中。原因是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有表现自己长处的愿望,而小学生和低年级的初中生有强烈的表现欲,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虑问题增多,很多人的性格趋于内敛,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更加谨慎,做事情会考虑得比较周全,多数人还是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帮助别人的同时,如果对方取得了进步,部分人会因为产生成就感而再接再厉,还有一部分人会产生危机感,生怕被自己帮助的人超越。而如果被自己帮助的人没有取得进步或进步很小,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因此,这种方法在高年级的学生中使用较少。这种方法实施初期,基础较好的一方容易产生一种优越心理,认为教师的这种安排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肯定、赞赏和信任,因此,会很认真地去完成这项任务。而被帮助的一方,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如老师不管我了,老师推卸责任,老师还没有放弃我,让同学来帮助我,只要我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但是,这种类型的小组本身要求双方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恒心,而且,这种形式要求双方都行动起来才能达到进步的效果。因此,一段时间下来,多数帮困组会因为双方的懈怠而悄然瓦解。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种合作方式,既能让学生自己做主,选择合作对象,又能把这种方式坚持下去,最终达到“合作中探究、发展、创新”的目的。这时,我考虑到了一些心理因素。在上面陈述的帮困组的形式中,基础较好的一方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且由于双方英语水平相差过大,容易使基础较好的一方产生骄傲心理,而基础较差的一方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在遭受帮助者多次的奚落或遇到缺乏责任心的帮助者,他们很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态度固执而偏颇,一意孤行,听不进劝导、教诲,成绩持续退步,时间一久,将会彻底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我把小组双方合理调配一下,情况也许会发生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比较倾向于与自己的年龄、地位、文化、职业、经历、兴趣、性格、观点等相似的人结交,具有这些相似性的双方,则容易产生吸引力。学生之间也同样如此。平时,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都很接近,在学校里,文化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多数都是很好的朋友。如果我能利用这一点,使各方面都很接近的学生组成互助合作组(改变以往的“帮困组”这一称呼),相互影响、相互帮助,淡化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角色,相信效果会好一些。抱着这样的态度,我开始实施新的方法。
首先,我召集了第二层次的学生,肯定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暗示了我对他们的期待和赞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处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地方。赏识能够让学生觉醒,让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所有的学习障碍在他们面前,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不仅这一层次的学生成绩逐渐有所提高,处于第一层次的学生也因为产生了危机感而不再满足于停滞不前。
随后,我要求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第二层次和第四、五层次的学生们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自己找到合作对象。之所以采用协商的方式,而不是指定的方式,主要考虑到学生的是否自愿将直接影响到合作效果,而课后协商不仅可以使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人,而且这种方式会使合作双方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大大提高。由于合作双方在英语水平上相差不是特别悬殊,因此在合作时,双方尤其是基础稍差的一方在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在合作时也不会感到太吃力,而且,一方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在无形之中带动另一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并且由于双方是自愿组合,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诚挚、认真地相互监督、督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现象。
现象一:由于组合双方大多数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是学生的自愿组合,因此基础较差的一方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比较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大胆地对已经确定的答案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用担心自己的朋友会嘲笑自己。如果把合作的另一方换成教师,他们就不会如此的放松坦白。因此,与教师帮助学生比较起来,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水平。
现象二:合作的过程中,组内双方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悄然形成。由于双方的英语水平相差不大,而同等水平的学生之间的竞争必然存在,同时,又因为合作双方是比较好的朋友,因此,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时刻都存在。合作期间,当基础较好的一方遇到问题并且无法解答时,他们会及时地向老师请教,学习态度比以前更加积极主动。有时基础较差的一方由于听不懂或无法理解其合作者的讲解,会主动找老师求助,学习态度也比以前主动得多。同时,在不同的合作组之间也存在着合作和竞争。组内遇到问题时,组内的双方先讨论,在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时,会找其他的组共同讨论。同时,在进行互测时,组与组之间又会暗暗地较起劲儿来。
现象三:很多学生,在通过这种互助合作方式取得进步后,他们不仅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逐渐把互助合作的时间地点由课后发展到课堂上,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学生直接解答或通过学生讨论解决的,有时,英语课是由我的“学生助教”负责备课、授课等。很多次,我都情不自禁为他们的精彩表现而喝彩!这种学习方式使我的教学工作越来越轻松,真正地为我“减负”了!
在此过程中,我还适当的增加了一些内容。如,每半个月每个组都要通过组内两人协商共同出一份试卷,然后和其他小组互做测验(满分50分)。出题组要提供每道题目的检测目标和标准答案。而答题组通过合作答题,不仅要给出答案,而且,答案后要附带题目分析。每次试卷互相批阅完后,如果对有的题目或答案有疑问,可以双方协商,如协商后仍不能统一答案,则找教师请教。这个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每份试卷都是学生精心编写的,其中不乏好题目。每次测验后,由学生组成的试卷评审组会综合所有试卷,选出其中的优秀题目,编成两份精品卷保存起来,在假期前统一发给全班学生。应该说,这种方式体现了分层次教学、评价、合作的宗旨,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每一份试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现状向着自己的目标稳步前进。相反地,传统方法,即一张试卷考所有人很显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只会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后导致彻底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很多学生发现,这种互出题目的方法,使自己在提高出题质量的同时,解题能力也大大提高。因为,每次解题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站在出题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而能够正确地抓住出题者的意图。因此,可以说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真正做到了“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另外,每个单元学习结束,我都会要求每个组自编一份单元复习提纲,然后,每个大组(6个互助组为一大组)分组讨论出一份提纲,派一个代表在课堂上为全班同学复习。这样的单元复习课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进来。而且,在成为大组代表的学生在课堂上做复习时,其他学生发现了问题会立刻提出,并会对不正确的地方加以纠正。这使得每组学生都非常认真、谨慎地编写复习提纲,以免被挑出毛病。应该说,有时学生们那些集集体智慧所编写的提纲要比我自己编的更好。
一学期下来,我把学生们的情况和学期初时做了一下对比,结果如下:
层次 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后的表现第一层次 17 21 积极,态度踏实,不骄傲第二层次 32 38 积极,兴趣浓厚,常提问第三层次 21 30 比较积极,爱给别人“挑刺”第四层次 18 4 一般,在严格督促下比较努力第五层次 14 8 不积极,容易丧失自信心
上面的数据使我看到了这种相近互助合作法的确在提高学习效果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不仅如此,很多学生在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自身的很多方面也发生了变化。拿原本处于第一层次的学生举例,他们以往因为骄傲而养成的浮躁学习态度被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所取代;以往对比自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屑一顾,现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就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而且品尝到了成就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较差层次上的人数锐减,而中等偏上层次的人数大幅增加。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也给教育者极大的鼓舞。当然,实验结果也表明,第四、五层次上的学生还有十多个,他们仍比较容易丧失自信心。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主动付出努力。课上的重视、课后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种相近互助合作法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我切实体会到合作学习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就在于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它逐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这一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这种相近互助合作法使我在教学上感到轻松不少,而班级中的英语学习气氛却日臻浓厚,教学效果也日益提高。当然,这种方法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我必须坚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帮助我的那些越来越爱提问的学生们解决各种难题。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只要勤于钻研、敢于实验,我们教师会找到更多适合不同学生的好的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何 岩
G64
B
1671-6531(2012)07-0158-02
周丽华/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江苏苏州2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