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非专业教材中的隐喻及教学

2012-10-1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喻体隐喻语境

陈 爽

大学英语非专业教材中的隐喻及教学

陈 爽

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语境观方面讨论隐喻对英语教学的作用,针对这三个理论在大学英语 (非专业)精读课本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在探讨大学英语 (非专业)教材中大量隐喻的类型及功能后,应该利用这两种理论来指导英语教材中的隐喻学习。

隐喻;认知心理学;语境观;大学英语;非专教材

一、隐喻的定义、特征、功能

(一) 定义

隐喻长久以来被看作是一种纯语言现象,其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现代隐喻理论的诞生。他们提出的隐喻认知观是对传统隐喻修辞观的一种反动。Lakoff(1980)把隐喻重新定义为“在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the cross domain mapping in conceptual system),即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来解释隐喻现象。他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本质就是用另一类事物去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并且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隐喻的工作机制是通过一种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陌生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从而达到对抽象目标域的理解,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

(二) 特征

常晓梅(2001)指出隐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含有与字面意义完全不相符的概念,是通过对词义的归类或延伸来构成新的含义,因而对暗喻句的理解无法通过对文字表面意义的理解来完成。第二,暗喻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主体、喻体和喻意。主体(Teno r)是指喻体所依附的对象,喻体(Vehicle) 是指用于比喻和形容主体的术语,喻意(Ground)是指主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如:Billboardsare wartson the landscape.此例句中,Billboards为主体,warts为喻体,而billboards与warts之间的相似之处为喻意,即“表面上丑陋的隆起物”(Verbrugge&M cCarrell,1977)。第三,暗喻是用语言形式来表达超语言行为的各种微妙特征,所以它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也就是说情景因素对创造暗喻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功能

隐喻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其他事物来认识某些事物的特征,可以使我们的语言使用更加简洁、形象和生动。一般来说,不同的隐喻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大多数隐喻同时发挥着多重功能,包括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等。在英语教学中,隐喻的认知功能和语言学功能体现得最为突出。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们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赵艳芳,2001)。具体体现为新的语言意义产生、语义转义和引申。隐喻在语言系统中的功能主要是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刘振前,1996)。具体体现为填补词汇空缺、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四)类型

随着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呈现出的系统化与多元化趋势,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和系统。但是,不同的学者对隐喻构型在形式、内容和侧重点上的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结合大学英语实际特点,本文只重点介绍Lakoff&Johnson对隐喻的类型总结。

Lakoff&Johnson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Metaphor)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Time is money等。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Metaphor)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如Happy is up;Sad isdown等。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是指将抽象的和模糊的经验,如事件、行为、感觉、观念、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以便对之进行推理、量化、并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如The pressure of his responsibilities caused hisbreakdown就是对原因的识别。

二、认知语境与隐喻解读

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认知语用学理论诞生后形成的认知语境观,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隐喻解读过程实质上就是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而我们对于英语教材的分析也离不开认知语境理论作为支撑。

(一)语境概念

传统的语境概念大致包括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等,这些方面基本上包含了交际时的客观因素,它们对语言交际产生各个方面的制约作用。在以Sperber和Wilso n(1986) 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语境被解释为一种心理结构体(psycho logical construct),不仅包括交际时的上下文、即时的物质环境,也包括语言学习者的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以及认知能力。冉永平(2000)认为语言的交际过程是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其中涉及到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与顺应等,所以它可以解释交际的认知状态。熊学亮(2001) 则认为:认知语境涉及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和背景知识。但这种认知语境不再是客观的物质环境或话语的上下文,而是客观世界在心中的反映,它是一个人所有的概念、知识、经验、理性、情感全部内化后的开放性整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集。

(二)隐喻解读过程

隐喻解读一般分为两个步骤:隐喻识别和隐喻意义推断。隐喻解读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辨认和理解隐喻这种语言现象。向二兰和侯国金(2005)认为隐喻辨认很多时候是受喻者在潜意识中完成的,但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观察隐喻信号、判断隐喻的始发域和目标域、串联隐喻的连贯网络、体会使用隐喻的意图。笔者认为辨认隐喻可以从词汇层面及句子结构层面进行。

受喻者在辨认隐喻形式之后,就要对隐喻所表达的意义进行推断。在进行隐喻推断时,语境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认知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几乎包括人类思维所涉及的任何现象。根据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听者在释义之前应假定言者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激活认知语境,推理出合理的喻义。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大学英语(非专业) 《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为教材研究母本,找寻在课文中出现的隐喻案例。按照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对所选实例进行分析.

(一)结构隐喻

结构性隐喻指隐喻中始源概念域(source domain)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target domain)中去,使得后者可按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例如,“smoking is a form of self-battering that slao batters those who must sit by,occasionally joke or complain,and helplessly watch.(《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A以下简称为B2U5TA)”,“smoking”为始源概念域,“self-battering”为目标概念域,运用了典型的隐喻结构手段A isB,将吸烟比喻成自我毁灭。

(二)方位隐喻

空间隐喻(Metaphors of space)为方位性隐喻。如:垂直性的“上下”、水平关系的“左右”、还有“内外”、“远近”、“深浅”等表达空间的概念可以用来组织另一概念。例如,“over parents'protest( B3U3TA) ,beneath his careful disguise(B3U1TA),at the core of Engelbret's life (B3U4TB),in-depth planning(B3U3TA)”。方位隐喻的运用往往和情感体验有关,如示例中“在他小心的隐藏之下”、“在Engelbret生活的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动词是借助于方位进行隐喻意义的引申的,如rise;fall,stretch;spread等。

(三)实体隐喻

本体性隐喻是用关于物体的概念或概念结构来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经验。如可将抽象的概念说成具体的物体,可使后者的有关特征映射到前者上去。在本体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例如,“a wrinkled skirt(B2U7TA)”将裙子起皱的现象说成具体的“皱纹”,“a very pregnant moment(B2U8TB)”将重要的时刻比喻成怀孕。其他在教材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列举如下:

source B2U10TA B2U10TA B2U10TA nd color B2U10TB B2U10TB s B2U10TB B2U10TB 8 I was crushed B3U4TB 9 a comdown from her high expectations B3U4TB 10 an acid tongue B3U4TB 11 feet are planted firmly on the ground B3U4TB 12 listen to horrible stuff B1U1TA 13 make my blood boil B1U2TA 14 the knot in my stomach B1U2TA 15 tap into basic belefs B1U3TA 16 trust can be contagious B1U3TA 17 squeezing a message of love B1U3TB 18 send mixed message B1U4TA 19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B1U5TA 20 misinformation plaues B1U5TA 21 4 solid hours B1U6TA 22 I was immue to vilence B1U7TB 23 they burst into mind,glowing with the heat of creation,many ideas kept surging in his head. B1U8TA 24 beneath his careful disguise B3U1TA 25 saddle with their respective troubles B3U1TB 26 cultivating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rinciples B3U3TA 27 fruitful relationship B3U3TA 28 the pit of my stomach B3U5TA 29 last ounce of strength B3U5TA 30 a drain on resources B3U6TA 31 success stems from his personality B3U7TA 32 a bitter and painful divorce B2U3TA 33 budding relationship B2U3TA 34 harbor reservations B2U3TA 35 shrink into a silent indifferences B2U4TA 36 hopelessly hooked by cigarettes B2U5TA 37 a wave of regret B2U5TB 38 sours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2U5TB 39 loosen the parents'ability B2U5TB 40 turn over a new leaf B2U5TB 41 turn down a blind date B2U6TA

四、关于隐喻的教学

正确理解和运用隐喻的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微技能。这项技能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不断积累。在培养学生的隐喻驾驭能力方面教师只有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拾零法

隐喻教学事实上可以贯穿于词汇和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在讲授词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出或补充说明某些词语的引申意义或比喻用法,可以采取教师举例、学生造句或翻译句子的办法进行操练。在讲解课文时,凡遇到隐喻的应用实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辩别本体和喻体,分析二者的相互联系并要求译成汉语。

(二) 联想法

教师给出本体事物,要求学生从本体的主要特征入手展开类似联想,选择合乎情理的喻体并加以说明。如教师给出time作为主体,学生可能联想到river,bird,money,life等等。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反馈发表评论或给出自己的喻体选择作为范例。这种饶有兴趣的课堂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文化对比

以英汉两种词汇中的成语为例,许多隐喻都是类似甚至相同:to strike while theiron is hot(趁热打铁)、wash one’s hands of(洗手不干)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汇,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和认知观,表达和表现方式会有巨大的差异。词汇不仅涵盖了民族的思维模式,更浸透了该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学习用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注意词汇隐喻意义的跨文化比较,使学生在词汇学习中能够自觉的比较英汉词汇隐喻意义的差异,继而正确地运用词汇。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Ltd,1980.

[2]S perb er,D.&Wil son,D.Re le vanc e:Commu nicat i on and-Cog ni ti on[M].Oxford:Blackw ell.1986.

[3]Verbrugge,R.R.,&Mc Carrell,N.S.Metaphoric comprehension:Studies in rem inding and resembling[J].Cognitive Psychology 1977(9):4942533.

[4]常晓梅英语暗喻的认知、理解与施教外语研究 [J]2001,(7)30-33.

[5]刘振前,时小英.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17— 19.

[6]冉永平.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8).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27.

[8]向二兰,侯国金.隐喻的语用学解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9]熊学亮.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张秀国.英语修辞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64.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B

1671-6531(2012)08-0079-03

陈爽/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猜你喜欢

喻体隐喻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跟踪导练(三)2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