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2012-10-09孙延良
孙延良
(宁津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山东 宁津 253400)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和传导性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是耳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较多。而中耳通气管被分泌物形成的干痂堵塞为置管术后较为多见的通气管堵塞原因。该病一般表现为听力减退、传导性耳聋,未能及时治疗者可发展为听力损失、言语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儿童,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可诱发中耳黏连、硬化或胆固醇蓄积等一系列病变 ,造成听力严重损害[1]。冬季是该病的多发期,一般治疗主要通过消炎、抑菌、排液、消肿以达到治疗目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容易复发。鼓膜置管术是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且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采用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0-02~2012-02月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60耳),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0例(30耳)和对照组30例(30耳),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0~66岁,平均56岁;病程1~16个月;左耳18例,右耳12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1~70岁,平均57岁;病程2~17个月;左耳17例,右耳13例。均为单耳发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经鼓膜穿刺抽液3次以上无效或通过抗炎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主诉症状:耳闭塞感、低调耳鸣、同侧头部胀满感、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活动受限、充血、混浊、光锥消失及鼓室积液征,部分患者有耳内水动感。部分患者起病初期有耳疼痛感,无耳流脓、眩晕等表现。多有感冒、鼻塞等诱因。平均听力下降25~40dB,声导抗检查显示鼓室呈 B型或 C型鼓室曲线。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鼻咽部、中耳占位性病变,以及有噪声性听力损伤病史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麻黄碱液或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鼻,咽鼓管吹张,口服抗生素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鼓膜置管术后注药治疗,嘱患者患耳向上,取仰卧位,外耳道消毒使用75%酒精消毒后,用鼓膜麻醉剂表面麻醉。鼓膜穿刺抽液,回抽吸尽带气泡液体后退出,再次由穿刺部位周围刺入中耳腔内,注入 40mg曲安奈德和30mg盐酸氨溴索的混合液注药治疗,每周1~2次,视病情治疗1~6周。抗生素在术后1周常规应用预防感染。对照组仅实施鼓膜置管术治疗。随访3~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患者主诉、耳内镜检查、言语频气导听阈测定、声阻抗结果评定临床疗效[2]。治愈:经治疗,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去管后鼓膜愈合,骨膜形状、色泽正常,鼓室曲线恢复为A型 ,言语频率听阈 <25dB,气骨导差 <10dB。(2)好转:症状改善,但未完全消失,骨膜形状、颜色未完全恢复正常,鼓膜愈合好或内陷,鼓室为“C”型曲线,言语频率听阈较治疗前下降> 15dB,气骨导差在20dB内。(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检查无变化或有加重迹象。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 SPSS16.0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的情况发生。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30)
3 讨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起病原因与咽鼓管的阻塞、中耳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是小儿和成人较为多见的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有咽鼓管导管吹张术、鼓膜穿刺抽液术和鼓膜置管术三种。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咽鼓管的功能状况在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鼓室置管术一般在头灯的照视下进行,手术过程中,由于视野狭小、光线不好、鼓膜暴露差而使操作起来不太方便,常常导致置管不准,周围组织损伤等[3]。伴随着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提高 ,鼓膜置管术能暴露好鼓膜,使操作更加精确,术野更加清晰。鼓膜无论是穿刺还是切开,均不能使鼓室内液体完全引流出来,因此 ,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多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鼓膜置管术的目的在于保持鼓室与外界大气压平衡,清除鼓室内积液,减少杯状细胞和腺体的增生,减少中耳非感染性渗出液的积聚,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间接增强纤毛运动的恢复。鼓膜置管术后,中耳通气管阻塞是鼓膜置管失败的常见原因,术后早期的阻塞物往往是术中出血形成的血凝块,晚期常常是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和脱落的上皮聚集在通气管周围 ,形成干痂,造成堵管。同时,部分患者合并有鼻炎、鼻息肉、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病变,当给予实施置管术后 ,出现如:化脓性中耳炎、永久性鼓膜穿孔、鼓膜瘢痕、钙化等并发症。本研究中为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术者尽量轻柔操作,为避免损伤咽鼓管咽口黏膜导致狭窄或黏连而影响其疗效。尽可能减少对外耳道皮肤、鼓膜表层及鼓室黏膜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采用 T型管 ,避免反复插管的损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外耳道消毒,尽量吸出鼓室积液,抽液干净,再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鼓室,要反复冲洗 ,以减少堵管的机会。及时调整导管的位置,利于积液的排出。注药术后继续以导管经通气管向鼓室内注入药液,以稀释残留的渗液,溶解血凝块。该药液中的曲安奈德注射液具有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有效减轻鼓室黏膜的炎性水肿,保证通气管的通畅和鼓室的清洁,在鼓膜切开后,鼓室与外界相通,亦增大了感染的机率;无菌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有利于咽鼓管的功能恢复。促进咽鼓管的开放,咽鼓管咽口的清洗需在插管前先行,可避免鼓室被带入鼻咽分泌物。让鼓室内残留的渗液及血凝块等逐渐从外耳道及咽鼓管途径排出,有学者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并非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必要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是感染因素。本研究所采用的曲安奈德注射液为人工合成的含氟长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药效可长达3周,在鼓室内注射的类固醇激素的持续时间较长,可长时间内保持抗炎、抗过敏及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的效果。术者在进行手术适应证时应认真选择,避免发生其他并发症或出血而影响疗效。在咽鼓管内给予表面活性物质或类似于表面活性物质,鼓膜表面呈放射状切开鼓膜置管的鼓膜切口,起到改善咽鼓管生理功能的治疗效果。这样鼓膜纤维层中的放射状纤维的完整性便可得到保护。促使分泌性中耳炎模型组动物咽鼓管纤毛细胞的纤毛排列更为有序,从文中结果看,有助于降低黏膜表面张力和咽鼓管开放。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明显升高。另外,本研究用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药液直接进入鼓室,能有效避免从外耳道滴入药液时药液经外耳道污染而诱发的中耳感染,因此,所有术后注药的患者均未继发中耳化脓性感染等并发症。如果多次鼓膜置管术后仍复发,应考虑到有并发胆固醇肉芽肿的可能。虽然堵管是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因此,对于术后复发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行中耳CT及 M RI检查,以排除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可能。本研究通过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入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总有效率达 100%,高于对照组,且鼓膜形态、鼓室导抗图改变等观察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印爱军.成人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状况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6):571-572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3-324
[3]张艳芳,张荣强.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2):36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