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回顾与探新

2012-09-28程海云朋玉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个体心理健康标准

程海云,朋玉环

(1.铜陵学院;2.铜陵市北京路小学,安徽 铜陵 244061)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是评价心理健康的一系列准则.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国内学术界,十几年来,以“心理健康标准”及相关词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连年不断,论文数量大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可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如火如荼”.[1]为什么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会如此之热?这是由其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基点”作用所决定的.制定一个相对统一、广泛认可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需要;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需要;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是科学研究的需要;是客观操作的需要.同时,心理健康标准还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难点”,因为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制定绝对的健康标准很难;对心理健康与否的判别还受社会环境、文化风俗、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民族特点等的影响,很难制订一套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永久适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涉及到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所依据的基础和范围,由于各分支学科与学派的观点不同,很难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同时,心理健康标准的制订,必须通过大规模的调查,这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基础是对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分类,而这些规律和分类尚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2]所以,迄今为止,尚缺乏令人信服、为大家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

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歧

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派的众多学者都对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界定和阐释,提出了许许多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3-4]但其中的理论分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原则、目标等.

1.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依据

由于研究者所持的心理学理论、考察的角度不同,导致采用的划分依据也有所不同,因而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首先就体现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上.目前,主要依据有6种,各种依据的要点分别为:统计测量,即根据统计学的常态分布曲线,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者就是异常;社会规范,即以社会规范作为标准,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正常;生活适应,即以个体是否表现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为依据,判断人们的心理正常与否;临床诊断,即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观经验,即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身心发展,即以个体身心两方面成熟和发展相当者为正常,较同龄人明显低者为异常.

正如叶一舵(2001)指出的:“如果要从这些标准中‘提取’若干人们都比较认同的合理要素的话,那应该是医学标准的客观性,统计学标准的方法论,社会学标准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心理学标准的个体性和主体性(能动性).在这些合理要素中,医学标准的客观性虽然合理,但其适用范围较窄,无临床症状或病因者并不能被认定为心理健康者,因而这一‘临界’标准实际上也不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如此说来,有价值的‘依据’便是其他三种‘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的合理因素.然而,统计学标准的方法论因把握的尺度宽严不同,社会学标准的社会性和心理学标准的个体性因其各自的倾向性不同,也形成了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时的意见分歧.”[5]

1.2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原则

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从方法论的层面,主要存在着两种原则:一为“众数原则”,一为“精英思路”.“众数原则”通过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比照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来判断,“精英思路”则把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以个人内在天性发展程度来确定.

“众数原则”是基于两个假设而建立的:首先,在任何时候,组成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永远是少数.其次,社会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永远是个体,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可视为异常.对“众数原则”的异议主要来自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其中以马斯洛为代表,他认为,人生而就有天性,天性本善,至少也是中性的.但人的天性需在环境条件(尤其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才能发展成现实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如果环境条件提供了适宜的发展土壤,人就能顺其天性发展出良好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条件本身就是异常的、压抑人性的.在此条件下大多数人都可能不能顺其天性发展,结果出现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出现大量“适应良好的奴隶”.[6]在否定了“众数原则”之后,马斯洛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思路,他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的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由于自我实现者在全人口中只占极少数,他们在常态分布中处于一侧的尖端,故称“尖端样本统计学”,即所谓的“精英思路”.国内也有学者对“众数原则”发表了异议,张海钟(1995)指出:临床的实证和哲学的思辨告诉我们,“众数原则”下的社会适应论的基本假定是令人怀疑的.[7]柳夕浪(1995)也指出:事实上,“众数原则”的思路虽容易为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接受,但它把“卓越”、“超常”者视为变态,这样,如牛顿、毕达哥拉斯以及众多哲学家就被列入变态的名单里了.[8]

事实上,“众数原则”和“精英思路”都是一种“研究标准”,并非就是心理健康本身的标准.作为统计学角度的研究方法,两种“标准”都能反映各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有可取之处.但“众数原则”提出的是一种相对标准,只具相对性;而“精英思路”提出的是一种绝对标准,又过于绝对化.因此,这两种“研究标准”都不能完整反映人类心理健康的全貌.因此,单一的“众数原则”或单一的“精英思路”都有局限,两者的兼容并蓄才是可取的.

1.3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目标

关于目标的分歧,先后有生存标准与发展标准之争和如何适应之争两个问题.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立足于个人生命存在,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与延长生理学寿命,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顺从社会世态;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祈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使得个人身心潜能得到最大发挥.[9]研究者制订心理健康标准究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社会,还是为了个体,都会影响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和表述.对于社会性和个体性倾向,其实两者完全是相互融合的,未来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个体既能和谐地与社会相融,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个性的弹性与张力.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针对我国特有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现阶段在我国注意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协调的同时,应给后者以更多的关注.生存标准与发展标准之间如何协调又直接催生出如何适应的问题.

叶一舵(2001)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后指出:现有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基本上都承认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都视心理健康是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都把适应(尤其是社会适应)良好看作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或重要特征;都强调心理健康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因此,完整的心理健康的定义应该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主体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10]叶元辉(2001)从适应与发展的角度入手指出,适应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适应是个人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而发展是指个体的整体素质在时间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个体的心理过程就是一个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过程,是一个由低一级的适应水平向高一级的适应水平不断推进的过程,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11]适应和发展应该是心理考察的基本对象.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既考察适应状况,也能考察发展状况.

2 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认识

通过仔细分析、比较和综合,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适应,都视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心理功能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标准,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关于理论分歧,并不是不能融合的,应该说逐渐有了缓和的倾向,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

第一,心理健康标准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非各方面都合乎标准,进行心理健康评价时,要考察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偶尔出现的不健康状态,并不意味着被考察者心理就一定不健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并且心理健康与否的临界状态很难找到确切的界限,更可能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第二,心理健康标准既要注重个体层面,又要注重社会层面.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并非截然对立,无法融合.若摒弃个体性谈社会适应,可能导致为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而学着去钻营取巧,阿谀奉承,导致人性异化;若摒弃社会性谈个体发展,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人也决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因此,单纯地注重社会性或个体性都是不可取的,必须二者兼顾.既要考虑从行为是否有利于个体发展和满足个体需要来评价,又要从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一致性来考察.

第三,心理健康标准既要注重适应标准,更要注重发展标准.生存与适应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发展则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与目标.适应是个人不断调整身心,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发展则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指向更成熟、更丰富、更健全的心理品质.适应水平通常侧重个体与环境关系现状的维持,发展水平则指向个体与环境在未来可能达到的关系状况.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应该是既考察适应状况,又考察发展状况.从教育的社会价值及个人价值,更应给发展标准以更多的关注.

3 心理健康标准的结构探讨

目前,国内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大多采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过度热衷于对国外的各种心理健康标准进行甄别、转述和验证.部分研究者开始对我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进行挖掘与整理,但未能凸显出心理健康标准的本土化.[12]研究基本处于中观性,很难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状态.心理健康标准的内容基本都停留于现象性描述,大多以知、情、意、行、人格、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的框架来制定,缺乏对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因此,应构建一个统一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式,明确心理健康的构成要素,然后在此基础上界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标准.[13]

和谐包含协调、适中、平衡、秩序与完美之意,主要指的是处理与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心理健康的宗旨大多可归结为一个“和”字,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语中的,是心理健康至善的主客观标准.[14]庄子的顺随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逍遥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虚静恬淡,达到人与自我的和谐.[15]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6]构建和谐社会,就其社会人而言,有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是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17]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本质在于人与其生活的各种关系世界的互动中所达到的一种协调、统一、完整、平衡的和谐状态,具体表现在与自我、他人、环境、社会四个方面,即个体与己、人、物、事的关系和谐.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个体性的适应与社会性的发展相互促进、转化,推动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图示如下:

图1 心理健康标准结构模式图

心理健康标准结构模式图是一个动态的圆形,划分为四个区域(维度),分别为人与自我、他人、环境、社会四个方面的互动关系与和谐状态.区域面积表示各方面的和谐程度.坐标的四个方向代表四种趋向,即心理健康的不同属性和层次.人与自我、环境的关系更多体现在个体的感知,较为被动,倾向于心理健康的个体属性;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和谐更多表现为个体的行为,较为主动,倾向于心理健康的社会属性.环境和谐、人际和谐、自我和谐体现了心理健康的一般水平,即适应标准;角色和谐、人际和谐、自我和谐归结为心理健康较高水平,即发展标准.

4 心理健康标准的内容阐释

采用一个要素作为评价另一事物的评估指标,必须满足一个充分和必要条件,即被采纳的因素与被评估的事物之间,必须有密切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根据对心理健康标准结构的认识,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这样的结构下界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标准.

4.1 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根本属性

自我和谐体现个体与自身的关系,对于个体来说,生理与心理是相互支撑的两个方面,健康的身体特别是健全的大脑乃健康心理的基础,身心健康才是自我和谐的前提,同时还表现为知情意的和谐、人格的和谐等.[18]自我和谐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完善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反映适当;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其人格是统一完整的,并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从整体上来说,心理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个体,实现其与自我更高层次的和谐.自我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根本属性,是个体与关系世界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2 人际和谐: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人际和谐是指个体与他人关系的亲密、融洽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的人在交往中与他人能心理相容,相互尊重,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既有较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的朋友;对人情感真诚、善良,关心理解他人;乐于交往,并能从交往中能感受到幸福感与归属感;积极的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与他人互动的程度和水平,是人心理健康与社会化的重要标准.

4.3 人与环境的和谐:个体性适应的基础

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物质作为个体赖以生存的前提和生活情境,其条件的好坏影响个体的心理感受.人文环境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氛围,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坦然面对并接受现实,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合理地利用环境;在环境不利时,既不逃避,也不怨天尤人,更不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去适应环境,积极改造环境;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依据环境调节自己的反应并控制和改造环境.与环境的和谐体现了人心理健康的个体性,是适应的基础.

4.4 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性发展的关键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会基本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形成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社会的要求保持一致并且保持和培养自己个性;他们热爱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努力学习、探索创新、积极工作;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努力去获得成功,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和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与社会背道而驰.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也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层次要求.

〔1〕〔12〕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J].心理科学,2003(4):704-708.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1-12.

〔3〕〔13〕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42-45.

〔4〕李雪平.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104-107.

〔5〕〔10〕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J].东南学术,2001(6):169-175.

〔6〕周燕.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48-52.

〔7〕张海钟.评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44-47.

〔8〕柳夕浪.个性培养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48-50.

〔9〕金德初.精神健康的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J].心理科学,1993(4):253-255.

〔11〕叶元辉.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兼论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2):138-141.

〔14〕胡江霞.“从心所欲不逾矩”——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2):45-48.

〔15〕强海滨.庄子心理健康思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11-14.

〔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06-10-19(001).

〔17〕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1-5.

〔18〕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增刊),2006:62-64.

猜你喜欢

个体心理健康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