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王家坞瓷瓦窑址调查记
2012-09-27徐岩
文/徐岩
2003年冬,笔者在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的王家坞发现一种古代瓷质筒瓦标本。经目鉴,瓦为瓷质,瓷化程度及烧造温度高,长33-34厘米,截面呈半圆形,直径18厘米,壁厚2.5-3厘米,做工规整,手感沉重坚实。瓦的表面分素烧和有釉两种,釉色有白、黑、红、黄、绿、橙等六色,以白色最多见。白釉肥厚,类似元代枢府釉色,多数无开片。少数瓷瓦,在口沿处刻划或以青花料书写产地及制作人姓名,一般格式如“饶州府浮梁县丞XX利匠XX开匠XX”、“丁字XX号利匠XXX开整XX”等。
初步审视瓷瓦,其年代应在元末-明初之际。其后,在瑶里镇刘家杪附近河滩上又采集到白色瓷瓦标本,证明古代窑里(瑶里的古称)成批制造此类瓷质建材的窑址至少应有两处。据当地人称,此瓦乃朱元璋建造南京宫殿时命浮梁本地窑户烧造呈献,属于民间烧制的贡瓷,也是宫廷使用的建筑材料。在瑶里民俗博物馆和瑶里镇上某人家,还收藏有这种瓷瓦的完整品,当地人称其为琉璃瓦,实则为瓷质。
王家坞窑,现址为瑶里茶场,占地约1000平方米,有高达五六米堆积物数处。茶园仍能拣拾到零星瓷瓦碎块。刘家杪窑,现为卧龙潭宾馆所在地,地表遗物已难以寻获。
为了弄清瑶里瓷瓦与南京明故宫的关系,2004年春,笔者携带部分瓷瓦标本赶赴南京博物院。古陶瓷专家霍华女士见到瑶里瓷瓦实物十分欣喜,随即拿出本院历年考古出土的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标本来比对。据霍华介绍,公元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吴政权,营建宫殿。次年,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南京城的皇宫建筑沿用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421年)。南京明故宫遗址曾出土一批同类瓷瓦残片,主要分布在皇城南半部社稷坛。社稷坛中心为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五行和江山社稷。坛外围建有瓷瓦亭子,顶部覆盖与同方位土色相同的瓷瓦和滴水。南京博物院曾在南京周边地区找到多处为宫廷烧造五色琉璃瓦的窑址,但瓷质建筑构件的窑址迄今尚未发现。王家坞瓷瓦窑址所出瓷瓦,与故宫出土瓷瓦完全相同,证明明初南京宫殿的瓷质瓦来自浮梁的窑里。霍华还披露明故宫还出土过与瓷瓦配套的滴水,并取出标本展示。该瓷质滴水也有五色,但瑶里地区目前还未找到烧造滴水的窑址。
北京地之韵旅游文化中心的规划专家湄子,在瑶里吴氏族谱《允三公急义从公颂》中查阅到如下记述:“我祖允三公,性纯笃,任事出肝胆。元时,本里解琉璃瓦之役。签伯氏名时,无嗣,堂上有隐忧。公默体亲志,毅然请代兄行。间关跋涉无息肩,遂于金陵不禄。夫我祖之先意承颜者,孝也;保护同气者,义也;劬劳王事者,忠也;尽瘁不惧者,勇也。备此美德,佑启后人……”。
吴氏族谱上记载的是这样一段往事:元末,朱元璋建造南京城,瑶里吴氏承担烧造瓷瓦的使命。烧成,负责押送瓦的本是吴时,因其无子嗣,吴时的弟弟允三自告奋勇,毅然顶替兄长千里赴金陵。一路上风雨兼程,辛苦跋涉,想不到因瓷瓦而获罪,被害于南京。允三公的孝义忠勇,永远启迪和佑护着吴氏子孙。
明南京故宫瓷瓦
押运瓷瓦窑户被杀一事,瑶里诸姓族谱和口头传说均言之凿凿,应确有其事,遇难的也不止吴姓一氏。遇难原因,一说为前次送瓦的工匠在修建社稷坛的瓦里藏了口哨,夜晚哨声大作,触怒龙颜,朱元璋下令将所有运瓦窑户全体斩首。现在看来,私藏口哨说未必可信。瓷瓦因形状和材料关系,遇大风时可能发出激响,其材质与普通陶瓦不同,响声也不一样。瓷质筒瓦用于建筑,金陵宫殿是世界首创,风吹瓦声前所未闻,因此完全可能触犯敏感多疑的朱元璋。
当时与吴氏同去南京的,还有窑里的程姓等,传有十三姓之多(又说六姓)。为抚恤乡亲,窑里本地将东河釉果的开采权交由遇难同族经营,并且世袭相继,不许外姓染指。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1949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