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危险性的研究
2012-09-26肖吉群
肖吉群,蔡 苗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644000)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危险性的研究
肖吉群,蔡 苗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64400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参数变化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及轻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围生期缺氧新生儿72h内血清hs-CRP水平和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对发生与未发生HIE、中重度与轻度HIE进行比较。结果发生 HIE 47例,未发生13例。(1)HIE组血清hs-CRP水平(5.51±2.68)mg/L明显高于无 HIE组(2.98±0.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1,P<0.05)。(2)HIE组PLT(116.47±48.92)×109/L明显低于无 HIE组(215.45±40.11)×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3.42±1.21)fL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17.95±1.43)%明显高于无HIE组[(10.75±1.33)fL,(15.88±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重度 HIE组hs-CRP、MPV、PDW 明显高于轻度HIE组,PLT明显低于轻度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血小板参数变化能预测HIE发生的危险性及轻重程度。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对降低围生期缺氧新生儿病死率、致残率和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C反应蛋白质;血小板计数;缺氧缺血,脑;婴儿,新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1]。近年研究发现,多种炎症因子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可引起包括脑部及其他部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黏附聚集等在内的一系列炎性反应[2],导致脑、心、肾等多种组织器官受到损害。本研究观察了60例围生期缺氧新生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1~11月收治围生期缺氧新生儿60例,均于生后72h内入院。HIE的诊断及分度标准参照会议制定标准[3],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根据患儿是否发生HIE,分为HIE组和无HIE组,两组宫内窘迫、产时窒息情况见表1。
表1 60例新生儿围生期缺氧情况(n)
1.2 方法 均于生后72h内采集静脉血2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hs-CRP用胶体金法在上海奥普Q pad上检测,同时对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对HIE组和无HIE组进行比较及中、重度HIE与轻度HIE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IE组和无 HIE组hs-CRP、PLT、MPV、PDW 比较(1)HIE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1,P<0.05)。(2)HIE组 PLT明显低于无HIE组,MPV及PDW明显高于无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HIE组和无 HIE组hs-CRP、PLT、MPV、PDW比较±s)
表2 HIE组和无 HIE组hs-CRP、PLT、MPV、PDW比较±s)
*:P<0.05,#:P<0.01,与无 HIE组比较。
组别 n hs-CRP(mg/L)PLT(×109/L) MPV(fL) PDW(%)HIE组 47 5.51±2.68* 116.47±48.92#13.42±1.21#17.95±1.43#无 HIE组 13 2.98±0.95 215.45±40.11 10.75±1.33 15.88±0.97 t 6.951 -6.786 7.315 3.870
2.2 轻、中、重度 HIE各组hs-CRP、PLT、MPV、PDW 比较
中、重度 HIE组hs-CRP、MPV、PDW明显高于轻度 HIE组,PLT明显低于轻度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轻、中、重度 HIE各组hs-CRP、PLT、MPV、PDW比较(±s)
表3 轻、中、重度 HIE各组hs-CRP、PLT、MPV、PDW比较(±s)
△:P<0.05,与轻度 HIE组比较。
HIE n hs-CRP(mg/L) PLT(×109/L) MPV(fL) PDW(%)轻度 20 4.52±2.16 135.35±38.66 11.99±1.86 16.12±1.58中度 13 5.22±2.21△ 110.48±41.89△ 13.23±1.79△ 17.92±1.56△重度 14 6.58±2.38△ 98.37±35.84△ 15.12±1.19△ 18.89±1.96△t 5.130 -5.179 5.675 5.402
3 讨 论
HIE的发生机制与免疫炎症损伤有关,研究表明神经细胞通过合成及分泌的炎症因子直接引起损伤局部的多核白细胞聚集和激活炎性介质释放,还可通过诱导黏附因子的合成与释放进一步增强这种作用,从而引起包括血管炎性反应及PLT黏附聚集等在内的一系列炎性反应[2]。CRP是由人体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一种可反映机体各种急慢性炎症的蛋白指标。实验室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测定出的低水平CRP(如0.15~10 mg/L),称为hs-CRP[4]。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损伤均会导致血清CRP水平升高,CRP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5]。为了解hs-CRP水平变化与HIE的关系,本研究检测60例围生期缺氧新生儿的hs-CRP水平。结果显示,发生HIE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HIE组,而在发生HIE中,轻、中、重度患儿hs-CRP水平亦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以提示,hs-CRP水平与脑损伤有关,患儿脑损伤程度越重,炎性反应越重,血清hs-CRP水平越高。hs-CRP水平变化与HIE严重程度相平行。以上表明,hs-CRP是一个能预测HIE发生危险性及其轻重程度、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同时检测所有患儿外周血的PLT、MPV、PDW,对HIE组与无HIE组及中、重度HIE与轻度HI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IE组PLT明显低于无HIE组,MPV及PDW明显高于无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 HIE新生儿PLT明显低于轻度HIE新生儿,MPV、PDW明显高于轻度HIE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在急性期PLT下降,MPV及PDW则与PLT呈负相关变化,在急性期增加,分析其可能原因为[6]:(1)缺氧缺血(HI)造成的损伤部位暴露出胶原纤维与肌纤维,PLT迅速在此黏附、聚集、活化及消耗,使血液中PLT下降。(2)PLT下降刺激骨髓释放出更多新生的巨大PLT,使MPV增加。MPV增大可能与线粒体、致密体等PLT细胞器增多有关,这些细胞器能释放更多炎性物质表达在PLT质膜表面,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并促使PLT间聚集及黏附功能进一步加强,形成血栓,进而消耗更多的PLT。(3)HI使病变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线粒体受损,血管内皮内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减少,而前列腺素有抗PLT聚集功能。(4)脑缺氧缺血时PLT的活化因子(PAF)生成明显增多(已证实在缺血的神经组织中PAF水平较正常高20倍)。而PAF是目前发现的最强效的PLT聚集诱导剂。(5)HIE急性损伤期PLT减少与 MPV增加互为因果,通过上述作用方式影响患儿的出凝血机制,诱导患儿微血管血栓形成和高黏滞综合征发生,如此进一步加重了HIE的病理损害。因此,围生期缺氧新生儿的PLT参数变化,可作为预测HIE发生危险性及其轻重程度、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hs-CRP与PLT参数的变化具有协同性,且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能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危险性及病情轻重程度。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依据,对降低围生期缺氧新生儿病死率、致残率和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由于本研究样本数太小,尚不能建立专门的预测HIE的预测值,需以后临床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后确定。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4.
[2]Ten VS,Bradley-Moore M,Gingrich JA,et al.Brain injury and neurofunctional deficit in neonatal mice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Behav Brain Res,2003,145(1/2):209-219.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84.
[4]王前,郑磊,曾方银.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542-544.
[5]刘玉梅,潘云燕,宋莲荣,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血清hs-CRP和 TNF-α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4,4(5):729-730.
[6]单英,郑成中,秦炯,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751-752.
10.3969/j.issn.1671-8348.2012.32.031
B
1671-8348(2012)32-3430-02
2012-03-13
2012-07-19)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