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通道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同步解调系统

2012-09-26薛双喜王向辉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7期
关键词:谷值光栅传感

薛双喜,马 艳,王向辉

(1.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2.92854部队通信雷达声纳修理厂 广东 湛江 524016)

在军事领域,为了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对舰船、潜艇等这些重要军事装备必须要有结构完整性要求。对使用中的舰船、潜艇进行连续、实时的监测[1-2],有效地监测和预测舰船、潜艇结构的损伤累积过程,评定和预测舰船、潜艇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时地对结构进行维修加固,保证其结构没有明显的损伤存在,使舰船和潜艇安全可靠[3]。

传统的点式电测电传方式[4]易受强电磁干扰信号不易远距离传输,这些检测手段难以全面反映舰艇结构的工作状况,不能完成对整个结构状态长期的实时监控。而光纤布喇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5]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体积小、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易于组建传感网络并且能够实现传感信息波长编码[6]等许多独特优点,为舰艇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7]。

鉴于此,为了实现对整个舰艇结构状态长期实时的监控,笔者构建了多通道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同步解调系统。

1 系统总体设计

多通道FBG传感器同步解调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系统由光路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组成,光路部分采用基于可调谐F-P滤波器的实时校准[8]方案,主要由宽带光源、可调谐F-P滤波器、3db光纤耦合器、光开关阵列(1×16)、FBG 传感阵列、带标记热稳定性标准具模块和光电探测器等组成,以实现将外界温度和应变等调制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信号处理部分用FPGA+DSP架构协同处理,控制光开关阵列进行传感光路选择和D/A输出三角波或锯齿波驱动可调谐F-P滤波器,从而实现对光路的协同操作。然后启动六路ADC,前五路采集光电探测器转换的信号,最后一路采集调理后的三角波或锯齿波作为触发信号,触发对其他五路数据的并行寻峰操作,通过查表将标准具透射信号的各峰值对应的波长值确定,再将被测FBG传感器反射信号的峰值位置和标准具的峰值阵列位置联系起来,通过线性插值运算,能够解调出FBG传感器的中心波长,最后通过高速网口将波长数据传送到上位机,从而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的功能要求。

2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系统上电以后要进行必要的复位操作,对DSP进行复位并为系统提供工作参考起始点;复位完成以后对系统的部分模块进行必要的初始化操作,然后通过网口芯片和上位机根据TCP/IP协议建立连接,等待接收上位机下发的命令和工作参数;接着系统根据命令和参数作光开光控制等操作;最后进行的是系统的核心解调算法相关操作和数据上传工作。高精度地测量光纤光栅反射波长的位移量是光栅解调的关键,对A/D采样数据的高效处理是高精度测量光纤光栅反射波长的位移量的关键,寻峰算法[9]更是对采样数据进行高效处理的关键,系统自动寻峰算法如图3所示。

图1 系统总体设计结构图Fig.1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Synchronous Demodulation System

图2 系统软件流程图Fig.2 Flow chart of the software design

图3 自动寻峰算法流程图Fig.3 Flow chart of the automatic peak-searching algorithm

如图3所示,先预设一个初始谷值和初始峰值(因为是12位ADC且最小信号对应为数字值为0,最大信号对应数字值为4 095,所以设计中将谷值设为4 095,将峰值设为0),采用比较法对实时采集的数据依次进行比较,小于预设谷值则暂存为谷值并记录其位置,大于预设峰值则暂存为峰值并记录其位置,当同时满足3个条件时,即峰值位置大于谷值位置,且峰值高于谷值达到预设某个阈值,并且峰值高于当前扫描信号达到同一个阈值,即可判定该峰值为真峰值,将峰值位置记录到峰值位置数组中去,将谷值和峰值大小重置为预设值,继续读取数组,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三角波上升段AD采集完毕。

3 系统功能验证

在实验室环境中,对系统进行调试,图4为借助DSP开发环境CCS3.3而捕获的标准具透射信号数字波形,可见它是带标记点的峰值序列,图5为某一路(总64路)光纤布喇格光栅阵列反射信号数字波形,有8个峰值即该路阵列有8个FBG传感器,图4和5中纵坐标为信号数字幅值,横坐标为采样点位置。这说明,系统能够工作,可进行功能验证。

图4 标准具透射信号数字波形Fig.4 Transmission spectrogram of regulator with marker

图5 八节点FBG传感器阵列反射信号数字波形Fig.5 Reflex spectrogram of FBG sensors array with eight nodes

在实验室中,当系统工作稳定后,通过电热吹风对中心波长为1 527.2 nm的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进行加温,工作一段时间后将系统上传的数据保存为文档,用Matlab读取该文件并画出图形,如图6所示。由图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偏离的越大,其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证明系统实现了测温功能。测应变的实验类似,这样整个系统设计完成。

图6 FBG传感器中心波长随温度变化趋势Fig.6 Trendline of FBG sensor center wavelength with temperature

4 结 论

经实验验证,系统实现设计功能,目前整个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正处于整体性能测试阶段。系统实时性高,体积小,便携性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应用于多点的结构安全监测、多区域温度报警等实时传感领域的工程实践。

[1]Chris B,Toni P,Peter C,et al.Structural monitoring of composite marine piles using fiber optic sensors[J].Proceedings of SPIE,2001(4330):487-497.

[2]刘德明,孙琪真.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11):29-33.

LIU De-ming,SUN Qi-zhen.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J].Laser&Optoelectronics Progress,2009(11):29-33.

[3]江俊峰.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光纤传感解调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2004.

[4]韩憬.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大量程预应力监测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5]Edgar A M,Cornelia K,Allan P,et al.Miniature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 interrogator (FBG-Transceiver) system for use in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J].Proc.of SPIE,2007,6758(67580B):1-10.

[6]陈熙源,王曦峤.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在智能船舶结构中

的应用[J].船舶工程,2006,28(2):28-32.

CHEN Xi-yuan,WANG Xi-qiao.Application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on smart ship structure[J].Ship Engineering,2006,28(2):28-32.

[7]王为.光纤光栅在船舶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2010.

[8]陈亮,黄俊斌,顾宏灿,等.一种实时校准的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28(7):89-91.

CHEN Liang,HUANG Jun-bin,GU Hong-can,et al.Realtime calibrating demodulation system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J].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2009,28 (7):89-91.

[9]尚秋峰,林炳花.光纤Bragg光栅传感系统典型寻峰算法的比较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0,47(2):1-4.

SHANG Qiu-feng,LIN Bing-hua.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peak-detection algorithms in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 system[J]. Electricai Measurement &Instrumentation,2010,47(2):1-4.

猜你喜欢

谷值光栅传感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基于改进幂次趋近律的滑模控制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行为
IPv6与ZigBee无线传感网互联网关的研究
上证指数运行规律模型
CDIO教学模式在超声光栅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LabView的光栅衍射虚拟实验研究
中国成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谷值选择的系统评价
谷值V2控制Boost变换器的频域与时域特性分析
某型Fabry-Perot光纤应变计的传感特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