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乐民向惠民、富民转变的成功案例
2012-09-25甄小英
人民论坛 2012年27期
甄小英
评价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成就,不能光看它创作了多少文化产品,搞了多少文化工程,更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产品、文化工程结了什么果。经济实力是否因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因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了?居民素质是否因文化发展而不断提高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自觉上升到国家战略,就是强调要在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性。在充分认知自我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造,有了文化自觉才谈得上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强。
按照六中全会的要求,文化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当前,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从文化乐民到文化富民,体现了我国由单向经济推助过渡到综合价值发展的更高层次,也体现了国家包容性增长的战略。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文化包容经济,经济包容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在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欠发达地区以民生为基础的综合价值的发展。这是文化由乐民向惠民、富民转变的极好体现。正如高平市市长杨晓波在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一年来的生动实践充分表明,全面转型是高平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高平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