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质量的高速公路运营模式
2012-09-25谭绍富唐纳斯梁向东
谭绍富,唐纳斯,梁向东
(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114;2.湖南浏醴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浏阳 410000)
0 引言
高速公路交通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1],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速公路运营阶段是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交付使用后,直至不能使用为止的整个过程。我国高速公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路程总长已居世界第二位。如何管理好、使用好高速公路,使之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者们对高速公路管理的经验做了广泛的研究,比如从技术上提出运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多级关联灰度模型、BP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构造经济预测模型、粗集-神经模糊系统模型、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来研究提高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2-8]。也有学者从管理角度提出采用可持续性物元层次分析评价法、SWOT分析法、模糊理论、系统模糊决策理论、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分析和评测公路运营状况[9-13],以此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
以上的研究缺乏对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理念拓展。本文认为建立一种卓越质量的理念与高速运营管理相结合,将理念灌输到运营之中,指导运营管理,是我国目前高速公路运营刻不容缓的课题之一。卓越绩效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群众和其它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的体系理念推广到管理中。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够不断走向卓越[14]。本文将在研究如何确立正确的高速公路管理思路,促进公路交通现代化,满足公路使用者需要,最大限度发挥高速公路的效益,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做出尝试。
1 我国高速公路运营问题的剖析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预算管理、收费管理、养护管理、监控管理等内容。由于我国各省高速公路的投融资体制、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营理念各有不同,因此所采取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然而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高速公路的规模扩大和网络化产生收费运营竞争,导致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更为复杂,一方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本身涉及相关利益者众多;另一方面,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因而使高速公路项目运营风险预警与控制难以企及,使得对高速公路项目运营中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决策难度加大。
1.1 项目设计前瞻性不足
如果说高速公路建设阶段是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和消耗过程,那么运营阶段则是高速公路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创造效益的收益过程,因此运营阶段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高速公路项目运营评价是指对已完成的建设项目运营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16]。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营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深入研究,针对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实际效果所反映出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更好地发挥其效益[17]。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高速公路运营后,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和好处,并且为投资者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部分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没有发挥预期的经济效益。
我国到了2000年左右才意识到高速公路的运营评价和经济分析的重要性。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先期建成路段由于设计标准较低、超大中修期服役等原因,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大交通量的需求。1990年全线建成通车的沈大高速公路全长375 km,10 a间平均日交通量由6 740余辆小客车增加到20 000余辆。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整个工程初步预算将耗资60亿元人民币。昌樟高速公路是我国7918网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运营以来交通量年均增长约10.1%。到2010年道路服务水平已明显下降,迫切需要加大通行能力的供给。为了改善和缓解昌樟高速的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不得不对原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这是设计时对交通量预测不准确导致的结果。
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也是评价项目建设规模是否适当、建设标准是否合理的依据。因此,预测模型将直接影响评价的结论。交通量预测通常采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四阶段模式法”。然而在交通量预测中必须坚持卓越,注重系统的视野。也只有在准确详尽的预测中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对比实际交通量与可行性研究时预测的现状交通量,以检验可行性研究的准确性,为以后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经验教训;指导高速公路未来的运营管理工作,以现状实际交通量为基础预测未来交通量,对高速公路未来交通量的发展趋势重新进行科学的预测[18]。
由于在设计时没采用长远目光进行预测,导致设计前瞻性不足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短短几年内交通承载力就跟不上,必须进行扩建整改,从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根据卓越绩效的理念,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出发,在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事实的管理,用前瞻性的眼光对高速公路项目运营评价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理论联系实践,以期更加完善我们现有的评价理论方法,并且更好的指导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研究高速公路运营后的可持续性,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和传统观念的挑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19]。
1.2 项目收费管理不规范
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km,其中有10万km在中国,占了全世界70%。公路收费会导致拟建项目交通量的下降,且收费价格越高,交通量下降的越厉害。交通量的下降会使得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降低,并且收费过程中车辆会因交费而增加额外的资源消耗和时间消耗而导致新的成本增加。一些公路违规收费,公路转让经营权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也借此突破政府还完贷款收费即中止的底线,使收费公路延续不断地成为向社会吸取的“提款机”,一些公路将大量收费挪作他用,以此作为提高收费标准并拖延收费期限的筹码。
2004年,国家出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 a。即使是在国家规定的中西部地区,最长也不得超过30 a。而表1中的高速公路路段通过扩建或将还贷公路转换为经营性公路大大的延长了收费年限。
表1 部分高速公路投资收费年限表
中国高速公路在建造初期成本高,用收费来还贷也是国家的政策方略。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收费站拥堵、收费过多、各自为政以及收费期限过长,这也与我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有关。高速公路收费高会使物流成本提高,而这会转嫁到终端的商品价格中。随着高收费抵消高速公路的积极作用,反而最终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高速公路的运营中务必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卓越理念推广到运营管理中。
1.3 项目应急管理不到位
高速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在自然界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即由自然原因而引起的对高速公路项目运营造成非常性破坏的自然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冰冻、泥石流、沙尘暴等,以及恶劣天气,如雾、雨、雪等。自然界的不可抗力,通常都是突发性的,其影响也比较严重。
在众多的自然风险因素中,恶劣的天气常常导致通过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减少,使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公司遭受一定损失。同时,恶劣天气通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灾害性天气的事故数是晴好天气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且多为重大和恶性事故。这主要是由于道路交通对气象条件具有高度敏感性而造成的。据2008年湖南统计年鉴,在湖南省2005年至2007年间,从事故数上看,晴天事故占78%,雨天事故占9%,阴天事故占8%,雾天事故占4%,雨雾天事故占1%,但是在事故导致伤亡人数的严重性上,雨雾阴天均高于晴天,其中雨天最为严重,是晴天的1.8倍。此外,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的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效益损失不容忽视。由于不可抗力,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交通封闭收费损失及基础设施维修及养护成本增加。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为例,高速公路损失达60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往往造成数十辆,甚至上百辆汽车追尾相撞,对高速公路设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交通事故的发生必将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营,为确保运输安全,在地震、大雾、冰冻、暴雨等严重恶劣天气情况下,有时需要限制,甚至封闭高速公路运营。作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各类天气条件有其自身的特点[20]。
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应充分了解自然因素对高速公路项目运营的不利影响及影响程度,以提高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在事故来临之时实施有效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高速公路运营效益。
1.4 项目社会责任强调不够
高速公路项目运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公司、顾客、相关竞争者及运营公司员工等。这些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取向,存在利益冲突。其行为结果会直接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的正常运营。如政府政策倾向直接影响高速公路运营的经济环境;项目运营公司主体不严密的管理行为、错误的决策行为及随意的操作行为等,都会直接导致高速公路项目运营的损失。车辆超限超载会严重损害路面,导致路产损失等。
另外高速公路项目由于其线形结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形成综合路网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经济效益。这导致设施庞大,硬环境规模大,客观上要求高速公路项目运营管理需要形成多工种、多专业密切协作、相互配合的综合体系。由于我国高速公路一般通过借贷融资,所以国内高速公路大多数为收费公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应该向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通行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包括社会责任的卓越理念在此过程中也在积极的影响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行为主体,并促使高速公路项目获得更大的效益[21]。
高速公路项目运营管理技术含量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现代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在卓越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创新管理,提高敏捷性,并将此融合到高速公路运营中,保证高速公路实现其预期效益。
2 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的卓越理念
在高速公路运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项目设计前瞻性不足、收费管理不规范、应急管理不到位、社会责任强调不够都映射出运营需要一种新的理念来指引。而卓越理念正是一种引导创造高绩效的理念,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在高速公路运营中,卓越理念主要体现在和谐、高效、创新三方面。根据卓越理念,结合高速公路交通行业特征,高速公路项目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即高速公路不仅要考虑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交通的需求,还要有利于未来交通的发展,并尽量减少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既能满足高速公路交通内部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又能使其与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创新等保持长期动态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持久的发展能力和永续的发展状态,以满足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1 和谐的卓越运营理念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由前述分析可知,环境中的自然风险是由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引起的对高速公路项目运营造成非常性破坏的事件,如地震、台风、冰灾、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以及恶劣天气,如雾、雨、雪等。既会对高速公路设施本身造成损失,也会对人身、物品安全造成威胁。重大的自然风险事件常常是突发性的,往往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要重点防范运营风险。而在运营中出现的设计前瞻性不足以及社会责任强调不够都是没有贯彻和谐的卓越理念。所以在卓越绩效理念的指导下,要有前瞻性的领导,组织个人和团体分工合作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断学习和加强。加强高速公路项目运营风险预警与控制,完善应急机制的设计。要有详细的战略规划,根据对当时具体情况和环境的分析,在所有可能的对策中作出的最优抉择。
2.2 高效的卓越运营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及时调整,我国高速公路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速公路的发展理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认识到高速公路应促进社会持续和谐发展,使之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适应,引导经济良性发展。
由于交通流量预测失误、汇率变动等导致高速公路在运营中遭受经济损失。高速公路参与市场竞争,必然面临竞争风险,对于运营评价需要制定合适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运营时期的现状交通量与可行性研究中预测交通量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运营评价中交通量预测也成为必要,它不仅检验可行性研究的准确性,总结可行性研究的不足,还可以指导高速公路未来的运营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注重高速公路的社会经济评价,并从高速公路及其周围环境整体上进行评价。在运营中出现的紧急事件也要能够高效快速的进行处理。
卓越理念中基于事实的管理并注重结果。科学、合理、适度地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活动的质与量进行调节和监控,使其与原定计划、程序和目标相一致;使所有管理主体都要围绕卓越绩效目标的实现展开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行为的偏差以及紧急事件,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优质、高效地运转。
2.3 创新的卓越运营理念
高速公路运营活动中的相关主体包括政府、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公司、顾客、相关竞争者、运营公司员工等。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度及政策倾向,能给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公司提供可靠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可给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公司带来利益。其次,在制定收费标准时,由于高速公路运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车辆通行费的收取,而我国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基本上都由政府制定,政府充当调解人角色,根据顾客消费水平与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公司的运营情况等制定合适的收费标准。有利定价措施的出台可以对运营环境和业绩产生有利影响。另外,执法部分加强执法力度可使高速公路运营中交通事故或设备设施等故障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排除,确保路面畅通,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车,降低高速公路运营风险。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公司内部人员的管理行为是内部行为风险产生的重要方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风险。此外,顾客、相关竞争者规范的行为可降低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损失。健康的思想行为如遵守交通规则、车辆不超限不超载等。
因此,在收费管理上创新收费模式,也是为卓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必须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结合卓越绩效理念制定一套完整的高速公路项目运营风险控制体系。对不同管理主体进行规范、调节和信息沟通,以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或冲突[22]。根据计划安排,将高速公路管理活动的各要素及各管理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协调运行,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的有序实现。
3 建立我国高速公路卓越质量的运营模式
高速公路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又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设施。它能带来公路沿线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沿线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展开了新的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这必然要求建成后预期运营目标的实现,以充分保证高速公路项目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高速公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管理是关键,经营是动力。对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科学分析,开展以高速公路管理为“龙头”的多元化经营,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的设计和良好的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如图1。
图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图
收费管理通过联网收费规模经营减少收费站数量完善收费方式。在卓越理念的促进创新管理指导下,经过科技创新,智能交通工程的收费、通信系统,大力推动了高速公路信息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引入专业化管理是对现有高速公路资产管理方式的创新,促进高速公路管理市场的形成,引进市场竞争。降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提高整个高速公路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用户满意度,降低高速公路投资者风险,鼓励社会投资。所以创新服务区经营机制,实现市场化经营。
高速公路养护的产业化是指建立一支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队伍,专业养护队伍与小型维修队伍相结合。坚持卓越注重未来的理念,达到及时、效益、安全、可靠的效果。提高竞争能力,也有利于整个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建立灾害预防机制,制定灾害处理紧急预案,在高速公路的灾害管理中运用高新技术,保证在全天候条件下实现其安全、畅通、高效地运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实施高速公路集团化管理能有效缓解建设资金不足,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集团化管理模式对高速公路路产资源进行集中运作,综合经营,有利于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集约经营,促进规模扩张,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提高增值和附加效益,集中力量加快高速公路发展。也是坚持卓越理念创造价值以及系统的视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运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评沽,可以及时发现运营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达到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
总之,高速公路管理与发展任重道远,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与持续改进将是高速公路管理永恒的主题,各级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为组织效力;管理好他人,运作好团队;管理好组织,实现待续发展,最终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满意和顾客满意的目的。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尚处于研究和改革的起步阶段。所以本论文从高速公路运营的现状、突出问题入手,将卓越理念贯彻到高速公路项目运营中,并且分别从设计前瞻性、收费管理、应急管理、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系统综合卓越理念进行讨论,同时以卓越理念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建议。探索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科学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
[1]刘昌勇.论中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4(1).
[2]张国安.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在高速公路BOT项目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8(2).
[3]陈 斌,高 利.基于多级关联灰度模型的公路建设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公路学报,2003(1).
[4]陈 谮,韩伟威,吕云平.基于BP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效益评价[J].公路与汽运,2008(2).
[5]汪 劲.人工神经网络构造经济预测模型方法的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3).
[6]何永清,雷定鸣.基于粗集-神经模糊系统的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公路工程,2009,34(4).
[7]周 直,郑 亮.基于混沌神经网络公路工程建设风险评价研究[J].公路工程,2008,33(1).
[8]周高平,周 直,杜 诤.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风险灰色预测模型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6(2).
[9]王月宏.公路项目运营可持续性物元/层次分析评价法[J].公路与汽运,2009(4).
[10]舒 玲.基于SWOT分析的成渝铁路客运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
[11]周 伟,张生瑞.基于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公路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7(4).
[12]陈守煜.系统模糊决策理论与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1994(6).
[13]陈 斌,谭 亮,万 铮,等.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在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7(8).
[14]焦叔斌.卓越绩效准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5]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6]李泊溪,李善铜.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17]张维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1997,6(1):29 -31.
[18]毛 敏,喻 翔,蒲 云.高速公路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3(6).
[19]石 勇.公路建设项目目标可持续评价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7).
[20]李新运.重大工程项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8,7(4).
[21]傅鸿源.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10).
[22]潘 亮.卓越质量战略的若干基石研究[J].大众商务,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