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银行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2012-09-25修雪丹王学秋李冬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6期
关键词:实践性应用型银行

崔 澜 修雪丹 王学秋 李冬辉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经过不断改革与实践,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并且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战略地位和作用。它是一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层次,区别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和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

《银行会计》课程,是会计及金融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以金融和会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运用会计方法,为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实现金融业务活动目标,完成金融企业各项职责并服务于社会经济而发挥作用的一门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尤其是具有突出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实验、实训、实习基地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实践证明其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引起足够重视,这无疑阻碍了应用型银行会计人才的培养进程。

一、《银行会计》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1.更好的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

实践证明,加强《银行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实践教学是适应《银行会计》课程自身特点的要求

《银行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学中的行业技能课,其业务性、操作性很强。《银行会计》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计算性和操作性很强。因此《银行会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银行会计的各项技能,培养其较高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的基础。

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生存能力。就业能力的基础是具备目标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这是大学生保持就业能力的前提条件。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差异,这是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大学生员工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需要对学生进行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

二、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现为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缺乏,实践性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有些高等院校认为实践性教学可有可无,更有甚者,有些高等院校的《银行会计》课程基本上就没有开展过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实践性教学时间;而有些高等院校则借口教学经费紧张无力购置相应的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更谈不上建立模拟实验室了;还有些高等院校虽然建立了模拟实验室,但应用得少,仅仅是作为一项“教学评估”所需的任务来抓,所以对他们来说,模拟实验室只是一项摆设,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

2.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就其形式来说,一般是指模拟实习和校外实践实习,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现行的《银行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体现在实践性教学中往往由于其不便操作而不够重视,常常是简单化处理,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是不太了解。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银行会计人才需求的客观变化,加强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必须对现行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改革。

3.实践性教学基地缺乏,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在我国由于银行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很难坚持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学校的教学缺乏基本的实习、实训基地,因而使银行会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其次,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学校也很难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从而阻碍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最后,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效果也不佳。

4.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

许多《银行会计》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对实际操作规程不是很了解,因而其实践性教学这一部分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理论色彩。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投入

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课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必须安排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课程。并应加大对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真正按照现代化银行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建立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实验室,并且在银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分别针对各银行会计职业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技巧等进行职业岗位模块教学,增强学生对各银行会计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更有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实践性教学目标

针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的缺点,建立全新的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应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即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银行实习、社会调查、撰写论文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3.改革实践性教学方法,采用新的实践性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和尝试新教学方法的原则是注意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面现象,以及成本效益的考虑和时间限制。可行的方法有: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辩论、文章研讨等。会计教学应是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和教学目的的组合选用。

(2)教学工具。教学工具取决于综合采用的教学方法,每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应有相应的教学工具。可行的教学工具主要有:①教材和教案。②银行会计模拟核算资料、习题集、案例、教学版会计软件、教学录像,这些教学资料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编制或收集。另外要建立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换机制,以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国外类似的教学工具也可引进编译,最好能形成此类教学工具库,如:题库、案例库、软件库、录像库等。③实业界的经济资料:主要银行会计核算原始资料、财税法规、股市行情、经贸报刊杂志、银行财务报告等。

(3)考试方式。考试方式是由新型教学方法产生的。例如: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课堂发言、银行会计模拟核算操作计分等,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应在以上各种考核方式中选取合适的进行组合,综合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

4.不断开发实践性教学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银行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尽可能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训练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

(2)必须具有一定的仿真性,使得学生一踏入基地,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银行,在受到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

(3)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类基地可采取与银行签订合同,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

5.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1)立足校内,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3)面向企业,招贤纳士。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6.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教材的开发和管理

选用教材建设必须首先把好质量关。必须符合科学性、思维性、启发性、先进性和教学的适用性。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所需的教材还应有其自身的特色。应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教材。使其体现实用性、层次性、综合性和灵活多样性。

通过以上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银行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银行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1]梁红英,《商业银行会计课程教学难点及改进建议》,财会月刊,2010.5(下).

[2]崔澜,《银行会计教学方法有关问题的探讨》,《金融理论与教学》,2008.3.

[3]代桂霞,《银行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现代商场化,2009.

猜你喜欢

实践性应用型银行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