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改进策略

2012-09-25马合焕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6期
关键词:贷款资产资金

马合焕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收支管理缺乏规范

从目前来看,国内各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即在于收支管理的混乱性,缺乏规范,乱收费、小金库、账外账等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高校通过巧取科目绕过财政、物价等部门,私自抬高收费标准,而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不合法收入也并没有通过正常渠道上缴财政,大多留存于各高校之中,通过小金库、账外账等形式流转。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在资金支出管理上也存在较大漏洞,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筹划与控制,缺少对资金使用结构及效益的理性分析,增加了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高位运行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处于一个高潮期,许多高校通过扩建新校区、改建现有校区等形式,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但是,在“大兴土木”的同时,各高校的资本结构与风险状况却急剧恶化;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高等院校贷款规模已超过了4500亿元,时至今日,早已超过了5000亿元;若按现行贷款利率计算,每年仅利息支出就达350亿元,加之近年贷款利率不断上调,各高校资金压力急剧增大。从长远来看,各高校生源规模必然会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如此高额的债务必然会极大的增加各高校的生存压力,使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受限。

(三)内控建设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制建设一直是一个难题,国内各高校也不例外。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的内部控制关键点已从单纯的资金管理、费用管理转移到基建工程领域,而从招投标合同签订到竣工验收结算,几乎每个环节都是一个风险点;例如,某些高校基建部门负责人在招标过程中,将整体工程予以分割,从而使每次工程建设标的额低于要求标的额基准,以达到规避招投标程序的目的。再如,在大宗物资采购领域,许多高校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刻意规避招投标程序的现象,采购行为的执行与监督存在较大漏洞,内部人内部化现象比较普遍,长此以往必然给学校自身利益带来较大侵害。

(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从理论上说,作为确定物的最终归属,产权是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独占和垄断的权利,其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当前,各高校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产权不明晰,管理观念淡薄,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例如,在实物资产的管理上,其报废、调拨、变卖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资产处置随意性较大,损失浪费严重,账簿信息也缺乏完整;与此同时,个别单位还在无形资产等资产的有偿使用上观念较淡薄,管理混乱,入账、销账不及时,入账价值不准确,形成大量账外资产,从而导致资产有实无账、账实不符,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松懈与无序,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二、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改进与完善策略

(一)加大收支管理力度

从理论意义上说,各高校所取得的收入即是指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所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因此在高校收入的管理上应重点强调其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通过明确学校收费科目,严肃收费标准,规范教育收费,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的现象,充分保证学校收入取得的正规性。而在高校的支出管理方面,应通过建立健全经费支出的管理制度,严肃“收支两条线”等财务规定的执行,来明确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将学校的任何财政支出都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范围内。此外,对于高校与其他单位之间往来款项的核算,应将其与学校自身的收入支出予以清晰的界定,并将所有已开具财政票据的收费款项按时给予上缴,若遇到资金不足的情况可再通过申请给予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

而在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上,各高校要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明确项目负责人,确保规划严格、经费来源可靠、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项,确保工程如期完工、质量可靠。同时,各高校还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高校法人代表应对贷款项目负总责,各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项目建设规划使用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各级财务人员则应负责制订严格的贷款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

(二)严控高校融资风险

为了进一步控制高校融资风险,降低资金压力,各高校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还贷理念,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打破政府埋单这一传统理念,树立科学贷款,及时还贷的思想,主动承担还贷义务。为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资金实力与发展潜力,在充分考虑办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编制贷款规划与还贷计划,适时将还贷压力转化为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将还贷情况列入决策层任职期间的考核目标,并及时向校内外公布资金状况。

其次,结合高校长远规划,严控贷款规模;从理论上说,高校通过外部融资来推动自身发展无可厚非,但其融资规模切不可超过学校自身的偿债能力,学校年度内还本付息的数额切不可影响教学等事业活动的正常开展。从目前来看,国内高校的收入来源有限,仍是以教育事业性收入为主,而后者又受到学生人数和学费标准的严格限制,因此在短时期内难以形成良好的资金流量。鉴于此,各高校应将贷款期限予以理性的分配,改变一律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的模式,通过不间断的短期融资解决高额利息支出的难题。此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探索BT项目运作模式,拉长还款期,同合作商一起共担风险,共享发展利益。

最后,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发展难题;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土地、校区等资产置换的方式来获得建设新校区所需的资金,是非常可行的,因为这一方面可以缓解资金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学科研赢得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发挥高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使高校成为教育、科研基地和高新技术辐射源,提高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收入在学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改变学校收入单纯依靠教育事业收入的局面,也可有效降低资金压力,控制发展风险。

(三)加大资产管理力度

从根本上说,高校资产管理的最核心要义即是维护国家权益,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在现行宏观环境下,高校的资产来源由原来的单一性财政拨款购置,逐步转化为多样化与多渠道。与此同时,在当前市场需求下,高等教育的品牌、信息、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市场含金量不断提升,从而更加提升了无形资产在高校资源中的地位与作用。

鉴于此,各高校应进一步强化资产效益观念,克服重货币轻物资、重固定资产轻无形资产的倾向,建立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建立资产管理体系,对固定资产购置进行审查论证、使用效益评估,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开发、注册保护、交易转让监控;通过对无形资产的积极开发与市场转让,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资产的剩余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贷款资产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