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瑶的泰坦尼克

2012-09-22萨苏

读者 2012年5期
关键词:山沟琼瑶桂林

萨苏

为琼瑶的小说流泪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我上大学时的女同学们常常捏着泪湿的手帕,看着《失火的天堂》或者《心有千千结》而双目迷离。

作为燕赵之地的子孙,我心中更加亲近的是西北高天下的苍莽黄沙,边塞草原上的铁马冰河。因此,于琼瑶书中的恩恩怨怨,多少觉得是“小女子心态”,和我不大相关。

曾想当然地认为,能写出这样作品的琼瑶,无疑是个感情世界坎坷无比又丰富无比的小资。当她在铺了天鹅绒的大床上为了爱情辗转反侧的时候,萨正和兄弟们在风雪漫天的机场跑道上为波音737换轮子。我们的世界,没有交集。

直到看了她的《我的故事》。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毕业几年后读的。早晨开始看,直到黄昏,因为我读完一遍之后,又重读了一遍。那一天,琼瑶的世界在我的心中天翻地覆。

《我的故事》是琼瑶的自传。我想,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不可以算作真正了解琼瑶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本书记录了一段我们早已忘记的历史,也颠覆了我对琼瑶的看法。

琼瑶的确出生于教授之家,书香门第。然而,她记录的童年却和小资没有多少关系,她用大量的篇幅记录的,是逃难。

1944年,6岁的琼瑶随着全家——祖父、父亲和母亲、哥哥、弟弟……开始了逃难的历程。

那一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琼瑶家的祖屋所在地衡阳,是两军决战之地。国军第10军在这座城市死守了47天,终因支援不济,力竭城破。

逃亡中,琼瑶第一次目睹了死亡。“山沟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接着,有一个人影从掩护着我们的松柏外面闪过去。我们全吓怔了,忘了哭,也忘了叫,瞬时间,山沟中寂然无声,我从松树的隙缝里望出去,正好看到那奔跑着的人——一个平凡的农人,腿上滴着血,一跛一跛地飞跑着逃走,然后,就是一阵日本人的呼喝声,又一阵枪声,那农人倒了下去。我呆住了,第一次了解死亡是怎样突然就能来临的,第一次看到鲜血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体里流出来。”

接着,他们又被日军围住搜查,一切财产都被抢去,连琼瑶的母亲都险些被日军掳去。“一向文质彬彬的父亲立即爆发了,他陡然间冲过来,抱住母亲,对那日本兵大吼大叫:‘放手!你这禽兽!放手!一切发生得好快,我看到那日本兵举起木棒,对父亲拦腰一棒,父亲站立不稳,那山沟又是一个往下倾斜的坡,父亲摔了下去,顺着斜坡一直往下滚。祖父忍无可忍,也冲上前去,日本兵再一棒,把祖父也打落坡下,然后,他继续拉着母亲,往山沟外面拖去。母亲用手抓紧山沟两壁的青草,哭着往地上赖。我眼看父亲和祖父挨打,母亲又将被掳走,恐惧、愤怒和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压了下来。我用双手扯住母亲的衣服,放声大哭。同时,麒麟和小弟都扑了过来,分别抱住母亲的腿,也放声大哭,我们3个孩子哭得惊天动地,我们边哭边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

只是因为琼瑶的弟弟恰好和带队日本军官的孩子同岁,日本军官产生了恻隐之心,一家人才逃过此难。

写下这样的文字的,是我们自以为熟悉的琼瑶吗?

在这本书中,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处处都是6岁时那双眼睛亲眼所见——为了避免大家被发现,表叔伸手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悄然将与琼瑶每天抱着睡在一起的小妹丢弃在旅途中;父母赴水自尽,又被琼瑶的哭声唤回;生死辗转中,祖父却固执地在口袋中留着自己抗日救国的诗歌,宁可被枪毙也不让汉奸侮辱……

弱国子民的血泪,尽在于此。

琼瑶在书中写道:“我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就是在这枪口下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常说,别人童年的教育来自学校,我童年的教育,却来自战争。”

2004年台湾地区大选,琼瑶为反台独,在网站上发表公开信:

“亲爱的朋友啊!从何时开始,长江、黄河、长城、喜马拉雅山……都不再是我们的骄傲了,唐宋元明都不再是我们的历史了?我真的陷进无法自拔的痛楚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有一点淡淡的疑问——有着这样经历的琼瑶,成年后的作品中为何却只有温柔婉约,而没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强之气呢?

直到看到《泰坦尼克号》中的一段,我忽然若有所悟。

《泰坦尼克号》的结尾,罗丝是怎样对杰克喃喃自语的呢?

她没有说我是多么怀念你、在心底爱你这些话。她说,我结了几次婚,爱过几个人,生了几个孩子,走了世界多少个地方……我的一生怎样快乐和有价值。

杰克的死,是为了罗丝的生。

他让罗丝活下去,假如她从此只是忧伤地怀念杰克,我想那并不是杰克所要的最好的报答。那最好的报答就是罗丝自己所说的——她是那样珍爱杰克换来的生命,所以让自己的一生都快快乐乐,轰轰烈烈,一直到90岁。

她的生命是属于两个人的,她快乐了,他才快乐。

左权,这个刚毅的红色将军,在留下的信中对自己的女儿用了如下所有称呼——小鬼、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小东西……

将军用了这样的称呼,我想他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把一切苦難在自己的手中终结,只给女儿美好的东西,包括美丽、温柔和幸福吧。

我们的先人在艰难时刻能够勇敢地面对苦难,不是为了把我们变成冰冷的钢铁,而是为了让我们按照和平与善良的本性生活。

什么是我们心中的家国呢?那些不朽的诗词歌赋,江南烟雨、漠北秋风,弄堂中孩子们跳猴皮筋时的欢笑,在课堂上为某种莫名的惆怅而走神的瞬间。

对于琼瑶来说,悱恻温婉是她的本性。历尽劫难,痴心终不改。这种南方小女子的情怀,在《我的故事》的苦难衬托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用最柔弱的一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灿烂。

一如阿基米德最后的时刻,他对罗马士兵说:“让我画完这个圆。”

读过这本书之后,对琼瑶的感觉真的不一样了。

当一家人经过一次次抢劫、杀戮、搜查之后,琼瑶在第八章“夜半穿越火线”的结尾一段写道:“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第一队国军,看到了第一面国旗。”

那时,我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读琼瑶的书时,我居然落泪了。

从此,也不可以笑话那些读琼瑶落泪的女生了吧。

后记:琼瑶一家遇到的中国军队,是桂军第27团辎重连,他们的连长曾彪成了琼瑶一家人的保护神。他们跟着他的军队走,吃他的军粮,喝他水壶里的水。琼瑶的家人在他的帮助下平安到达广西,随后转往重庆。琼瑶写道:“一天清晨,我们全上了火车,倚着车窗,含泪望着站在月台上的曾连长。车子终于蠕动了,曾连长仍然站在那儿,一身军装,威武挺拔。他不住地对我们挥手,我们也不住地对他挥手,车子越开越快,越开越远,曾连长的影子就越来越小,终于再也看不见了。别矣,曾连长!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曾连长。”

战后,琼瑶一家人曾多次寻找曾连长,虽然没有找到他,但总期待着和他再次相逢。琼瑶在另一段文字中曾经对曾连长此后的行踪做过一点提示,她说:“曾连长奉命死守桂林。”

桂林战役是抗战后期的一场血战。1944年10月28日,日军进攻桂林,和国民党军队当时进行的很多战役一样,这次战役充满了牺牲、血腥、阴谋、内讧和叛变、出卖。战斗的激烈程度在很多日军文献中依然清晰可见。11月10日,桂林陷落,此战中国军队有3名将军殉难,分别是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第131师师长阚维雍和桂林城防副司令官陈济桓。第27团辎重连的下落无从查找,只是从战史中知道,当时桂林守军将大量辎重囤积于七星岩岩洞中,以期与日军长期作战。因为汉奸告密,日军猛攻七星岩。由于守军顽强英勇,日军无法攻入,遂对洞内施放毒气,守军全体殉难。

曾彪连长的忠骨,或许就在七星岩的某个洞穴之中吧。

一如琼瑶的父亲第一次见到曾连长时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他说:“不甘异族迫害,要付出多少代价!”

(青豆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那些中国人》一书,李 晨图)

猜你喜欢

山沟琼瑶桂林
桂林行
儿子的“山沟”生存记
乐!乘动车,看桂林
聂一菁 探访西山沟村
琼瑶:80岁开始,每天笑着过
美丽的小山沟
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