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青少年自残的灵魂深处

2012-09-22王熙章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男友痛苦青少年

王熙章

有自残行为的人大多数都有心理障碍或是心理不平衡,才会自我伤害,心情郁闷却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抒发,才会藉由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达成发泄的目的,这些可能都是患有轻度忧郁症、潜在性的忧郁症的患者才会有的症状,显然大脑是已经生病了。

父母一吵架,孩子就躲到卫生间里拼命打自己耳光;一名初三学生,成绩优秀,每次都要考第一,考不到就当众拿刀片割手“自惩”;和女朋友分手,高中生用烟头在手背烫出一个疤……面对近年来骤然增多的青少年“自残”案例,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者都呼吁社会应重视这一不正常现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去年初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5.2%接受调查的广州市中小学生,承认过去一年中有过用刀片等利器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在自残的孩子中,大约有20%会有自杀的念头,或者是“曾经设想过各种自杀的场景”。

为什么青少年会出现这一令人震惊的“自残”现象?是什么促使他们产生“自残”的心理?

什么是自残?

自残不光是青少年有这种行为,许多三十岁以上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有。自残是一种拟似解脱、克服心理上极端痛苦的特殊方式,以小痛压抑大痛,以此痛压抑彼痛。这在没有身历其痛的人还真是难了解:他们为什么割伤自己的手腕?因为他们用身体的痛觉来逃避心灵上更深一层无法忍受的痛苦!

美国有十分之一青少年偷偷自残,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孩;中学生自残及有自杀念头的数字均属偏高。青少年自残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抑郁,考试课业压力、自觉没人关心、情感等问题容易令青少年感到不快乐。

什么是自残?一般人都把自残跟割腕自杀联想在一起,总以为自残就等于自杀,或自杀未遂。其实自残只是使用利器割划自己皮肤,或掐、刺、捏、打、烫等,制造身体的痛觉,并不是想死;当她们割划时,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她们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自杀是想要结束生命;自残并不想结束生命,只是为了抒发情绪,以任何方式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该个体并没有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愿,她可能会因为自残而造成意外,但在进行这项行为之前,她的意识并不清楚地表现出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顾名思义,自残是对自己做有害的行为动作,以受伤为目的,且是单独完成。自残行动不是以杀害自己或是结束生命为意图,且不偶然发生。常见的自残行为包括割腕(用刀、筷子、石片、玻璃碎片割手臂、双脚、颈部等)、吞食较不具毒性的药物或牙刷、刀片;以烟蒂烫伤手臂或其他地方;故意撞伤身体;刻意的过量饮食或拒食;以拳头打自己;吞食异物等,一般坊间常见的刺青、穿耳洞,或是宗教中以法器刺伤身体的行为均不能称为自残。

自残者的困难在于曾经经历过一个创伤事件,当记忆、思想,在极端强烈痛苦时,为了避免去直接面对、承受那种心理的痛,所以以自残的方式把它转移成可掌握的生理的痛!过程很痛又伤人,却是可以暂时逃离心理的困境,让当事者可以觉得有控制感和暂时脱离心痛的感觉,但是,缺点是没有真正处理问题的症结,心痛的感觉会再度袭击而造成不间断性的自残。

“自残”的魔影为何难以消除?

自残一旦被学会,就像上瘾了一样,很难戒除,尤其是如果背后造成情绪波涛的原因没有移除的话,通常会持续十到十五年然后自然停止。用强制的方法来阻止自残的行为是不好的,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痛苦,而且就像其他的瘾头一样,被剥削的欲望只会反弹成另一个剧烈的反应,唯一的问题是当你转移痛苦时,你没有直接面对那个在你生命里造成这个骚动的不可知的东西。

虽然你把痛苦转移成了假痛,但是你没有真正释怀,它不会使自己减轻痛苦,它反而会不断卷土重来,而你就不断地自残。

自残是一种解脱、克服心灵上极端痛苦的一种特殊方式。似乎习惯自残的人,喜欢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能耐。这样的人,内心是多没自信,甚至丧失了活着的目标。

很多时候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伤害自己最多的就是自己!为何要这样轻率自身脆弱的生命,这般地糟蹋自己的生命……我想不论是霸凌者还是自残者,都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的态度。

生命是什么?是介于生与死之间。简单的说,是活着的证明。尽其在我,你可以定义“生命”吗?你又是怎么想像“人”是怎样的生物呢?拥有生命的生物,竟然会如此的不堪一击,13公尺高的海啸、9级的地震,一瞬间冲垮许多的家庭,一切化为云烟。

想起学校书店老板娘饲养的一只鹦鹉,她每天提着鸟笼上下班,但鹦鹉却出现咬羽毛自残的情况,这时我才知道鸟也会有压力。当无法排除过大的压力时,就会自残咬毛;或者鹦鹉发现自己失宠,就会因吃醋而自残;8岁大的鹦鹉“小丸子”因长年被关在鸟笼内,出现咬羽毛自残现象,饲主带去给兽医科,我还笑说:“它又没有健保,要自费喔,带出去散步!”经常出去散步后,“小丸子”的自残情况不药而愈,再看生活在动物园中的动物们,它们的生活就等于是终身监禁一样,因为我们限制了它们的自由,而让它们深感不自在而困惑。

家人该为“自残”的孩子做些什么?

自残的行为就像很深的毒瘾一样,要戒除当然非一蹴可就,但是只要用对方法,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来,还是可以消除的。

家人应帮助自残者的心理重建。他们都躲在暗处独自抽泣,觉得自己难以自拔,见不得人;很怕应对这种行为,又身不由己;每次自残完就深深自责,觉得自己很没用,是可耻的;每当夜幕低垂,就想到那个恶魔又要找来了,不自主的焦虑起来。高涨的情绪如波涛汹涌般的起伏不定,难以入睡的长夜长又常,恶魔果然依约而来,无法抗拒,只有引狼入室。如此恶性的循环,宛如戏剧性的环节会越演越烈。为了阻断罪恶感造成的焦虑形成的恶性循环,健康的心理建设是非常关键的。

第一,要让自残者知道这只是一種不得已的克服方法,虽然不健康,但也不是罪恶,不是“不正常”,也不是只有他们才这样,世上有很多人跟他们一样有这种不适当的习惯,只是都不知道怎么去摆脱而已。

第二,决心戒除这是一个长期的心理作战,而且过程非常难熬。所以自残者必须要下定决心,那是成败的重大关键;要让自残者知道,这是可以纠正过来的,他们必须也愿意主动寻找方法并付诸行动!

近年来,自残者的年龄逐渐降低,连小学都开始出现有自残行为的小孩,这些可能是因为家庭因素、课业压力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家人”真的很重要,必须要时时刻刻给予适度的关心与关怀;当然也要给予适当的称赞,不要一味地要求,这可能会造成小孩心理的抗拒,进而演变成以伤害自己来发泄排解压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遗憾。

根据医学分析报导,这些有自残行为的人大多数都有心理障碍或是心理不平衡,才会自我伤害,心情郁闷却没有办法找到适合的方式抒发,才会藉由自己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达成发泄的目的,这些可能都是患有轻度忧郁症、潜在性的憂郁症的患者才会有的症状,显然大脑是已经生病了。

关于“自残”的反思

依佛家的生死观来看,自行杀害夺取自身生命的自杀者,会每天重复同样的痛苦,因为自杀并不等于是解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发泄方法及方式,但慎选发泄方式是需要理性的判断的,必须找出能正确抒发自己压力且不会伤害到自己及他人的方式,才能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才能将自己内心的伤痛平复。

写这篇文章时,想到昨天在听一个家长演讲的座谈会,演讲者说了一句话“如果小孩子想玩,就让他去吧!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现在如此先进的时代,想要什么都几乎是伸手可得,如此的先进,应该是该感到快乐的呀!但是这先进的时代多了“自残”一词。

想着三十多年前的生活情景,诸多的不方便,但是却多了好多好多的“感情”。因为在以前的生活中,都是早出晚归,太阳升起,出去工作,太阳下山了就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吃饭,和孩子玩耍,最后帮小孩子洗澡,哄孩子入睡。

无形中,感情就是这样培养的,自然而然,生活就变得很快乐,很开心。反观现在的社会,科技进步了,爸妈为了工作,家中常常只剩一个小孩,因为寂寞、无聊,所以孩子们们就结伴一同出游,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彻夜不归的习惯。性格变得孤僻、傲慢、易怒,最后就常常有沦为自残的倾向。

对孩子来说家人已经不再是可以无话不谈的避风港,除了吵架之外,说不出半句话,对那些不友好的朋友来说,这种事情又怎么能说呢?闷在心中,以自残来解决自己的痛苦,麻醉自己的创伤,但麻醉药有退药效的时候,痛还是会来,最后只好挣扎在这个循环中。

最近我身边就发生了一个例子,一个很好的朋友失恋,那时她会传简讯说:“我很难过”、“很想哭”、“很想死”……之类的话,我当时只是想,她应该是说说的吧!但有天打电话过去时,我吓死了,一阵阵刺耳的风声,她正在飙车,她喝醉了,跟家人感情不是很好,只好跟那一群朋友出去玩。当下我就怒骂了她一顿:如果你可以因为一个男的死去活来,那你真的可以去死好了,因为不爱自己的人,根本就不用活在世界上。

我知道自己说的很过分,但我真的忍无可忍,她不是自残,但那样的举动是会失去“生命”的。这件事情之后我们便没再联络了,直到昨天她回了我简讯,说她会学着“爱自己”与“放下”。

我告诉她,“是你的,就算离开再久,他永远都是。但不是你的,他永远不是,就算你哭、你跪、你闹,就连生命都不要,他终究不是你的。”

现在的女孩子们偏偏就学不会一点,就是“爱自己”!只要有一点点难过、伤心、不顺的事情发生,就有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是否想过,当你割下去那一刀,你不痛,父母也会痛啊!尤其是爱情,那更是不得了!

还有一个例子:她和男朋友刚在一起的那段热恋期,两人甜如胶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形影不离。但那个女生的好朋友时常因为这样而吃醋,觉得女孩重色轻友,渐渐地和她疏远。女孩心里相当难过,却不知道该从何处理这件事情,告诉男朋友这件事后,男友也只是回应个两声便不再讨论这个话题了。某天,男友向她要求上床之事,她虽然知道这是她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情,却还是偷尝了禁果,没想到男友在事后没几天就对她提出分手。

她一直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好让男友讨厌,没想到有天在路上却看到男友已经交了新的女朋友,在路上还装作不认识的擦身而过;男友和最好的朋友都离开了她,无法从中发泄适当情绪,当下随便拿了一支美工刀就狠狠地往自己的手腕划了下去。看着自己的鲜血急速的流向体外却没有感觉,只觉得“比起心痛,这一点也不算什么”。

为了情伤而伤害自己的身体真的真的是最笨的方式,不爱就是不爱,不会因为你在身上划个几刀对方就会回来,“一哭二闹三上吊”这种方式是最让人受不了的。

然而,我们之所以会变,会跟以前的社会不一样,是因为以前的他们知道,身体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也是父母的,当然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但现在的孩子就一个观念“我喜欢,为什么不可以!”所以伤害自己,却完全忘掉了,一直爱你们的父母亲。一直认为没人爱你们,其实只是你们没睁开眼,没有看清楚是谁无私的爱着你们。

30年前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最原始的“打骂”教育,孩子的成就真的是被父母“打造”出来的。纵使孩子对父母亲的打骂存有气,但心中没有恨。

相对今天的教育说是民主、爱的教育,别说打,口气上的分贝高一点点,语言上的用词过了些头,孩子都会打电话报警说是“家暴,语言暴力”,这时就会有人出面协调。这种处理方式,不会只能保护孩子吗?那心痛的父母亲呢?完全不会顾虑到父母亲的心境,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事理总是不清不楚,是非对错又叫谁去区分判断呢?社会这种变向的保护方式,让孩子分不清楚这些是是非非的来龙去脉,也会形成孩子性格上的乖戾吧。

我发觉,自残在某阶段来看已经是一种结果了,如果可以在源流汇入河川并暴涨之前,甚至解决源头,就不会发生这种结果了。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迷惑,失落、情伤、无奈、愤怒、空虚……等偏向负面的感觉,一张白纸小心翼翼的保护都无法保证会永远纯白,如果孩子会出现自残这样的动作,父母得负一部分的责任,社会当然也有一定责任。

当每一个个案发生时,会引起一些深思和行动,但如此并无法真正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也许源头就是一开始所提到的科技急速发展以及资源快速汇集,导致许多人丢失人所拥有的灵魂;追寻了不真实的东西,心中的痛苦呐喊将是无边无际,自残将会是其中一项结果。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许可以尝试走向倾听与守护。

(编辑 饶晓宇)

猜你喜欢

男友痛苦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分担痛苦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刷新
刷新
暴力和痛苦
2009中国CEO痛苦榜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