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记
2012-09-22臧敬
臧敬
藏青色的高原,绵延起伏的山岭,成群的藏羚羊和野牦牛肆意奔跑,苍茫的青天,秃鹫呼啸着飞过,那是一种震撼的美,是英雄长眠的地方。有这样一群人,曾经日夜巡逻在可可西里。他们朴实、粗犷,有时甚至显得木讷。而正是这群人,在可可西里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影片《可可西里》,曾经让多少人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可可西里蒙语为“青色的山梁”,被誉为“美丽的少女”,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青公加”。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海拔4200米。南北边缘为乌兰乌拉山和昆仑山脉的一部分,区内中部较低缓,具有西部高而东部低的地势特点。基本地貌类型除南北边缘山地为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极高山外,广大地区主要为中小起伏的山高和高海拔丘陵、台地和平原。山地起伏和缓,河谷盆地宽坦,是青藏高原上高原面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地质变迁的时代记录者
岩石是打开地质年代的钥匙,其中,化石更是地质年代的地图。科考队员在可可西里的勘测中,发现了具有洋壳性质的蛇绿混杂岩,并发现了大量的放射虫和海绵化石,其时代可确定为早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这是这一带目前发现的最老地层。这表明,早在3亿年前,可可西里地区就已经是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了。
到了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可可西里地区已属于相对稳定的滨海和浅海环境。科学家在这时的灰岩层中发现了早三叠世的双壳类、腕足类、有孔虫等化石。到中、晚三叠世发生大规模海侵,发现了晚三叠世的双壳类、腕足类、有孔虫等类化石。
距今约1.95亿年的三叠纪末,羌塘地块向北推挤,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于是使乌兰乌拉一夏仑曲断裂以北的可可西里地区褶皱隆起成为山地。
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中特提斯两侧的陆块碰撞、隆起成陆,唐古拉山地区出露的地层,完整地记录了这一地区从海洋到陆地的演变过程。
此后的白垩纪(约1.4亿年前),可可西里地区以山间湖盆广布的面貌出现。在盆地中沉积了红色碎屑岩层,其中被发现有非海相双壳类动物群化石。
始新世(4500万年前)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运动发生,在可可西里地区形成了宽缓褶皱、冲断及走滑断层。始新世的造山运动以后,可可西里地区随着青藏高原的整体隆起而抬升,往后并有明显加快的趋势。
中新世时期形成了一些新的盆地,古湖分布较广,普遍含有泥灰岩沉积,此期火山喷发活动强烈,西部熔岩被、平顶桌状方山地形很可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的。
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起,本区地处高原腹地,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整体抬升,基本地貌形态变化不明显,区内局部差异性构造运动形成了一些第四纪古湖泊,如在昆仑山口附近和清水河等都发育的是更新世古湖。由于高原隆起,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可可西里山脉逐渐以现在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
更新世期间,区内至少发生三次冰期。冰期和间冰期的冷暖、干温变化以及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强烈寒旱化,对可可西里气候地貌形成过程和现代自然环境形成都有重大影响。
可可西里原始高原海拔约1000米,高原面在第四纪共抬升了4000米左右,是青藏高原地区上生长速度最大的区域,也是中国西部现代构造最活跃地带和中强地震的主要发育场所之一。有布喀达板峰一库赛湖一昆仑山口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勒斜武担湖一太阳湖活动断裂;西金乌兰湖一五道梁南断裂;乌兰乌拉湖一岗齐曲断裂等主要活动断裂。据有关资料表明:1920年以来可可西里共发生过大于或等于6.0级的强地震9次,5.0至5.9级的中度地震15次,最大、最近的一次是2001年11月14日的8.1级地震。
生命的禁区——高寒的气候
可可西里的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
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西金乌兰湖地区有一明显暖区,最暖区年均温为-4.10℃,最冷区为最西边的勒斜武担措,年均温为-10.00℃(推算值),最低气温-46.40℃,其它地区均在两者之间。
可可西里气候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冰川作用地貌、冰缘作用地貌、流水作用地貌、湖泊作用地貌、风力作用地貌等。冰川作用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冰川仅在少数高山、极高山上分布,以大陆性冰川为主。冻胀作用、冰融作用、寒冻风化作用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冰缘地貌。流水作用虽然亦很普遍,但由于水量有限、季节变化大、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都较弱,在现代河床中砾石磨园往往很差。湖泊作用如前所述,湖滨沉积物亦以砂砾石为主。风力作用也很醒目,某种意义上亦反映冰缘环境的特点,高原风力较大,风蚀作用使地表粗化十分普遍。
可可西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惭减少。境内年平均降水量在494.9毫米~173.0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和干季分明。境内降水量在全年的分配上大部集中在5~9月,可占年降水量的90%以上,其中暖季(6~8月)可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由于復杂的下垫面对其上空气的加热作用,使空气层结不稳定,易导致热对流,引起阵性降水;同时,还由于海拔高、温度低,降水不仅以固态形式为主而且以阵性降水为主。另外,降水夜间较多,约占总量的50%以上。
由于受高寒强劲西风动量下传的影响,可可西里成为整个青藏高原和全国风速高值区之一,年均风速分布由东南、东北向腹地及西部逐渐增大,风速等值线基本呈“嗽叭口型”平均风速在8.0~3.5米/秒之间。
区域内的土壤类型简单,多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壤,其次为沼泽土,零星分布的有沼泽土、龟裂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土壤发育年轻,受冻融作用影响深刻。
可可西里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分异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一高寒荒漠更替。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高寒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高寒草甸、高寒沼泽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
雪域高原的动植物乐园
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称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可可西里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素有高原“动物天堂”的美誉,动植物的数量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据统计有230余种动物、20余种植物,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因而可可西里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目前,在可可西里已知哺乳类有29种,鸟类约54种,鱼类6种,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由于这里地勢高亢,气候干旱寒冷,植被类型简单,食物条件及隐蔽条件较差,所以除猛兽猛禽多单独营生外,有蹄类动物都有结群活动或群聚栖居的习性,因而种群密度较大,数量较多,这是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森林地区不能比拟的。
其中,哺乳动物特有种占重要地位。可可西里地区的青藏高原特有种计有11种之多,最著名的物种有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和藏原羚等;具有产业意义的种类有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兔;具有一定科研价值或在食物链中起到生态平衡作用的小型动物有多种鼠兔和松田鼠等。分布在欧亚北大陆或中亚地区并见于可可西里的古北界种类有17种,这些种类为棕熊、猞猁、盘羊、岩羊和小毛足鼠等。
在这些物种当中,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中国特有物种,藏羚羊的栖息地海拔3250-5500米,其更适应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大群的藏羚羊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肥料,它们对牧草的适度践踏又起到分蘖作用,使牧草长势旺盛。它们产仔后遗留下来的大批胎盘及老弱病残者,又为狼、秃鹫等许多肉食动物提供了食物,因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藏羚羊绒,被视为“绒中之王”,用它制成的披肩——沙图什,在欧美市场,每条可以卖到17000美元。这也是藏羚羊成为偷猎对象的原因所在。
可可西里高寒、干旱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大多数植物的生存,但高原特有种的种群十分庞大,分布也很普遍。许多植物都以低矮、垫状的生长型出现,使这里出现了大面积垫状植被景观。垫状植物大量出现,一方面表明青藏高原腹地高寒、干旱、强辐射、强风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塑造,同时,垫状植物的存在发展对改造原始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有着积极作用。知识链接:
特提斯海(Tethys):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之间的古海洋,又称古地中海。现代地中海是古特提斯海的残留海域。今位于欧洲和非洲间的地中海为其残留部分。大体沿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褶皱带分布,自西而东包括今比利牛斯、阿特拉斯、亚平宁、阿尔卑斯、喀尔巴阡、高加索、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等巨大山脉,然后转向东南亚,并延伸至苏门答腊和帝汶,与环太平洋海域连通。
古地中海可能在晚元古代就已出现,但范围在不同地史时期有很大变化。二叠纪晚期地球上出现一个南北对峙而又互相连接的泛大陆,古地中海范围缩小。三叠纪以后,西部变窄甚至封闭,东部仍很开阔。白垩纪末期开始,海水退出南欧阿尔卑斯地区和东南亚;渐新世末期至中新世,喜马拉雅地区也上升成陆。经过喜马拉雅运动,古地中海东段消失。阿尔卑斯运动形成的褶皱隆起,分割了南欧部分的古地中海,形成现在的地中海、黑海和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