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全球不适宜居住的十大城市

2012-09-22陈晨

地球 2012年4期
关键词:热浪海平面气温

陈晨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和环境,更是让很多地区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干旱、暴雨的侵袭,土地荒漠化的加剧,也给那里的人们造成了巨大威胁。如果人类没有相应的行动,只要世界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从威尼斯、巴黎到曼谷、东京,从好望角、爱琴海到天山冰川、亚马逊雨林,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些悠久的文明古城,那些与人类长期为伴的物种,都将不在。

关键词:极端气温

芝加哥,美国

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交通运输、工业、金融、娱乐中心,也是移民的大融炉。在过去30年,这个城市的气温平均上升了15摄氏度。1995年的大热浪导致七百位芝加哥居民丧命。1986年、1996年和2008年的大雨酿成水灾,导致铁路公路交通中断,街道和桥梁受损。2011年7月,芝加哥再次遭受暴风雨和冰雹袭击,造成大范围断电,市内地铁也因为供电以及轨道受阻等问题一度停运。

英国艾克赛特气象局哈德利中心首席气候学家彼得,斯科特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面临气候变化中湿气增多的现象。这有可能导致更为猛烈的风暴和强度更大的暴雨。”

曾经,科学家一直避免将单一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然而面对近年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准备接受两者的“亲属关系”。根据预测,在整个21世纪,全球气候暖化可能使芝加哥遭遇更多的热浪侵袭和水灾。延长的夏季及干旱暴雨,可能导致更多的健康问题,并且伤害到芝加哥的观光业。

巴黎,法国

法国巴黎都会区有近1200万人口,是欧洲人口最多的都会区之一。2003年,欧洲遭热浪侵袭,法国尤其严重,历年夏季均温为26℃的巴黎,那一年夏天的气温剧升,超过40℃;2003年8月,整个法国有近1.5万人在热浪中丧命。整个欧洲有大约3.5万人在这一年的热浪中丧命。据预测,迈向21世纪末之际,巴黎夏季气温将趋近于2003年热浪下的温度,热浪甚至更毒烈。然而,不仅如此,极端的低气温也给巴黎带来了不少麻烦。2011年1月,巴黎出现强降雪天气,导致车辆拥堵严重,数以万计的民众冰雪之夜受困于半路,怨声载道,这一地区的航空运输和空路运输也几近瘫痪。2012年3月,在法国刚刚遭遇严寒天气过后,温度骤然上升,当地时间3月15日温度已经达到了23摄氏度。虽然居民们迫不及待地到户外体验“初夏”之感,但极端气温的出现还是令群众人心惶惶。

专家指出,形成“热浪”的直接原因是前反气旋现象,导致温度上升。专家们称,极端天气频频“光临”,与全球气候变暖存在着密切联系。城市的“热岛效应”也加强了“热浪”的剧烈程度。气象学家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巴黎将遭到更多严重的“热浪”侵袭,而且异常天气会越来越频繁。

关键词:干旱

米斯郡,爱尔兰

位于爱尔兰岛东部的米斯郡俗称“皇家郡”,这里曾在爱尔兰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当地的一些巨石古墓建造于公元前3500年,比埃及金字塔还要老。米斯郡是爱尔兰最重要的马铃薯产地。马铃薯在17世纪从南美洲引进欧洲后,很快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1845年爆发的马铃薯晚疫病所导致的大饥荒,造成1846年至1851年间多达150万爱尔兰人死亡,以及同一时期上百万人的移民热潮。

据预测,在未来45至65年间,爱尔兰的夏季平均气温将升高2.5摄氏度至3.5摄氏度;同时全球气候变迁导致此地夏秋两季的雨量减少25%,包括米斯郡在内的东部地区,雨量甚至可能减少达40%。这样的气候变化导致的旱灾可能使爱尔兰大多数地区的马铃薯无法生长,人们最终会因为粮食作物短缺而搬离这片土地。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

达尔富尔,苏丹

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自北至南依次与利比亚、乍得、中非等国毗邻,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达尔富尔地区曾经雨水丰沛、土地肥沃。在这个地区陷入干旱之前,达尔富尔的牧民和农民一直相处和睦。牧民在岩石山上放牧自己的骆驼,并用收割后剩余的庄稼枝叶来饲养家畜。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膨胀、放牧过度,这里的荒漠化现象不断加剧,惯于逐水而居的阿拉伯牧民被迫南迁,并因争夺水草资源与当地黑人部落发生冲突。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干旱?气象学家对这场旱灾进行了研究,发现热带和南太平洋地区气温升高,而北大西洋的气温则有所下降,破坏了原有的非洲气候风——是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了达尔富尔地区的干旱。现在的达尔富尔,虽然有一部分农业用地,但更大一部分是贫瘠的荒漠。人们正在慢慢迁离这个地方。扎哈拉德拉西埃拉,西班牙

扎哈拉德拉西埃拉是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山区的一座白色小城。该城四周被肥沃的牧草地和翠绿的橄榄园包围着。安达鲁西亚的山区与森林里,生存着包含许多稀有物种在内的丰富、多样化的动植物。著名的毕雷达洞窟壁画显示,自有历史记录以来,这个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由于近几年气候变迁,有研究预测称,在本世纪末之前西班牙南部的年降雨量将减少40%,气温将上升4%。这意味着,安达鲁西亚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其他地区,将面临明显的沙漠化威胁,橄榄园将消失,翠绿的牧草地也将变成荒漠,农业产量锐减。人类不得不承受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灾难。

关键词:飓风

洪都拉斯,中美洲

洪都拉斯是中部美洲最为多山的国家,它拥有世界上最适宜种植咖啡和香蕉的土地。对于这个贫穷的国家而言,这两种作物都是至关重要的出口商品。1998年,米契飓风造成了近6000人丧失,使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陷入瘫痪,同时摧毁了很多作物。2010年10月,飓风“理查德”袭击洪都拉斯,造成2.5万人无家可归。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雨,还引发了泥石流。

飓风的频繁“光临”震惊了举国上下,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人民带来了不小的痛苦。洪都拉斯总统卡洛斯·弗洛雷斯向社会发出紧急呼吁,“灾难检验了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我们一定要重新站起来,愿上帝赋予我们力量。”同時,他也呼吁国际社会、世界个国家、国际金融组织和救援组织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特立尼达,古巴

特立尼达多巴哥共和国在加勒比海地区是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甚至可以说这里就是加勒比文化诞生的地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拥有约130万人口,是加勒比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它的气温在20~34℃之间,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东南端,西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这座由西班牙征服者建于1514年的小镇,迄今仍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古巴位于飓风行径的路径上,经常遭受飓风袭击。特立尼达镇致力于保护及修复许多古迹,但是气候变暖将导致更多强烈的飓风形成,使加勒比海盆地面临更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威胁,现在特立尼达人正努力加固建筑以抵挡越来越严重的风暴。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

马尔代夫,印度洋

蓝天、阳光、海洋、沙滩……马尔代夫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这个群岛国家由26组珊瑚环礁、1200多个珊瑚岛屿组成,绵延长达900公里,平均海拔只有1.2米。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个天堂岛国面临“消失”的危险。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60厘米。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西部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情况将更加糟糕。马尔代夫住房、交通和环境部长穆罕默德·阿斯拉姆说,即使海平面上升速度不快,也会给马尔代夫造成严重影响,“如果预测正确,大约50年以后,我们将会面临严峻的局面”。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表示,他的政府将开始从每年1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拨出一部分,纳入一笔“主权财富基金用来购买新国土。目前政府打算购买斯里兰卡的部分领土来安置人们。国民出于对未来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恐惧,马尔代夫人已经渐渐搬出了这片富饶的土地。这里不再适合居住了。

威尼斯,意大利

众所周知,威尼斯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被称为“独一无二”的城市之一。它拥有令全世界陶醉的水都景致,错综复杂的水道,建筑艺术极致的圣马可教堂、广场……每个角落都是必访的迷人景点。电影《情定日落桥》更是让叹息桥成为全世界情侣相吻定情的胜地。

但这座城市赖以成名的水,不久可能反过来将威尼斯的诗情画意划上句点。由于温室效应广泛升温,招致南北极消融。几乎自公元452年建城起,威尼斯便以每百年超过1厘米的速度下沉。意大利所处的非洲板块目前正滑落到欧洲板块之下,引起亚得里亚海的海平面上升。如果再不加以抢救,人类将无法再在此定居。生态学家们警告说,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到2050年,威尼斯的大部分陆地将永远被海水淹没。

新奥尔良,美国

新奥尔良市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城。科学家很早之前就知道新奥尔良面临着冰层消融所导致的危险。这个有近300年历史的城市前身是一片沼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奥尔良的陆地不断下沉。时至今日,它的平均高度已低于海平面2.4米。

照这个速度,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本世纪末,海平面只升高1米,新奥尔良也可能失去部分领土。虽然有人解释说,没有人知道格陵兰岛和南极洲西岸的大冰块是否会融化。但事实是,对于这个临近海岸的城市来说,在奥尔良向上看到拦住密西西比河的大堤,它已经位于海平面之下,不断升高的水位给这里的游客和居民带来了不少麻烦。在未来的几百年里,新奥尔良人的生活会很困难,除非建造大型建筑物挡住海水,否则城市很难保存。

人们一方面在努力控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更关心的是他们将何去何从。幸运的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表示愿意接收小型岛国的所有居民。这也许是个好消息,但无论人类随着气候变化迁移至哪里,真正的减少碳排放控制灾害蔓延才是防止历史重演的重点。

地震、高温、水灾、火山、超级台风、暴风雪、山体滑坡、干旱,自然灾害一波又一波,我们是不是也该采取一些行动来抵御灾害呢?事实上,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至少85个国家承诺在2020年以前通过可更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護森林等行动减少或限制碳排放,让移民的脚步放缓一些。

猜你喜欢

热浪海平面气温
清凉一下
热浪侵袭
中国海平面比去年升高38毫米
夏日午后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实时气温